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通缉犯?(2 / 2)

突然潘红升在这些照片里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居然是国内一个臭名昭著的通缉犯!

但是照片里的他开心地笑着,正在用小号西式菜刀做菜。

老太太是个美食家,这一点无需置疑。

她家里有中西两种餐具,粗苯但实用的中式菜刀颇为显眼。

但是她所谈及的那个中国留学生却没能回来,说是学校里有聚会。

莱夫人放下电话的时候很显然不大高兴,嘴里还嘟囔着:“老是聚会聚会……怎么一来人他学校里就聚会个没完呢?”

这句话让潘红升稍稍有了些警惕:这个留学生……明显是在故意避开本国人!难道是有生命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白素跟莱夫人很快就混熟了,毕竟还是女人跟女人之间最贴心的。

“我有个女儿琼斯丽,小时候也跟你一样聪明漂亮,但现在长大了,就开始瞎忙活了!”莱夫人耸耸肩膀撇个嘴,那神态颇为生动搞笑,颇似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

两个女人在厨房里捣鼓午餐,潘红升得以些空闲,好好地观赏下那些收藏品。

他更多的把目光落在那个通缉犯身上。

只见对方满脸笑容,没有一丝一毫的忧伤困扰,挥动菜刀的姿势颇为熟练。

他还记得这个通缉犯所犯的罪孽:

这个人男人因为自己的女朋友被高官之子奸污后丢入江中,遂手持锤子,大斧在ktv偷袭,砍死保镖和恶少三人。

本来是一宗普普通通的刑事案件,但因为受害人的身份和被害原因被揭晓而炒作的沸沸扬扬,涉事高官被罢免。

这件事之所以能让潘红升记忆犹新,甚至能在众多照片中一眼就识别出对方,那是因为这件事在某个阶段是热门话题,被人们茶余饭后作为谈资。

潘红升问了一下莱夫人这个人的情况,得知这个青年没有离开渥太华,在城郊附近的一家修理厂工作。

“这孩子真是个好青年!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用这种身份进来……他是个黑户……这你们可别说出去……要是有什么电器需要修理,找他肯定没错!技术十分精湛,我这里的东西坏了都是他负责维修的……对了,我今天还约了他给我修理电视机呢!本来是想着让他来吃午饭,怎么还不来……”

莱夫人看看手表,又拿起墙上的电话拨了个号码。

潘红升知道,其实西方国家的居民不怎么使用手机,反而喜欢使用固定的家用座机。

现代中国家庭却是典型的不用座机,人均两三个手机的架势。

潘红升听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廖凡介绍过,瑞士人之所以不用手机,那是因为担心手机辐射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听到这句话的国人肯定会认为这个国家的手机质量不咋地,但其实人家手机质量和防辐射措施,还有稳定性是最好的,即便是最苛刻的国际认证都能通过。

西方人对辐射很恐惧,哪怕是一点点都不行。

白素正在厨房里叫嚣着要做个韭菜馅饼,但是潘红升对此深表怀疑。

他对将要跟这个通缉犯见面,感到有点无所适从。

自己该表现的怎么样的态度?说句实话这个人只是做了每个男人都应该做的事情,事实上他在铤而走险之前曾经报警,但警察的反应却让他绝望。

由于凶手父亲的巨大势力,那个混蛋将安然无恙,就算是被捅出来也可以找个人顶包,自己偷偷出国继续逍遥自在。

那个汉子没有让他得逞,而是选择了自己杀掉他,然后代替他流亡国外。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比很多标榜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之类屁话的胆小鬼有血性的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