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郭嘉再献计(2 / 2)

书信送出之后,曹操就开始准备退兵事宜了。

文聘得知曹操拔营的消息之后,立即派出大量的斥候,严密探查曹军的动向。

直到曹军进入豫州境界之后,文聘这才相信,曹操是真的退兵了,于是便派出快马,将这个消息向张济汇报。

文聘的消息,跟祢衡的消息几乎是同时送到张济手中的,吕布也退兵了。

五路诸侯共伐张济,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这是谁也没有意想到的结果。

这一场大战,可谓是举国上下都在观望啊。

益州刘璋和汉中张鲁、河北袁绍,以及幽州刘备,四路诸侯没有参与。

刘璋和张鲁认为张济必败,袁绍并不确定,这才出手相助,只有刘备,眼光的确毒辣,早就看出此战张济必胜。

所以,刘备明白时间的重要性,才会不惜背负骂名,杀死公孙瓒父子,强行夺了幽州。

时间越是充足,刘备对抗袁绍的资本也就越大。

事实证明,刘备的决策是对的。

袁尚病重,袁绍错过了最佳的讨伐幽州时机,使得刘备趁机彻底掌控了幽州的兵权,更因为几样从张济处学来的仁政,赢得了幽州的民心。

袁尚病愈,袁绍准备征伐幽州,天下诸侯的目光一下子就从南阳转到了北面。

张济终于松了一口气,立即对四周的几座重镇重新调整了安排之后,就凯旋班师了。

班师之前,张济提前派人回到宛城,将此次大捷的消息提前告知宛城百姓,以壮声势。

这一次,张济也是损失惨重,六万大军,阵亡两万,伤者万余,其中重伤不能再战者近半,最后的折损是张济大军的半数。

俘虏呢,几乎为零。

所以,这一仗张济虽然挺过来了,但对他的伤害也是很大的,短期内张济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战争了。

中原的格局,算是能够暂时稳定一段时间了。

但是,谁都明白,这只是暂时的,一旦张济缓过劲来,绝对会锋刃外指。

只不过,张济对外扩张的第一步,会选择北面的曹操,还是南方的刘表,或者东面的吕布,各个诸侯的猜测略有不同。

得到张济大捷的消息,整个宛城都沸腾了。

宛城的百姓纷纷放起了鞭炮,敲锣打鼓庆祝,奔走相告这个好消息。

在宛城经商的商人,也都纷纷松了一口气,张济胜,则张济对商人的政策就会持续下去。

而更有眼光的商人,更是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通过此战,可见张济的潜力有多大,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张济日后的疆域越来越大,他的商业政策也就会普及到更多的地方,商业市场也会更大。

就在这种欢腾的热闹氛围中,张济率领大军凯旋回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