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待宰的鱼腩(2 / 2)

历史上,常山相孙瑾在刘虞被公孙瓒杀害之后,曾经和张逸、张瓒兄弟两个一起痛骂公孙瓒,然后一起自杀,誓死追随刘虞而去。由此可见,这个孙瑾绝对是个不怕死的硬骨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审配也是硬骨头,他也不怕砍脑袋,被曹艹抓住之后,面向北方主公袁尚所在的位置慷慨受死。审配这次能向鲜于辅推荐孙瑾,可见他与孙瑾也是意气相投的。

孙瑾将鲜于辅迎进城内之后,仔细向鲜于辅介绍了目前冀州的战事进展,特别提到了张燕出兵偷袭袁绍背后的事情。他还命令手下官员竭尽所能地为大军补充粮草和武器兵械,而且主动将两千东拼西凑出来的郡兵也交给鲜于辅,足见他对袁绍抗争到底的决心和态度。

鲜于辅也不矫情,将元氏县城充作这次南征的行辕,立即派出侦骑前往房子和高邑附近侦察敌情,随时准备对袁绍的部队发起攻击。

一直隐于军中的太史慈主动请缨,要求带着小股部队南渡济水,与张燕的部队接头,看能否与张燕取得联系,暂时结成同盟,一起对袁绍进行攻击。

袁绍这次进攻韩馥不仅带着首席谋士田丰和从事辛评,还带着文丑、高览等武力出众的大将,另外还有部将张旭、郭援、蒋奇、苏由、张顗等随行,可谓阵容豪华,班底强大。

张燕忽然来袭给袁绍造成了一些困扰,但却远远不足以致命,等到袁绍回过神来之后,立即就组织起了有效的反击,将张燕手下小帅孙轻和王当打得溃不成军。若非张燕亲自率军前来助战,只怕孙轻和王当已经丧命于猛将高览的枪下。

黑山军的战力之所以如此低下,有许多的原因。比如兵员素质不高,没有制式的兵器甲胄,没有严格正规的训练,没有高明机智的统兵将领,得不到充分的后勤补给等等。这些士兵一拥而上打顺风仗可以,一旦遭遇到强烈的还击,则往往溃败逃散,所以无法与袁绍麾下的正规部队相抗。

袁绍打退了黑山军的偷袭之后,转头又将进攻的主要方向放在高邑,因为他知道只要拿下高邑,不仅兵力粮草方面可以得到有效补充,而且可以坐拥坚城,从此掌控冀州的局势。

高邑城内仅剩五千守军,面对袁绍的数万大军,已经有了崩溃的迹象。幸好,在这个关键的时候,鲜于辅率领一万骑兵前来增援高邑的消息终于传到了城内。

鲜于辅的到来,对于高邑守军的士气提升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已经准备入主高邑的袁绍,忽然获悉刘虞派出一支骑兵前来增援高邑的消息之后,可想而知会有多么生气。上一次,如果不是刘虞的儿子刘和在高邑搞事,袁绍眼看就能逼迫韩馥让出冀州,这笔账袁绍还记在心头,如今刘虞又派部队前来增援,让他十分恼火。

袁绍怒骂:“刘虞匹夫难倒真的不怕死么?如今公孙瓒率领大军围攻于他,他居然还能抽出兵力前来增援韩馥,真是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从事辛评说道:“幽州骑兵骁勇善战,主公不可轻视。如今我们正缺战马,不如暂时放过韩馥,专心对付刘虞派来的这支骑兵,争取将鲜于辅的部下全歼之,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大量的战马!”

文丑主动请缨,说道:“鲜于辅一介庸夫,随他同来的军师徐邈更是蓟城有名的酒鬼。刘虞匹夫也是帐下无人,竟然派这样的鱼腩前来冀州助战,还请主公拨给我一支精兵,末将愿为主公取鲜于辅项上人头!”

谋士田丰缓缓开口说道:“文将军千万不可轻敌!鲜于辅和徐邈虽然庸碌,但幽州骑兵善于奔袭和机动,我军以步卒为主,攻打城池或许占优,但要围歼幽州骑兵,却需仔细谋划,毕竟此战我们的目的不是击退鲜于辅,而是夺取他带来的上等战马。”

从这三人的言语之中,可以看出袁绍确实缺少战马,也非常眼红刘虞和公孙瓒,可以从鲜卑人和乌桓人哪里购买到便宜的上等好马。

袁绍皱眉思索一番,说道:“仲治先生说的对,韩馥在高邑城内使不出什么手段,就算容他再苟延残喘一段时曰也是无妨。既然刘虞非要给我送战马来,岂可拂了他的一番美意?”

帐中文武听袁绍说得风趣,于是一阵哄笑,似乎鲜于辅已经成了砧板上待宰的鱼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