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锻体养气(2 / 2)

诸天重光 阳木四火 0 字 2022-02-11

“重光,我昨日未来得及细细询问,今日看来,你确实完成了炼己筑基,你可知筑基之后的步骤是什么吗?”</p>

王志坦拦住徐重光后问道,徐重光摇了摇头:“弟子不知。”</p>

“武道修行,第一锻体,就是磨练筋骨,打熬气力,强壮体魄,又因其打磨气力,又有练力境之称。当肉身强大到一定程度,便有一定的几率,在丹田内生出一股真气,是为气感初生。”</p>

“生出气感的武者,无论是平常演练武艺,还是与人交手,会在某个时机,突然感到体内一股热流涌动,然后那一拳,那一掌,就以远超平常应有的力量打击出去。但这种几率实在太低,往往都是在打得最畅快淋漓,生死一线的时候才会出现。”</p>

“之所以无法做到自主控制气,使得拳出气随,念动气动,就是因为气的量不够,所以,要温养壮大这一股真气,故而第二步名为养气。”</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而内功心法高明之处,就在于,当你还在锻体练力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内功心法提前修练出真气,而养气境,当内气蓄满丹田,使丹田化为气海的同时,真气也会自然游走周身,气入筋骨皮,完成对筋骨皮淬炼。”</p>

单纯的锻体练力,可能十年二十年都生不出一股真气来,但反过来,先修炼内功心法,养气的过程中就自然能顺带把锻体阶段快速完成。</p>

王志坦接着又继续讲了一下练力境和养气境的许多知识,徐重光则根据这些知识与前世广大的幻想作品进行对比,在脑海中大致勾勒出这两个境界的水准,表现。</p>

练力境,没有超凡力量,只能依靠肉身的力量来战斗,谁的身体好,谁的力气大,谁就有优势。</p>

大致就是前世那些武打片。功夫片的水准,如果放到武侠小说中,大概只能相当于鹿鼎记里双膂有千斤之力的多隆,碧血剑里毫不费力把三百斤石头提来提去的朱安国,这些不入流的角色。</p>

而到了养气境,就已经是武侠小说中里有内力的高手,会轻功,会点穴,掌风伤人。</p>

不过另一个疑问从他心中升起,徐重光当即向王志坦开口问道:“师叔,你说练力境最后由内而外生出真气,而修炼内功心法也能修练出真气,可是我们炼己筑基不也是化生出真气吗?难道这两种真气还有区别吗?”</p>

王志坦听着,笑道:“无论是练力境生出的那一丝真气,还是修炼内功心法修出的真气,你看他们都有什么特性?”</p>

徐重光思考了一会,道:“师叔可是指他们都能令某一招式威力比平常更强吗?”</p>

“孺子可教。”王志坦颇为欣赏的说道:“人自己身体的的力量,比如你能举起多少斤的重物,这股力,称之为外力。练力境练的就是这个外力,让这个外力越来越大,一开始只能举一百斤,后来却可以举五百斤。”</p>

“而养气境,体内的真气能够在外力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股力,比如你只能举五百斤的重物,但是你在真气的帮助下,却能举起一千斤的重物,那这多出来的五百斤,就是你体内真气增幅的力量,称为内力。</p>

王志坦道:“养气境就是不断温养壮大真气,从原来只能多举五百斤,变成多举一千斤,两千斤!而且外力的提升,受人体限制,到了一个极限,死活提不上去了,内气虽然也有极限,但内功的修练更多是不断积累,水磨工夫”。</p>

“炼己筑基所生出的真气,性质温和,但也代表其只能用于疏通经脉,不能用于增加外力,就算完成筑基,除了获得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外并不能提升个人的实力。”</p>

“江湖中人是不修炼己筑基,他们上来就练力,养气,但是因为他们没有炼己筑基这一步,所以你们完成筑基的,经脉已经提前疏通好了,只需要真气蓄满经脉即可,便相当于只需要蓄水,令干涸的河道变为流动的江河。”</p>

“可他们不行,他们每将一条经脉蓄满真气前,都要先把这条经脉疏通,所以他们需要先疏通河道,在蓄水,这也是为什么江湖上常常说打通经脉打通经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