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开疆之路(一)(2 / 2)

李孝摇摇头:“等最后一步,看看他们能不能领会朕的意思。能,他们将怎么做,不能又会怎么做?关键时刻我会调他们回来。”

李孝把这些说完,随后说道:“但我有一点警告你们,这是朕的考察,你们不能把消息露出去,这也是朕在朝堂上不解释的原因。”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

作为头脑同样不凡的晋文斌,早看出来。皇上说是让他们有压力感,但他认为皇上还是想看到结果。再决定怎么处理几个人。三个人的反应,既能体现三个人的头脑,也能看清他们的秉性。

丁解元和晋文斌猜不出皇上的真实意图,只是希望儿子能明白这些问题的关键,早早退出来。如果抗命,恐怕等待他们的就是手铐,把他们押回长安。

面对这样一个皇帝,丁解元和晋文斌心里再着急,也不敢私下通知自己儿子,只能从心里祈祷,希望两个人能聪明一些。希望他们能从发生的情况,判断出皇上的意思,马上赶回长安,一切危险将不存在。

可是多少天过去,青海没有什么消息。也难怪,从长安到凤州,再到白驼城,距离不近,快马飞奔也得十多才能到达,消息来回得一个多月,如今传个消息万分困难。这也是李孝明白大唐中央控制不了太远距离的原因。

随着马蹄声不断,来自千阳城的报告再次进京,当李孝打开李佩奏折的时候,他眼前一亮。看来几个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但是他们接下来要干什么?李孝也猜不透。但他看得出来,这明显是一个陷阱,李孝稍有不慎就会掉里面。

这不是生命被威胁的真正实体陷阱,是一个思想上的陷阱,李孝一旦掉里面,李佩和晋文他们就能达到目的。李孝嘴角是一丝笑意,毛头小子想和自己斗,略微一想,没有犹豫,而是立即传出圣旨。让李佩不用担心,钟光烈是在草原打过仗的,对高原作战相当有才能,就连他的参谋长长孙玄也不一般。

他是长孙无忌的孙子,长孙冲的儿子,年纪和李孝差不多,可能比李孝还大,早年随着军队在西北和突厥作战。因受武则天迫害,长孙家的人被流放。虽然太子李弘请求,李治赦免,长孙家回原籍,一直在并州老家,没能入仕为官。这次以文榜二十七的成绩进入武举,他如此年龄成为中校参谋官,扩军中体现了超强的能力,晋升为上校,这次随钟光烈出任暂编师参谋长。

李孝圣旨说了这一件事,同时传旨的人叫卓鉴是新科进士,他传旨以后接任千州刺史。对李佩提出的一般条件李孝全答应,但圣旨上还是没说让他们回来,只是对前一道圣旨做出调整,金铭豹接替恩必玄山出任团长,裴尚云接替苏秋阳,何春强接替周冲出任团长。

关于皇上会怎么安排,此时晋文,李佩还不知道。

晋文说出来这些的时候,李佩也明白过来父皇担心在哪。虽然晋文不知道皇上的真正原因,但他猜的原因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

李佩问道:“既然我们以上奏父皇,虽然还没有回来圣旨,你不是说知道怎么办吗?”

“放心,以皇上的头脑,一定会答应的”晋文有些踌躇满志:“其实很简单,公主就是皇上的马前先锋,击败西部的所有大小部落,不断向前。”

李佩没明白:“我们才多少人马,打下来的地方如何守,过后还不是一样?”

晋文有些严肃的说道:“公主殿下,我还不知道皇上是不是能按我们设想的那样决定,就算真的达到我的想法,你也要做好三种准备。”

见晋文那严肃的脸,李佩也努力平静自己,严肃的说:“你说,我需要做好什么准备?”

晋文猜到皇上的意思,也就想了很多。作为一个想扬名天下的人来说,他知道自己将要走过的是什么道路。所以说道:“第一条,公主应该做好吃苦遭罪,永远留在大漠的准备。”

李佩吃了一惊:“永远留在大漠,你说我没有希望登上那个位置?”

晋文说道:“是没有时间。实现我们的计划,绝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十年,二十年,恐怕得三十年或者更长。皇上传位时间只有二十年,那时候你可能还没有完成西部战略。”

李佩有些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长时间?”

晋文说道:“是因为西部将永远是大唐的,不会再有边患,也不会再有战争。你的功绩可能比天高,地位比皇上尊崇,可却不能登上那个位置。”

李佩眼睛放亮了,她没想到晋文竟然这么厉害,从京城长安到现在,他表现出非凡的头脑,既然自己都没有机会登上皇位,那就证明晋文没有野心。坚定的说道:“这我明白,也是我的理想,我不想默默一生,我希望像则天皇后那样流芳千古,吃苦没问题。”

晋文笑笑:“虽然你回答的很轻率,但我暂时相信你,就说第二个准备吧,你要做好为别人做嫁衣的准备。你不能登上皇位,但为了将来安全,避免功高震主,所以打下的地方只能是大唐的,不会是你的。你只能是功绩,是名声,是威望,却并不是实际权力。”

李佩愣住了:“为什么是这样?”(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