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多园林,多山,多庄子,自从圆明园等园林修成之后,左近倒是也有不少集市,太后在马车上做的舒服,看了看官道两边的繁华景象,对着唐五福笑道,“这橡胶做的车轮,果然是比普通的马车稳多了。”</p>
“听说内务府靠着车马行赚了不少银子,”唐五福笑道,“外头的人看的眼红极了。”</p>
“他们眼红,自然也会去建厂做生意,”太后笑道,“做了生意,有人做工赚钱,有人买了便宜的货物,朝廷又收到银子,这不是很好。”</p>
“只是外头的人也都在抱怨,”唐五福窥了窥太后的神色,“这厘金苛捐杂税什么的,可多了很,略微有些吃不消。”</p>
“哎我说五福,说这话,是不是收了人家的银子啊,”太后笑道,指了指唐五福,“如实招来,有什么银子分润给我。”</p>
“回主子的话,不敢乱收银子,”唐五福也没有诚惶诚恐的样子,只是狡黠的笑道,“只是有几个老乡,从外国商人那里买了机器,办了家面粉厂,这小麦从山西运进来在京城加工,再把面粉运出去,这厘金山西直隶顺天府来回收,委实有些吃不消,这不才和主子说呢,嘿嘿,奴才没收银子,也就是在他那里吃点干股罢了。”</p>
“这厘金是不少了,但是也不多,按照以前户部的意思,可是要带兵平叛的大臣,都能收的,这可指不定了,都是各府收,这样的话,你老乡的面粉厂也不用开了,怕是比****还要贵。”太后说道,“现在只是隔省收,稍微好了些,再说了,户部还可以捐官,我隐约记得只要是东家有了官身,这厘金就可以打折了,怎么,不叫你那老乡捐一个官身呢?”</p>
“说到这个,奴才又要吐槽了,”唐五福抱怨的说道,“自从兴办商业以来,这厘金是越收越多,咱们也不羡慕,毕竟户部要这么多开销呢,可他吏部也不应该,把这捐官的价码还抬上去!原本说好的,一个道台是三千两银子,厘金局只要看到这个道台的官身,就可以厘金打个七折优惠,谁知道,这买道台的人多了,货物也越发多了起来,厘金局觉得这样太亏了,这三千两银子,没多久,做生意的人就能赚回来,这价码就飚上去了,一个道台如今要一万两,吏部才会下这个道台的官身,正经还没人抢得到,因为什么,如今做生意的人也多,这么万把块钱,没人稀罕呢!主子您说,如今这捐官可不能当官老爷了,这捐官还涨价呢,花的钱,也实在是太吓人了。”</p>
“哈哈,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太后笑道,“什么叫市场经济,有市无价,这价格就是要升上去,不然你们的工钱,我找谁要呢。”</p>
“可大家伙也都说了,”唐五福知道慈禧太后并不介意自己说外头的闲话,相反,她很喜欢听外面的议论,“那将来,这生意可都是王爷国公侯爷们做了,小民们可没什么油水赚了,这以后有钱的人越发有钱,没钱的更是没钱潦倒下去呢。”</p>
“这么说来也是,若是长此以往,怕是不妙。”太后点点头,“不过厘金的事儿,骑虎难下,如今不能有变化,不然朝廷没银子可支派了,这事儿我知道了,也不用告诉皇上,你这个寿康宫大总管,直接告诉文祥一声,叫他给你个面子,花个钱买个捐官不就是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