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 / 2)

几句话就象爆裂的雨点直接敲打在林森的头上,他认为自己需要时间来消化这个高中生的这几句话。

“但在20年前,总设计师的一句话,让中国人的财富观发生了改变,他说,可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彭湃看看听得认真的林森与颜宁,“得益于这一财富观,20年来,贫穷的中国芸芸众生中有了无数的有钱人,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是凭空出现了一个企业家阶层,其他的变化都由此而来。但与此同时,中国社会这20年来最大的分化和裂缝,也来自这个阶层。”

彭湃又看看颜宁与林森,他们听得很认真,也有些迷茫,迷茫不要紧,他暗自笑道,我会为你们解开的。

“到底该怎么理解和对待这个新生的社会阶层?这是进入下一个20年时全体中国人需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彭湃话题一转,“我想,一个缺乏商业记忆的民族,注定无法真正复兴,哪怕多么辉煌、多么崛起,也很容易转瞬成烟云。为了保住过去20年的财富成果,为了延续这20年建立起来的新基因,为了支持与壮大这个新生的社会阶层,为了我们的后代,我们必须做点什么。”

彭湃走近林森,林森扶了扶自己的眼镜,“林森,中国还没有一部象样的完整的商业史,作为改革开放后二十年商业史,当然,著书立传需要时间与精力,但是,如果从富人这个新生的社会阶层着手,我想这是一个有趣的观象仪。”

“观象仪?”颜宁喃喃自语又象是在询问彭湃。

“嗯,我想做的这个项目,就是——百富榜。”

历史上,胡润那小子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还是业余时间,搞出了那么一个粗糙的东西,自己带领同齐大学两名高材生,集中精力的话相信半个月就可能拿下,当然,人越多越好,反正办公场地、资料和电脑都不用花钱。

“百富榜?”颜宁在思考,林森很奇怪,“搞这个干嘛用?”

“你接着说。”颜宁朝后掠了掠自己的头发,这次,林森的目光没有放在她的身上,“透过富人这个群体?”

彭湃看他一眼,“对,这样一群人,他们曾经有过很多称呼,个体户、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者、厂长、经理、乡镇企业家、下海者、资本家、老板、创业家、企业家、实业家,等等。”他站起来,走到草地上的石桌边,伸手示意他们过来坐下,“但是,在富豪榜出现后,其他的称呼会黯然失色,“富豪”二字,会传达出大众对这个人群最复杂最直接的感受和情感,会被迅速追捧。”

颜宁与林森都跟了过来,静静地坐在石凳上,“可是,你对他们了解吗?”林森又忍不住提出自己的疑问,但这次并没有拿高三学生来说事。

“说不上了解。”彭湃道,“中国这20年是飞速变化的20年,国外企业几百年变迁的历程,在中国20年就浓缩完成了很大部分。因此在中国这块地域广博、地形复杂而人口众多的土地上,各个年代各种类型的企业家标本都存在。”

“因此,我们找得到白手起家、倒买倒卖挣钱的第一代“土”商人,或者满脑子MBA模式思维、靠资本运作来挣钱的“洋”商人……多样化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最大特征,很难说中国企业家的特质是什么样。”

彭湃直视林森的眼眼,“我更接受细分的说法,比如江浙企业家、沪海企业家、西部企业家或者说第一代企业家、第二代企业家。”

“如果我们的百富榜出来,我想,这是改变中国商业史的一个高光时刻,中国改革开放史也应该有我们的一页。这个时刻,我想你们不应缺席。这一页,我想我们共同书写。”

彭湃热切地望着他们,伸出了自己的手。

嗯,学生,虽然是同齐的学生,学生是需要热血的也是需要鼓动的,这些词完全能够点燃他们的责任与梦想,从颜宁与林森的眼光中他看到了热情与狂热。

“我再补充一句,今年是改革开放20周年,明年是建国50周年,这是两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想第一个以实证调查的方式,,力求精确地概括中国富人的财富状况,并将之作为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的缩影;我们第一个用排行榜的结构和方式描述富人,会在中国掀动起迄今为止对富人最大最广泛的关注,颜宁,林森,我们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颜宁看看彭湃,痛快地伸出了自己的手,林森不再犹豫,把自己的手也伸了过去。

“好,那为了祝贺我们这个团队成立,今天晚上的团建活动我们选择在校外,等我一会儿,我上楼拿点东西。”彭湃很高兴,看得出,林森已没有犹豫与不甘。

看着彭湃走进宿舍楼,林森站了起来,以很不可思议的目光打量着这个背影,“高三?”他的嘴唇蠕动着,“你们山海的高三学生都这么厉害吗?不是说你们山海是高分低能吗?”

颜宁嗔道,“我们秦大的分数,在你们省是可以上同齐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