第五十九节 背水一战(2 / 2)

小半个时辰之后,我刚刚将所有计划布置完毕,就有通禀说礼亲王府的人前来捎口信,我让巩阿岱等人暂且在屋子里等候,然后出了门,站在台阶上冲来人问道:"不知礼亲王派你过来传什么话?"</p>

"福晋,今晚寿筵,我家王爷有请,望福晋切勿推托!"</p>

我一愣,这的确很没来由,代善怎么会突然邀请我前去赴宴呢?难道情况仍然按照我昨天的预计继续发展下去了?"就这些吗?你家王爷还有没有什么另外的话交待你来传的?"</p>

来人摇了摇头,"回福晋的话,王爷只吩咐了这些,并没有交待其他的。"</p>

我默然了,微微皱着眉头,脑子里迅速地思考着猜测着,他究竟是什么意图?难道他不知道我眼下的身体状况不适合赴宴,我完全可以称病推托不去呢?</p>

正犹豫间,来人补充道:"对了,我家王爷还说,今日是他的六十整寿,又有先前商议好的事情要在宴会上解决,福晋即使身体不豫,也可以尽量支撑一下,切勿扫了他的面子。"</p>

我心中苦笑一声,忽然觉得,代善的这句话说得倒是和当年萧何奉吕后之命,前往韩信府上,骗他入宫去参加朝贺的谎言差不多,连措辞用语都相差无几。难不成,这次不但是"鸿门宴",更是"未央宫"?想象着昨天晚上在代善府中,最后离开前他那复杂而隐晦的眼神,我越发觉得难以琢磨了。</p>

然而,我很快拿定了主意,对来人答复道:"好,我知道了。你回去之后对你家王爷禀报,我今晚一定准时赴宴,绝不爽约的。"</p>

"嗻,奴才告退了。"</p>

转身返回室内,几位大臣纷纷一脸忧色地劝谏道:"福晋,奴才等以为今日宴会,恐怕没有那么简单,福晋还是不要轻身蹈险为好。"</p>

"是啊,礼亲王的立场和态度,到现在也难以判断,万一他已经暗受太后之命,布置下天罗地网,要将我们一网打尽呢?"</p>

"奴才等死不足惜,而福晋则是万金之躯,倘若有丝毫差池,奴才等该如何向王上交待,岂不是万死莫赎?"</p>

我之所以答应代善的邀请,自然有我的道理:假如他真的已经受命于大玉儿,那么即使昨晚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大玉儿并没有躲在暗处监视,他也完全有可能将我的来意,还有我已经身中剧毒的消息准确无误地告知大玉儿,没有理由替我隐瞒这些。而大玉儿若是得知这些之后,必然会以为多尔衮也一样中了毒,离死不远,她什么也不用做就可以轻松取胜,又怎么会多此一举呢?这实在没有道理啊!</p>

我冷笑一声:"没有关系,如果太后果真要对咱们不利,恐怕就算是不去她也照样有别的办法整治咱们;况且,如果这果真是鸿门宴,那么多我一个人陪葬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我的时日也不多了,早死几日和晚死几日也没有多大区别,更不会成为他们用来要挟王上的人质&mdash;&mdash;再说了,就算我不死,王上也绝对不会为了我一个女人而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向他们妥协的。"</p>

几人听到这里,禁不住动容,纷纷跪地叩首,"福晋...还望以自身安危为重啊!"</p>

我俯下身去,将他们一一扶起,温言劝慰道:"你们不必忧虑过甚,这官场的权谋和战场的运筹也有相同之处,倘若真是狭路相逢,必然是勇者取胜;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况且咱们毕竟还是已有七分胜算,真正应该害怕的是他们才对。不要因为我同样前去赴宴就多了一层顾忌,你们仍然要按照先前已经布置好的计划行事,有备无患。"</p>

</p>

"奴才等谨遵福晋嘱咐!"毕竟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他们也无可奈何,所以也只得遵从我的命令。</p>

我点了点头,"好,王上识人的眼光是不会错的,我信任诸位,希望诸位也能不辱使命。"接着冲外面吩咐道:"取酒来!"</p>

很快,满满一壶陈年佳酿送了进来,同时摆放好了六只酒杯。我摆了摆手,示意仆人退下。然后亲自拈起酒壶,将面前的酒杯一一斟满,最后端起其中一杯,饱含信任的目光在众人脸上巡视一遍,用坚毅的语调说道:"大战之前,我与诸位共饮一杯,今晚背水一战,如何扭转弈局,化盛京城为井陉口,就全仗我等齐心协力了!"</p>

众人对视一眼,眼神中已经充满了自信的光芒,他们一起举杯,齐声宣誓道:"请福晋放心,我等誓将盛京化井陉!"</p>

言毕,共同仰头,将杯中的烈酒一饮而尽。</p>

随后,巩阿岱等人先行离去,他们将在安排布置好一切之后,先于我赶往礼亲王府赴宴。不论今晚代善究竟站在哪一边,我们都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届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p>

入夜,位于皇城南门外的礼亲王府,已经是张灯结彩,灯火通明,门口的宾客络绎不绝,各种寿礼一源源不断地抬入正门,书记官的唱名声悠长响亮。</p>

豪华的大轿在王府正门前落地,盛装打扮的我在阿娣的搀扶下,从轿子里出来,由数十名魁梧精悍的王府护军们簇拥着,踏入了正门那高大的门槛。</p>

当我踩着厚厚的寸子鞋,雍容大度地出现在甬道上时,前庭中所有人都愕然转身,纷纷露出惊讶万分的表情来,竟然一时之间忘记了该如何反应。</p>

很快,接到传禀的代善匆匆地从正厅赶来,来到我面前,行了一礼,朗声道:"微臣恭迎摄政王妃莅临蔽舍!"</p>

见到代善这般执礼,院子里的所有皇亲国戚,文武大臣们终于反应过来,纷纷单膝跪地,高声请安道:"奴才[臣]恭请摄政王妃金安!"</p>

我的脸上露出了和蔼的笑容,先是对群臣抬了抬手,然后俯身将代善扶起,"今日我是特地赶来为礼亲王贺寿的,礼亲王不必如此拘礼,快快起来!"</p>

代善正色道:"福晋今日是奉王上之命而来,微臣惶恐感激还来不及,又岂敢有丝毫怠慢?"</p>

"王爷德高望重,又是王上的兄长,就不必如此了吧,"我神色霁和地说道,"王上虽然远在燕京,却仍然没有忘记今日是王爷的花甲正寿,本欲亲自来贺,无奈入关伊始,事务冗繁,苦于无法脱身,只得令我赶来盛京,向王爷贺寿了。王上有言,此番是兄长寿辰,须执之以家礼,不得有丝毫违背。所以,弟媳先给二伯拜寿了。"</p>

接着恭敬而端正地深施一礼:"祝二伯福寿绵长,永享安乐!"</p>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