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府的喜事,开了一个好头,过后便一桩接一桩,喜事连连。春天过了,闻瑞意的亲事订了下来。男方是梧州杨家的嫡二子,家世平平,人才长相瞧着有些太过平平。闻府里,有些人非常的想不通闻大夫人,她千挑百选,为何会给嫡长女相准这样的一门亲事。</p>
梧州距离安城不远,可是坐着马车来回,还是需花上一些时辰。男方是一般的耕读人家,听说杨家二郎是用心勤读之人。可是在安城里面,有太多这样的人,闻大夫人偏偏让娘家的嫂子,从梧州寻了这样的一户人家。上面有长嫂当家理事,闻瑞意嫁过去为嫡二媳妇,那日子能好过吗?不管府里的风声如何,婚期订在秋初。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杨家的人上门来过几趟,礼节周全让人无可挑剔。</p>
闻瑞意订下亲事,闻杨两家就如亲戚般开始交往,杨家二郎跟着家人,开始上门送礼行走。闻大夫人和闻瑞意母女见后,都是非常的满意。闻大夫人是舒展着眉头,笑对着闻瑞意说:“早年,我听你舅母提过杨家的一些事,我心里就想着,我女儿要是能嫁入这样的人家。外面的人,瞧着他们的日子过得拘谨些,可是居家的日子,只要我的女儿懂事,夫妻一定能过得平顺舒服。瑞意,母亲只能为你谋划到这一地步,将来的路,还要依靠你自已去行走。”</p>
闻瑞意很是感动的望着闻大夫人,她的母亲为他们兄弟姐妹是用尽了心思。杨家没有王家的繁华,她却很是喜欢杨家人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朴实向上。自亲事订下来后,旁人不管是有心还是无心,都让她听了不少的闲言,瞧了不少的不屑眼色。亲戚们聚在一块,提起她订下的人家,不如闻素意嫁的人家时,那种眼色和语气分明是猜疑深深。闻瑞意面上平静,心里却是暗喜,旁人不知杨家的好。</p>
她有那样一个行事嚣张的庶姐,从小得到的教训是,喜爱的东西,要藏得深,才能留得住。闻素意回过娘家,她特意来瞧闻瑞意失意的模样,却偏偏瞧见一张神采飞扬的脸。闻素意去给闻老夫人请安,提了提闻瑞意的亲事,还要说下去时,闻老夫人以一句,她已不想理俗世为由,就把闻素意后面的炫耀话给挡了回去。闻老太爷原本是不赞同自已的嫡长孙女,嫁进这样平平的人家。</p>
只是闻大夫人诚心诚意跟他说一些话,他终是保持沉默了。闻瑞意的性情,从来不是那种好争斗的人。只是女子嫁进世家去,哪有可能不去与人争。再软和性子的人,经过一些年后,都会被那样的现实,逼得变成面目全非的人。闻瑞意知道闻大夫人为她已经做尽了应该做的事情。将来的路,只能靠着她自个走下去。她低声说:“母亲,你安心。舅母说过杨家人本分,长辈慈爱晚辈孝顺,一家人相处和睦,我也不是多事的人。”</p>
亲事定下来后,见过杨家二郎几次后,闻大夫人对长女的未来心安起来。她轻叹息一声:“你大嫂子是一个贤慧的女子,你大哥只要待她不错,夫妻能和谐。他们房里的事,我不会去插手管。你大嫂子待你和欣意两人,就会真的上心几分。你们出嫁后,娘家嫂子可靠,你们在夫家,心里就有底,不会弱下去。这些年,我觉得日子过不下去,无路可走时,就想到幸好你大舅母待我好,我还有路可以退。</p>
我寻你舅母为你找这门亲事,家境是差了一些,然而杨家的人,却不是那种眼皮子浅的人。杨家子嗣不多,成亲后,你有了孩子,在杨家就立起来。最重要的是,杨家男儿几代以来,少有纳妾之人。成亲前,长辈们也不在他们的身边,放置通房之流的人。他们家的男子,订亲前,一定是会先去偷偷相看好女方,得到男子点头,才会订下亲事。那二郎,他是对你有心。男子对女子有心,这日子就会好过。”</p>
闻瑞意羞红了脸,她遇见过杨二郎,那一双晶亮的眼睛,瞧着她时,她不得不低下头去。闻大夫人瞧着女儿,越发的舍不得起来,这个女儿越大越体贴她。闻大夫人伸手轻抚过闻瑞意的额头,挨近她低声说:“瑞意,你有空常去四房转转,多瞧瞧你四婶是如何的为人处事。”闻瑞意惊讶的抬眼瞧着闻大夫人,不知她为何会想这样一招出来。闻大夫人低低笑起来说:“傻女,你瞧瞧你四婶生的四个孩子,可有那一个是可以轻视的?”</p>
闻瑞意想起闻春意来,可是转而一想,除去府里人对她的有色眼光外,那个小女子在人前露脸时,可从来没有软弱的低过头。闻大夫人轻轻笑起来:“一府的聪明人,却没有一人有你四婶的福气,她从来不跟人争抢,偏偏你四叔对她上心了。四房,除去她之外,你四叔连从前用来遮掩别人眼色的老通房,都无法容忍在他的眼前晃荡。女人啊,最盼的就是这一份福气,你常去,多沾沾,将来夫妻和气,子女成双成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