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3一连串的丑闻,市值蒸发100亿美元!(2 / 2)

但是,“扭转舆论简直比登天还难”,一位长期关注投行的资深记者认为,“金融危机之后,高盛对媒体来说就是源源不断的素材。现在媒体都盯着它,稍微出点事都会闹得满城风雨。”

一改习惯性沉默,此次高盛ceo劳尔德·贝兰克梵反应迅速,立马即发布公开信回应,在信中,贝兰克梵称非常失望,他认为史密斯对高盛的个人观点在媒体中被迅速放大。贝兰克梵写道,根据最近的客户调查,89的客户认为高盛的员工为他们提供了优秀的服务。

而高盛前董事总经理迈克在《新财经》采访说:“其实史密斯只是vp(副总裁),并非高管,算是中层。”

并宣称,在高盛,副总裁级别的员工接近12万人,贝兰克梵称在这一阶层,客户对他们的满意度更高。

贝兰克梵认为:“以公司的规模来考虑,出现个别心怀不满的雇员并不令人吃惊,但这不应该代表高盛集团其他3万多雇员的想法。”据外媒报道,贝兰克梵和高盛高层就此事花费大量时间与股东及客户讨论,并且在内部与史密斯在英国的领导及同事谈话,希望了解“真实情况”。

同时另一家超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力挺高盛,其首席执行官戈尔曼告知员工不要“落井下石”,不要传播此事并发表评论。

“大家骂得都很解气,但是华尔街哪家投行不是这么干的。”一位投行人士如此对记者表述他对此事的看法,“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和高盛做生意,并不一定是喜欢高盛,这很说明问题。事实上,高盛在业务能力上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公司。”

···

但是,史密斯在公开信中这样描述过去的高盛:“过去高盛的文化一直围绕着团队协作、正直、谦逊,以及永远为客户的利益考虑,过去高盛的文化不仅仅围绕赚钱,因为这一点不足以使一个公司在这么长的时期里屹立不倒。”

史密斯写道:“而现在,如果你能为高盛赚到足够的钱,你就能够得到升职,更具影响力。”

20世纪70年代末,高盛明文规定下来的14条业务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客户利益永远至上”,然而,一再爆发“丑闻”的高盛却在用事实证明,赚钱与否远比客户利益重要。

迈克回忆:“高盛文化的变化始于保尔森下台,贝兰克梵上台。此前高盛完全是一家投资银行,以顾问业务为主。而贝兰克梵则代表了一帮交易员。”

查看贝兰克梵的简历可以看到,1994年,贝兰克梵被任命为高盛大宗商品部门联席主管,并于1997年被调往伦敦,出任固定收益部门联席主管。

对于交易员来说,最早根本不需要和客户接触,他们只需要坐在电脑屏幕前,根据信息分析,买入卖出。此后,高盛业务的增长全部来自自营交易。

“到了2009年,当时高盛的顾问业务已经不到总额的20。可以说高盛不再是一家纯粹的投行,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我们当时很多合伙人都在感叹文化的转变,不光是高盛,所有大投行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益冲突的问题。”

迈克补充道:“格林斯潘这帮自由经济派认为市场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有时候市场的解决方式大众承受不了。另外,他们还认为随着计算机的兴起,不可能再给客户带来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危机,各种计算机模型能够把风险降到很低,但关键是,电脑还是被人掌握的,有贪婪就容易出问题。”

迈克离开高盛的一个原因也和文化有关,“当时来了一批新的d(董事总经理),大都是交易员出身。公司让我也去做衍生品交易,我认为这不是我想做的。”

渣打集团宣称:“曾经客户是上帝,而今,高盛屡遭质疑的是赚钱第一,而置客户利益于不顾。

汇丰银行旗下媒体:“估计贝兰克梵今年要下台,因为他在眼里,客户们都是傻子!”

美国银行旗下媒体:“高盛明显已经把客户当成了白痴,客户的钱总是到了高盛集团的腰包里!

····

高盛集团声誉遭到了极大的影响,没想到这一次是后院起火。

来自雇员的指责,杀伤力巨大!

一石激起千层浪,高盛股价暴跌了,最终因为这一连串被同时公布的丑闻,市值不到两天就一共蒸发100亿美元!

比起渣打集团因为洗钱罪蒸发的市值还要多!

···

周五晚上,淡马锡大厦里,陈辉在电话里道:“将高盛集团前雇员格雷格·史密斯送到了英国,别让他死了!”

为了格雷格·史密斯大庭广众之下爆料高盛,陈辉这边的人都花了100万美元!

··

而高盛集团总部,董事长兼任ceo的劳尔德·贝兰克梵怒气到了极点!!

高盛集团股价遭到了抛售,市值蒸发了那么多亿!

在董事会上,他可是被批了一顿!

很多董事骂他是蠢货!

去爆料渣打集团的洗钱丑闻,现在渣打集团也爆料它们的丑闻,明显他们损失得更大,而且是来自雇员的指责,杀伤力非常巨大!

给高盛集团的声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一旁的助手想了想,道:“总裁,我们要不要让人干掉这个拿钱发言的叛徒?”

劳尔德·贝兰克梵,道:“等这阵子的风头过去了再说,现在不合适!”!

【讲真,最近一直用咪咪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iiread 安卓苹果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