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李贤的失落(1 / 2)

 第九十二章 李贤的失落

就在李孝愤怒的对护卫队下令,展开对吐蕃作战的时候。长安城又一次热闹起来,皇后和皇上决定前往洛阳。这一次武则天不同意留下太子监国,而是把长安降为陪都的地位。虽然没有明确宣布迁都,但满朝文武都明白,皇上、皇后决定把皇都迁往洛阳。

虽然裴炎为首的众大臣一力反对,但此时以改称天皇天后的李治和武则天,下达了强硬的命令,不听任何人的,就连太子再三劝说也没用。天下百姓根本不知道这些,他们也不关心皇都在哪。

就连满朝文武也不清楚武则天为什么一定要迁都洛阳。但近臣袁公喻和崔玄义他们多少知道一些。就在前一段时间,皇上和皇后最宠爱的谏议大夫明崇俨竟然在家中被杀,这是震动长安的事情。四品高官竟然被人杀在家中,长安万年两县的县令被罢免,京都卫戍部队,北衙将军,很多人被削去官职。

罪名当然是失职,无能。最让武则天难以接受的是大理寺侦骑四出,百骑尉也下了最大的力气,可什么线索也没有,杀人现场十分干净利索,连后宅里的下人都没有惊动。杀人时间竟然是刚刚黄昏的时候。

看来杀人者非常了解内情,轻车熟路。明崇俨是文人,现场没有反抗的痕迹,明崇俨被刺了一剑,砍下头颅身首异处。

对明崇俨的死,李治也勃然大怒。他的头痛病只有明崇俨的按摩才能得到缓解,这不是杀他一样吗?下令彻查此事,一定要弄出来凶手。

大理寺卿周兴可是有名的酷吏,抓起来不下百人,什么刑都用遍了,但一无所获。有大批的人冤死狱中,有些挺不过的人胡乱说,也牵连了不少人进去,但真正的凶手却一点线索也没有。

因为对朝堂大臣进行调查,弄得人心惶惶的。作为太子的李贤进宫求见父皇,请求停下追查,为此和母后发生争执。

其实最上火最愤怒的是武则天,她内心里怎么想的,天下恐怕只有一个人能知道,那就是李孝。武则天都有什么男宠,身边都有什么人,没有比李孝再清楚的。

他被贬松州,当他离开长安的时候。丁解元派来的人进入长安,对于李孝按后世现代方法一手训练出的人,有很多办法进入长安而不被发觉。

来的人是护卫队直属的侦骑队,他们人不多,队长徐文是一个年纪略大一点的读书人,当年在家乡有神童之称,本来家里人对他寄予厚望,以为他能出人头地,读书也很好。

可母亲早死,父亲娶了继母,有了弟弟,从此徐文地位一落千丈。他因和父母不和一怒离家,混迹于市井之中,以他的头脑当然成为一伙流浪儿的头领。

在和另一伙混混的争斗中他被打伤,也就这时候杨凡派出收拢孩童的人把他带回了刘家集青龙山。以他的头脑,很快被李孝发现,成为最初侦缉队的队长。

他们只有十人加上徐文才十一人,李孝并不懂特工训练,但他知道的多,把后世那些什么特工,反特,谍战和刑侦影视剧当成教材,训练了一个最核心的部门,对内他们是特殊的侦缉队,对外也是护卫队的一员。

当李贤说出明崇俨的时候,李孝第一个印象就是除去这个人。他没和李贤说什么,而是让姬允派人回兴山通知徐文派人来除掉明崇俨。果然徐文没让李孝失望,这是他们侦缉队第一次正式执行任务,徐文带队亲自前来。

明崇俨是绝对想不到有人敢在长安刺杀大臣,他的府里也有戍卫和家丁,但这些对徐文他们没用。潜进后花园中,在树下休息的明崇俨什么也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弩箭射杀。

徐文在他的弩箭伤口又刺了一剑,砍下头收走了那支箭,带人撤出府邸。直到傍晚,家里佣人前来找大人吃饭的时候,才发现明崇俨被杀。

虽然大理寺推官和百骑尉下了最大的力量,但一无所获。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没有任何可疑的迹象。

当然了,对李孝来说,他和明崇俨没有任何瓜葛,也没有恩怨,也就是他没有杀人动机。

说得再明白一点,那就是李孝没有杀明崇俨的理由,何况他被贬已离开长安。所有人打破脑袋也想不到是李孝下令干的,再说徐文他们是外地来的,用后世现代名词说等于流窜作案,又没有动明崇俨家里一草一木。

很快大理寺推官就迷茫了,情杀、仇杀和财杀都不是,那为什么要杀他呢?

周兴的报告让武则天心头杀机涌动,周兴也不白给,他认为有杀明崇俨动机的只有太子一个人。这一说武则天当时可以肯定,有可能。李贤不听他的,有很多问题自作主张,因李孝的事和自己翻脸对抗。

这次前往洛阳的决定也和这个有关,武则天决定把都城迁到洛阳,那里才是自己的根基,让一些她不喜欢的人留在长安,把自己的近臣带走,又不同意留下太子监国,我看这些人还怎么办?

下定决心的武则天根本不听任何人的,把李治弄明白就可以。因明崇俨的事情,李治也十分愤怒,让他的病情更加恶化,是真正的生理问题,还是心情问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