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小人之心(2 / 2)

他是大唐皇子,只要有钱可以很快成为势力。一旦起来必然是天下大乱,这是武则天不能容忍的。李孝有这种头脑,能不贪恋长安繁华,而选择退避深山,这是非常可怕的。

但自己此时以什么名义去杀他呢?对外李孝以死,他来个不承认自己也没办法。如果他再次躲起来,刘家集并不是李孝的名称,自己能怎么办?如果不顾一切必然大失人心。

还是明崇俨说得对,此事应该想一个办法把李孝逼出前台,他一旦现身,诈死就是欺君之罪。可怎么让他出来呢?武则天想了很长时间突然想到,李孝一直对李弘不错,和李贤走得也比较近。从几件事上看,李孝还是很重视兄弟情的,那这件事就应该让太子出面。

想到了办法,立即传旨让李贤进宫,如今听到李贤的问话说道:“贤儿,你怎么看待许王李孝?”

李贤愣一下,许王以死了五年多时间,母后怎么突然提到他?李贤刚听到消息的时候也很伤心,他那么小又那么聪明,不想当官只想好好当他的逍遥王爷,发明了那么多东西,也解决了好多灾害问题。可以说与国有功,刚刚连十二岁,连自己开府的年龄都没到,却因为太子妃的问题遭到贬斥,自己和其他几位皇子什么事也没有,所有的罪名李孝承担。

多少人死在流放的路上,他一个那么小的少年,死在路途中,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此李贤没怀疑过,只是伤心了好长时间。但事情已然过去,想他干什么?

今天母后突然提出来,让他一愣,已过去五年时间,母后怎么突然提出李孝,叹口气说道:“孝弟少年英才,修路赈济,解决灾民,发明桌椅,改造马车,对大唐功绩无数,只可惜英年早逝让人扼腕。”

武则天问出说这些话的时候,一直盯着李贤,她以为儿子知道李孝没死,可她从李贤的表情上没看出什么破绽,也就说道:“如果许王没死呢?”

李贤一惊,同时一愣,不解的说道:“没死?如果没死那对大唐当然是好事,可以为国出力。”

武则天冷笑一声:“为国出力,那恐怕你就不会是太子了?他刚那么小就有如此才能,你还能保住太子之位吗?”

李贤有些不满的说道:“母后,儿臣和他谈过,李孝无意皇位,他只想当一个逍遥王爷,享受生活。我不认为他能威胁到皇位,再说他也是父皇的儿子,也是李氏子孙,他既然有能力当皇上,也不是不可以。”

“胡说八道”武则天大怒,自己的儿子怎么都是这样,一点野心和权力欲望也没有。如此心态怎么能当好一国之君,必然是大权旁落:“你读了很多书,应该明白,如果李孝起来,他能放过你吗?他并非嫡出,会放过武氏一脉吗?”

看母后有些铁青的脸,李贤不解的问道:“母后,如今人以死去,我们再争论这些有什么意义?”

武则天啪的一下把手里的奏章拍到桌上:“死了?如果他死了我还用说这些吗?”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咪咪阅读,iiread 安装最新版。】

李贤晕了,李孝没死?这怎么可能?他说道:“孝弟没死?那不可能吧?是房州刺史验的尸,上报的,母后为什么这么说?”

武则天实在看不出李贤是装的,好像他真的不知道,脸色放缓一些说道:“李孝没死,而是诈死躲了起来。”

李贤既吃惊又不解:“他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武则天冷笑一声:“为什么? 你连他为什么也想不到吗?看来你这个太子当的可真可以?”

李贤并非没头脑的人,一想之下也就明白了:“母后说他有谋朝纂位当皇上的心思?”

武则天说道:“你说呢?否则他为什么要这么干?”

李贤想了半天还是摇头:“不可能的,如果他有这个心思,诈死躲出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用什么来争夺皇位?”

武则天叹口气:“贤儿你还是经验太少,李孝是没有那能力,但你别忘了他身后可是有一些世家在支持,他母亲就是荥阳郑氏之人,门阀相互通婚,五姓七家一体,如果再有一个皇子可保,你认为呢?”

李贤沉默了,再怎么说他是太子,是大唐储君。李孝想当皇帝不是不可以,只要他有那才能。但他那么小,真的被世家控制可就不一样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