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先生(2 / 2)

高将军自然就是高艾,赵泰现在手下唯二有能力的手下。</p>

如今已是跟周平一样的家将,不是管职上的将军,但职权根本没差别。</p>

“明公,属下未去相迎,请明公恕罪。”</p>

由于不是官职武将,高艾就只能自称属下,而不是末将。</p>

“无需多礼,说说现在的进度如何。”</p>

在这里赵泰是放够了水泥等物资,放眼望去已经有大片的地方修起了房屋,大部分都是用石头建起来的。</p>

黑山里面别的不多,就是石头满山遍野。</p>

“按明公所令,现今已建好蓄水池,只需注满水可供万人十日之用。”</p>

“另屋舍已建四十余间,一舍可住一户之民,开垦荒地七百亩有余。”</p>

开荒地七百亩,当然不是从高艾带人上山到现在就弄出来的。</p>

仅凭这些人力,一天时间也弄不了那么多。</p>

实际在上山之前,赵泰的庄园就要不了那么多人了,然后他就把人一批又一批的往山里送。</p>

人总不能让他们闲着不用,再说人尽皆知的所谓反目,也就是一个表面形式而已。</p>

糊弄鬼的玩意,难道还真得到时候才把全部人送上山不成。</p>

不过现在高艾对答如流是怎么回事,他有多大能力难道赵泰还不知道?</p>

“乂康,汝何时有此才能,竟已通晓数术学识?”</p>

房屋好说,算他懂,蓄水池也好说,毕竟那是按赵泰给的指标建的,面积,容水多少吨他都已经算过。</p>

否则就高艾还有这些庄户,得经过多少测验才能得出要多大的蓄水池可供万人十天饮用。</p>

多读书,绝对没坏处,尽管对于数学这方面赵泰没好到哪去。</p>

因为看到就头疼,甚至会硬,拳头硬。</p>

前面两样赵泰可以认为合理,但后面的七百亩他可做不到没听见。</p>

除非他耳背缺心眼。</p>

“明公慧耳如炬……”</p>

“那叫慧眼如炬。”</p>

赵泰翻了个白眼,你都不识字,乱说什么成语。</p>

不过想想似乎又没错,他的确是耳朵听到的。</p>

“艾于先生处新学,明公见笑,地亩舍数属下并无才能总计,此皆为先生所出,艾可遣先生相见明公。”</p>

先生这个词,也就只有读过书,有学识的人才能被人这么称呼。</p>

而且有没有学识在这个朝代很好辩认,读书人那么少,开口就跟普通人不同。</p>

高艾口中的先生,不知道有多大能力,但能把这里的东西都统计出来,怎么着也得是个可用之人。</p>

要知道赵泰现在除了那十个丫鬟,还有周平认字,连个能数到一百的人恐怕都找不出来。</p>

看高艾对那先生推崇,要么是对方能力大,要么是敬重读书人。</p>

可能后者居多,真正的大才赵泰不认为会沦落到当流民,然后跑到他这里来。</p>

“何用遣字,吾亲去相见为好。”</p>

无论以后怎么样,现在对有才能的人还是要尊重的,而这种人就喜欢玩神秘,高深莫测。</p>

还要考察你,然后露面看你会不会重视他,看出他的不凡,最重要的一点对方希望你能礼贤下士。</p>

毕竟自己主动去投效,跟你去请来投效,差距大了去了。</p>

诸葛亮就是典型,这个时代或者说任何时代,有才之人的共通点。</p>

礼贤下士嘛,赵泰很懂。</p>

“如此,明公且随属下前去,先生此时当在屋舍建造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