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初步计划(2 / 2)

李世绩有些疑惑的问道:“三郎,难道凌云他们说的法子不好?”</p>

要知道他这个大唐名将帅大军被困在这儿好几个月,没有取得一点进展。自己外孙能在短短的半天时间拿出三个主意,已经惊掉了他的大牙。难道自己这个女婿有更好的办法?</p>

关志义说道:“唉!某都不知道说过多少次了,打仗就如同下棋,要从方方面面考虑。不要仗着武器好,士兵战斗力强就直接和敌人硬拼,那是愚蠢的做法。你们兄弟难道就没有发现,在安市城灭掉高句丽大军前,大唐遇到的阻力很小吗?为什么安市城的百姓会帮着守城呢?”</p>

关凌俊说道:“他们怕丢掉安市城。”</p>

“阿耶,难道你说的是人被坑杀滴事?”关凌云想了一下说道:“一定是这样滴。那些高句丽人以为大唐攻占安市城会屠城所以拼死抵抗。”</p>

听到他的解释,关凌俊有些懊悔的挠挠头皮。自己怎么不想清楚就回答呢?这下在阿耶面前闹笑话了。</p>

关志义点点头说道:“据某猜测,高句丽人一定会说泰山大人在攻城后会屠城,所以才造成这样滴结果。只是这些蠢货也不想想,陛下没有下令,泰山大人敢这么干吗?而作为天可汗的陛下是不可能下这样的命令滴。”</p>

李世绩吼道:“让某知道,这是谁的馊主意,一定要让他好看。”</p>

长孙无忌有些疑惑的问道:“三郎,你说了半天,究竟要说啥?某怎么一点也不明白啊!”</p>

关志义说道:“这就是高句丽的舆论宣传做得比大唐好的表现。”</p>

杨师道比较关心这个东西,毕竟他的职务是中书令。他问道:“关三郎,在舆论方面你有什么建议。”</p>

“这关系到大唐与高句丽多年后的政策。现在提前做准备,将来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灾难。某认为,首先要派人会长安,让大唐做好宣传工作。这次大唐东征不是打高句丽,而是帮助高句丽百姓。高句丽以前是华夏的领土,只是后来政权更替……”关志义开始一段长篇大论。</p>

一个简单的奴化教育,被他给美化成神圣而正义爱国主义。</p>

长孙无忌说道:“好!某会上书陛下,这辽东和大唐原本是一家。以后童子的教育和方方面面的文化,长安和这里都执行一样的标准。”</p>

这个老狐狸不愧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一下就抓住了关键点。</p>

李世绩问道:“还有呢?某不相信,这辽东你没有安排?”</p>

“当然,辽东自然有安排。不过,想把长安的事情说完,再……”关志义说道。</p>

不等他说完,李道宗就说道:“三郎,快点说,不要拖拖拉拉滴。”</p>

按照姻亲关系,关志义还得叫他一声叔叔。所以李道宗也不跟他客气,直接让他回话。</p>

关志义说道:“某以前打仗都会找商人,不知道泰山你们这些重臣为什么不喜欢。要是告诉他们,这东北有可以续命的人参,贵妇们钟爱的貂皮,男人们必须的鹿茸,他们会不会拼命的往这儿挤?”</p>

李世绩高兴地说道:“这么说,粮草的问题就可以交给他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