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骗父母回家(2 / 2)

逆流1990 李氏咸鱼 0 字 2022-02-27

“咳咳……”干咳了两声,李国安又沉默了一下,然后问道:“现在全雪城都用咱家的磁带和小说?一天卖几千块?!”

“几千块也不都是咱们家的,还有成本之类的,另外所有股东还得分分成成……”

“哦哦,对对……那……”

“不过咱家一天也能分个三两百吧?毕竟量大……”

“……”

当然这是李瑜怕吓到父母和一边听着的大伯,说起来他的磁带和小说那点微不足道的成本,还真没什么好计较的。

一盒空白磁带平均下来算上运费,大概一块多些不到两块钱,可是他往外批发都要五六块,如果是零售,根据内容的多少,从十块钱到十八块钱都有可能。

剩下也就是翻录机的电费和损耗,另外加上兄弟们的人工,即使都按照最高标准算,一盒磁带的成本怎么也到不了三块钱,其实两块钱都很少能达到。

两三倍的利润是什么概念,说实话三十年后能跟这个相比的生意,除了房地产和开网络公司,剩下的没有一个是不犯法的。

至于小说的成本,更是不值一提,雪城纸厂的印刷车间哪里是在印小说,根本就是在印钞票。

一本小说再怎么核算成本,也就是一两块钱,而且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一块钱的周围波动,两块钱的时候都少。

可是雪城现在最火的一本《鹿鼎记》,李瑜可都是按照定价来出货的,正规出版社可是定价十八块的。

也就是雪城的市场现在相对饱和,毕竟不管是磁带也好、小说也好,都是卖的一个内容,谁也不会没事买两本一样的小说看。

所以现在李瑜的收入有限,不像刚刚打开市场的时候,那每一天可真的是日进斗金,否则三四十个大小伙子,又是西服、皮鞋、大衣,又是天天大鱼大肉,怎么可能养得起。

虽然现在老百姓的收入也不高,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一百块上下,两盒磁带一本小说差不多十天工资就没了。

万幸的是现在是九零年年末,马上就要进入工资翻倍的快车道,直到九五年,华夏老百姓的工资收入,基本保持三四个月上涨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增长。

也就是说,明年这个时候,一个普通工人月工资基本能达到两百多,甚至效益好的会到三百。

到那时候小说和磁带的销量会有一个飞速发展,虽然成本也会升高一些,不过就以现在的成本来看,即使翻上一倍的,那也是白菜价。

可是工人们的收入翻倍以后,很多以前不舍得买磁带和小说的年轻人,会舍得买,要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合钱买一本小说,你看完、我再看。

市场饱和是指现在的老百姓收入情况,等到了明年,市场将急速扩张,因为已经有了顾客基础,到时候没买的赶快买上而已。

要知道现在就连电视都是奢侈品,所以娱乐项目很匮乏的,不像后世的年轻人,每天上上网网、泡泡吧,有很多消遣方式。

九零年的时候,很多年轻人是结婚的时候,买一台电视作为结婚必备,具体情况可以参考三十年后的房子。

这年头房子不值钱,不说国企分房子,就是自己家买几车砖,自己盖又能花多少,可是电视不一样,一台东瀛进口的电视,差不多够盖两个李瑜现在住的那种小院了。

所以李瑜的磁带和小说生意,起码年内,还是一只下金蛋的小母鸡,不说多么大富大贵,肯定是足够父母在雪城过上风光、富裕的生活。

正在李瑜胡思乱想时,电话里又传出了李国安的声音:“你、你把电话给你大伯,我问问他……我怎么觉得……快你把电话给你大伯!”

李国安的声音有些急促,似乎心里很是焦急,不明所以的李瑜只好把电话递给一旁发呆的李国平,然后自己凑在边上偷听,他对于老爹的反应有些奇怪。

“他大伯,小瑜是不是最近学习压力太大?你看看他脸色啊、神态啊是不是正常?”李国安的声音十分焦躁,恨不得能透过电话线,看看自己的宝贝儿子是不是安好。

“……”感觉受到了一万点暴击伤害的李瑜,终于彻底败下阵来,他灰溜溜的蹲回了沙发,仔细的舔舐受伤的小心灵。

原本有些哭笑不得的李国平,看到李瑜脸色臭臭的样子,马上哈哈大笑起来,完全没有一个长辈该有的样子。

“小瑜没疯没傻,虽然他说的这个收入情况,确实吓人了点,我也不知道真假,不过他弄磁带和小说这事我是知道的。”

对于李瑜手里有钱的事,李国平是心里有数的,毕竟他还“黑”了李瑜一批警用车呢,不过那些钱,都是李瑜和赵四斗的时候,弄倒手里的。

现在一听,以前当做玩笑的磁带和小说生意,竟然如此赚钱,完全就是一头现金奶牛,李国平心里也有些没底。

不过他也能多少猜到李瑜的想法,肯定是想把父母弄回雪城,即使磁带和小说的生意没有那么大,肯定是能解决温饱。

自己弟弟一家出门打工,那也是无奈之举,如果能回来一家团聚,李国平还是很期待的,毕竟华夏人是很讨厌亲人流落四方的。

话说回来,即使李瑜的磁带和小说赚不来那么多钱,弟弟一家回来,李瑜手里应该还有一笔钱,完全可以干点别的小生意。

想到这里,李国平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用很是诚恳的声音说道:“你就听小瑜的,带着弟妹回来,咱们老李家以后也不用天南海北了!”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444等你来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