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抢先一步(1 / 2)

 第177章 抢先一步

武三思和武承嗣是清楚太后什么想法的,登上皇位那是人人梦寐以求的事。可大唐是李姓江山,武家只能算是外戚。历史上外戚专权把持朝政的比比皆是,作为忠心的大臣和一些正直的人,是防范外戚专权的。

再说任何朝堂都是争夺权力最激烈的地方,很多大臣也因为不想看到别人一家独大,当然要为保住自己的职权斗争,有这么好的理由,当然不会不利用。严禁后宫干政,严禁外戚专权,就成为打击政敌最有利的武器。

如果公平的来说,任人唯贤,主要还是看品行和才能,并不是看出身。但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代,就从来没有在才能和品德上选用过人才。进入奴隶社会开始,尧舜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从夏传子,家天下开始,家族出身就决定了权力的掌握,各种势力也就参与到权力争夺中。

武家子孙中,也只有武三思和武承嗣两个人有些才能,又和武则天比较近。本来武则天因为他们的父亲,并不喜欢自己的两个侄子,但她需要忠心的人帮助,武家的人无疑是最可靠的。

武三思头脑要简单一些,他觉得就是李家的人阻挡了自己的升迁,如果太后真的当上皇帝,他就算不能成为太子,也能是一品亲王,哪能面对李姓子弟的时候低人一等。

私下里这些人没少研究,特别是他们哥两,认为姑姑登上皇位不过是一小步而已,难道皇上李旦还有什么办法吗?他此时只能是躲在皇宫里和妃子们做游戏,别说管事,连问一问都不敢。

听了武则天的话,其他人都没有说话。武三思说道:“那是他的私自行动,挑起两国战争,按理应该治罪。再说朝廷并没在宁远设立军队,许王私设军队,就是谋反,应该罢免爵位按罪论处。”

武则天何尝不想这样,可她是太后,此时掌握一国政要,面对天下,又怎么能阻住悠悠众口?李孝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切都披在合法的外衣下面,很多事情都是不公开的,什么都没有证据。宁远军到底有多少,他是摆在松州军的名下。李孝又是亲王,是大都督,也是他的职权范围内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天高皇帝远,武则天有些鞭长莫及。松州宁远距离洛阳两千多里,皇上的权力还无法直接控制。武承嗣要有头脑得多:“太后,许王开疆扩土,与国有功,理应加封。”

武则天点点头,刘仁轨见武则天点头,也说道:“太后,许王不但军事上才能不错,在政务上也很在行,修路赈济的事让朝廷获益良多,此次回京让他只是当一个工部员外郎确实失策,臣认为应该委以重任。”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

刘伟之更加明白武则天的意思,其实刘仁轨也明白,否则就不会说这些了。他们都是太后一伙的,当然支持太后掌权。李孝作为皇上的儿子,身在外地拥有重兵,又怎么能安全了。为天下舆论,又不能无故治李孝的罪名,最好的办法是架空和明升暗降。

武则天一见四个人,三个都这么说,就问道:“那你们说应该让他但任何官职,他如果拒绝怎么办?”

刘伟之说道:“臣认为应该让许王加三公,入三省任职,如果太后能把许王家眷接来,我想许王是不会喜欢在苦寒之地的。”

刘仁轨说道:“臣也认为可以,还有许王妃的父亲还在贺州,应该调任京职。”

武则天笑了,她这几个手下果然有办法,看来有事还得和大臣商量。裴行俭在贺州,陆爽在凉州,当初为了剪除李孝的助力,借故把他们全都贬出京城,可如今他们已成为李孝的软肋。

以李孝的年纪,位列三公出入三省,那等于杀他一样,捧杀这种手段武则天也不陌生。李孝身在洛阳,在朝堂上自己身边,位高权重,以他的性格抓他的错太容易了。同时,把他调任京职,离开宁远,松州宁远派一个得力的人前去,失去根基的李孝有一点错,杀他太容易。这次可是有经验了,再小的罪名也不能把他贬出京城,对李孝只有一个字“杀”除之以快。

说道:“既然你们认为这样正确,那就拟旨,封许王开府仪同三司,封地一千二百户在晋州,遥领雍州大都督,修缮许王府,加封上官婉儿许王侧妃,同时让他出任中书侍郎,同门下平章事。”

除了武三思还没有明白,其他三个人同时躬身施礼:“太后英明。”

三个人心里震颤,这可是一步登天,和李治同辈分的亲王,也没达到这种程度。开府仪同三司,那就是位列三公的爵位,又是中书侍郎,同门下三品平章事,那是宰相的职位。亲王只有一个王妃,一个良娣,但李孝又加封一个侧妃,那他成什么?快和皇上一样了。

武则天说道:“先传旨册封,让许王明天上殿谢恩。”

这有些把李孝绑架上一样,让他拒绝都没办法。明白过来的武承嗣说道:“太后,臣认为应该派人去接许王妃和许王世子前来京城。”

武则天当然知道,把李孝的王妃和儿子一同接到洛阳,他只能乖乖的呆在洛阳。那时候他虎落平阳,龙浅沙滩,再也掀不起风浪,还不是由着自己摆布。

武承嗣向她提过多次,希望太后能登临大宝。如果李孝能支持自己,那可是真的容易很多。他是皇上的嫡亲儿子,又是击败吐蕃,又是控制商道,已连续拿下吐蕃十几个州的地方,功劳是很大的。李孝支持自己登上帝位,阻力会小很多。

沉声说道:“派何人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