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樞星村(2 / 2)

接下来,三孩讲起了他听到的关于这个“枢星村”的故事。

清朝末年,这座枢星村的村民在太行山深处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之所以能与世隔绝,是因为这里非常贫穷,官府不值当的为了几十户人跑这么远来收税派捐,也就放任他们自生自灭了。

然而有一年出现了大灾,整个太行山脉西南地区连降两个月大雨,枢星村的村民在硬土坡石头缝里种的那点庄稼全泡死了,余粮也没了,很快,能吃的全都吃完了。全村集合了所能集合的所有山货细软和值钱的东西,让几个年轻人拿着出去换粮食,但不久传来了噩耗,其中一个负责办粮的人好不容易回来报信说,虽然换了点粮食,可路上暴发了山洪,粮食全堵在外边了,得等洪水退了才能运粮进来,他让村民想办法再熬几天。可这个时候连观音土成了泥汤了,村民已经是再没东西可吃了。

如果彻底没有希望倒还好,大不了老少一起上吊,可分明又有一些希望,这种时刻是最折磨人的,之后的事情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人们看完这个故事,很可能会这么想:如果能来一场山洪瞬间将整个村子淹没,那反而是更好的结局。

就在那天晚上,有一个老人饿死了。

村里老少总共四十多口人,互相熟的很,众人都去这家慰问,却见这家人的灶房里升起了炊烟--------已经一个月没见过这种烟了。这时,一阵肉香飘来,众人抑制着好奇和口水,悄悄进了这家人的院子,扒窗一看,这家当家的和他女人,还有一个半大孩子,正蹲成一圈围着一口锅啃骨头,锅里还有大半锅肉呢。

全村人已经啃树皮半个月了,不可能有什么肉能剩下来,除非,是那种肉。

村民们很快就明白了,领头的人猛得把门推开,众目相对了一阵后,事情转向一个恐怖而又悲惨的方向:众人分食了那锅肉。

一个皮包骨头的老人没有多少肉,第二天,全村人又开始面临饥饿,只不过这时候,人们的底线已经和昨天不一样了。

很快,另一个老人不想拖累子女,也不想在灾祸中苦挨,他选择了上吊自杀。他不会写字,所以临死前让不懂事的小孙子传话,说他死后,让村民像对老张一样对他,老张,就是前一天那个死者。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每天都有一个老人自愿贡献出自己的躯体,以便为剩下来的村民赢得时间。然而,上天并没有因为他们的悲惨而变得仁慈,因为大雨并没有停的迹象。

到了第五天,事情开始向更让人意外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没有老人愿意那样做了!

总共还有三户人家有老人,可这三户人家里的四位老人,都不算太老,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这样,之前的几家人开始不满了:为什么我们家“贡献”了一个老人,你们还跟着吃,轮到你们的时候就不愿意了。

其他村民开始向这家人施压。于是,当天晚上,村民们吃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肉,但他们谁也不问这家人这肉是怎么来的,因为他们心里都明白。

底线再一次被降低了,接下来便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只要没东西吃,各户就要轮流提供“食物”。于是,在五天后,村里就没有老人了。

鉴于人类历史上各种泯灭人性的记录,我只能说,人的道德底线可以降得非常低,特别是在很多人心照不宣的一起为恶时,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集体无意识”,只不过和那种被邪教洗脑的集体无意识相比,这个故事中的无意识完全是自主选择。

故事还没有完,因为当时,灾祸仍在继续,粮食还是运不进村子。

故事中虽然没有提及,但我猜,应该是在某个时刻,有一双眼睛盯上了一个瘦弱的女孩,很快,其他目光也看向了这个女孩。之后的故事只能用丧尽天良来形容了,但我还是要接着讲下去,因为事件演变中出现了非常独特的情节。

村民们为了活下去,竟很快制定了一套非常严密的规矩:村子里每户人家要轮流“献”出一个女孩,没有女孩的出男孩,直到撑过这场涝灾。只要撑过去,“献”孩子的人家将会得到其他人家的钱粮补偿。如果有哪家以后生不出男孩,其他村民还要负责给这户人家养老送钟。这让我想起了改革开放之前,小岗村村民私定联产承包契约的情景,只不过,这次契约的对象是人命,但事情还有更令人发指的内容。

村民们实在无法对自己的孩子下手,于是他们想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方法:让孩子去杀另一个孩子。具体方法是:每两天把一个小孩关进地窖,两天后,让另一个孩子去地窖里看动静,如果已经死了便罢,如果还没死,就由后面的孩子弄死前面的,当然,大人会事先教他怎么一击制命。

这可能是我听到的最骇人听闻又惨绝人寰的“接龙”游戏了。用这种方法,村里人一共吃掉九个孩子。

之后,山洪终于退了,粮食运了进来,但此时,全村只剩下了二十来个壮年人。

这种事虽然被村民们刻意隐瞒,但没有不透风的墙,事情还是传了出来,周围的村庄都将这村子避如恶魔,再也不和这里的村民来往。而对于官府来说,那个村子只不过是像其它村子一样,在灾祸中损失了一些人口,那种泯灭人伦的事,在封建社会被当作当政者失德的标志,所以地方官即使听说也会瞒而不报,更不会留下记录。

想想一个只剩二十几人的村子,如果没有外来人口的补充,很快就将凋零灭绝,或许剩下的年轻人见再也不法振兴村子,便都四处逃难去了,总之,这个村子在此后很快荒废了。

三孩所讲的故事,我在叙述和文字上尽量做了隐晦的处理,只是希望别人听的时候能尽可能少一些压抑,但三孩讲的时候是很口语化的,所以听起来更加恐怖,简直令人窒息,因为我们就处于事件发生的地方。我能清晰的想像出第一次食人时,村民们和那户人家众目相对,又做了同一种“选择”的情景。我也仿佛看到周围有一群面容枯槁的村民正围成一圈,一双双深陷的眼窝正死死盯着中间的大锅,他们彼此猜疑,彼此漠视,都充满着对现实的哀怨和对别人的忌恨,那样的气氛想想都觉得可怕。

索然说:“明朝末年出现过公开的‘菜人’,也就是抓难民以为肉食。在那样的社会,那样的灾祸中,人性中的恶会被放到最大。”

三孩说:“听老人说,那些剩下来的人把被吃的小孩的骨头埋在一起,叫它‘九儿坟’,就埋在这村子里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