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节 究竟是怎么回事?(2 / 2)

一妃难求 锦绣狂欢 3936 字 2019-09-07

在尚书府没呆几天,秦请了曹寰来,将秦之鳞引给曹寰,请曹少师帮忙向东宫作推举。

曹寰将秦拉到一

怒道:“秦生,你这是好奸诈的招数,上回受本官训便打算连本官一齐拖下水吗?”

“哪里啊,先生冤枉学生了。学生只是看这位人才忠心耿耿,却又身份特殊,不知该怎么办好,无奈之下,只好找先生讨教做法啊!”秦状甚无辜地分辩,“若先生认为此人不可信,那就按下,学生绝不会对监国提半个字!”

“秦生明明知道,本官与秦之鳞交谊匪浅,你……”曹寰好气又好笑,若手里有戒尺,真想往秦的脑门上敲一敲,“罢了,此人就交予本官吧。秦生你也不要推举得太勤心国事是好,但频频举荐,只会令人怀你的用心!”

秦乖乖地点头答应:“先生教训得是,学生铭记于心。”

面对这个总是嘴甜得像在撒娇的学生,曹寰没辙地摇头,刚要转身却又想起一事:“嗯?对了,秦生,你家那名师爷是怎么回事?”

“师爷?张大哥么?”

“嗯,张举人。”曹寰声道,“他方才盯着本官,眼中似乎有敌意?”没惹他啊?

敌意?像张缇这种软柿子,里知道什么叫做敌意?秦失笑:“先生,是你想多了吧!张大哥当初恐怕正在想着煮的茶怎么还没好,心急着呢!”

“……但愿此。”曹寰也不坚持。

反正他的觉总会不准,习惯了。不过这回怕稍微有点准头。

张缇远远地看着秦曹寰谈话,眼中莫名地生出一股寒意。他静静地注视了一会儿,转身离开。刚才究竟在想什么,他自己也不明白。

不过,就曹少师那点准,有什么资格被四姑娘称作恩师?

想起姬山翁,张心底越发不是滋味。他也说不清这股忿忿是冲着谁去的,姬山翁?四姑娘?抑或曹寰?

摇摇头,他脑中突然晃进一个人影。

啊!

是了终于想起什么地方不对劲——千柳刀不见了!

他当时是丢下人家,匆匆赶回京城来见师父最后一面,倒是忘记千柳刀的难处。她独自一人在军中,又不会中原话,该怎么过?

“……东家回京以后一次也没提起千柳刀……莫非……”

张缇越想越觉着不妙。

她人生地不熟的一个小姑娘,该不会被人绑去卖了吧?或者被无良富商拐去当了第五房?(……)

张缇胡思乱想,京城一片安详。

此时,在锡师以东数百里处,元启帝所率的大军,正与顽抗的西朝军队僵持不下。双方就着天堑你来我往同一片浅滩已经攻了三天,依然拿不下来。

眼看着天色将暗,元启帝下令:“水鬼出阵!”

口谕传到倭寇船上人叽叽咕咕地商量一番,订下战法。

一名身手矫捷的小将从桅杆上滑下来到船舷边,用手擦了擦脸上的油彩。腰间的两片柳叶刀噔地一响已经鱼跃而起,扎入河中。在其身后十人亦悄无声息地潜入水里。

熟识水性的众人悄悄靠近对岸,小心地避开牵在水中的木牌阵——触及其一,就会引起敌方警觉。

为首的那名小将游得极快,转眼便到了芦苇丛中,藏匿起来。

一只手拨开水草丛,这人探出半张脸来,眼里尽是兴奋雀跃神色,不是千柳刀,又是谁呢。

后边的海贼提醒她:『千柳刀,小心点,不要靠太近!还没到中原人约定进攻的时候!』

『知道了,嗦呀!』她不耐地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珠,重新潜回水里,只露出顶着水草的半个脑袋在外,一对转个不停的顽皮眼珠,扫视着四周动静。

入秋后,河水冰凉刺骨,但这对从小在水里泡大的千柳刀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她警惕地望向敌阵,浅滩上一片狼籍,两边都是峭壁,要登岸只能走这里,但是,敌军重兵埋伏在岩石后方,就算顶着箭雨乘舟冲到滩上,面对的也是敌人的猛烈还击。

更糟的是……

这群敌兵似乎并不纯粹是中原人,前日登陆的兵士原本占了优势,却突然听见奇怪的响声,紧接着,山崖后面冲出了可怕的象兵,踏入抢滩者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听中原人说,那是南蛮特有的兵种,早在殷商时期,商人就使用象兵作战了。

知道归知道,要怎么解决这支象队,才是重点。

千柳刀这一小队人马,就是前来解决象兵的。他们人人都带着一个鹿皮水袋,里面装的是灯油。等象兵出现的时候,立刻采用火攻。

展开藏在怀中的油布小包,千柳刀将火绒等物拣出来,做好准备,然后看看小包内放着的一个锦囊,解开取出内中的一条项链,挂在脖子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