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科举(下)(1 / 2)

盛世大宋 孤竹飘逸 4215 字 2019-09-08

 杨翼立即从队列中走了出来,向皇帝跪拜见礼,经过辽国的那次未遂政变之后他早已经成熟了许多,刚才在队伍里听了双方的对话,初时还觉得林东故意报复,细思之下,顿时明白了林东的用意,“这家伙无非是以为我不堪一击!拿我来立他的威!”杨翼暗自冷笑:“你说我不行也倒罢了,可你怎么扯到考试制度上边去了呢?你这是活该找罪受啊!”

果然如杨翼所料,刘挚和蔡汴等人虽然分别属新旧不同阵营,此时却一致反对林东的提议,他们都是负责这次贡院和科举的大臣,要是按林东的说法,制举武试有弊,他们都难辞其就,况且杨翼的功夫他们清楚得很,又怎会故意蒙骗考官?定是这个叫做林东的小子故意捣乱,林东也不知什么来头,所谓不一万就怕万一,杨翼武功是好,要是万一输掉了,还怎么说得清楚。

蔡汴当即大声呵斥林东:“真是大胆狂徒,天子面前也敢邀斗,你当制科考试是能让尔肆意妄为的吗?区区一学子,冲撞御前在先,无礼质疑朝廷制度于后,该当何罪?”

刘挚等人立即附和,这事情和新旧无关,于名声却有碍。

小皇帝赵洵却不作此想,这么好的机会不多玩一玩,回到宫中定会后悔,他年纪虽然小,脑子却不笨,细想一会竟也明白了其中关键,当下摆手道:“林卿之议以朕看来未尝不可,当是忧心国事,以为忠贞之语,否则何必冒顶撞大臣之险?”看了看杨翼高大强壮的身材,又道“杨爱卿却也未必没有真才识学,想来那武功之修为,各有高下之分,若是杨卿输了,不见得便是制科武试有弊啊。如此,朕准你等御前比试!”

本来皇帝还没有亲政,是不能下这个命令的,但是一干大臣见皇帝说了比武胜负不关制科考试制度的事,心中总算放下来,便也不再出言反对。众人久在官场打滚,全部心知肚明,反正皇帝现在横竖是赖着不想走,干脆遂了他的愿,比上一场也罢,就算太皇太后将来不高兴,也把责任推给皇帝就是了。

蔡汴狠狠的盯了林东一眼,林东顿时一身冷汗,他自幼生长在将门之家,却不曾真正见识过官场,浑然不知自己一番说话已经得罪了许多人,加上他初到汴京才几日的工夫,没有听说过杨翼的大名,只觉得一众大臣俱都偏袒杨翼,觉得象这样一个草包还能得到大臣的袒护,其中必定是有见不得人的勾当,心中愈加怨气横生。

杨翼这时正盯着皇帝猛瞧,赚一点算一点,这皇帝长得还是不错,虽然还是少年,但英气勃发。“不过身体好有身体好的烦恼,据说哲宗皇帝身体好过了头,亲政后每天晚上都要十余名女子作陪才能尽兴,结果亲政了没多少年,就上了天堂了。”杨翼有点惋惜的看着小皇帝,并由此想到将来高太后一死,皇帝要是亲政,必定会结束元佑更化,全面变法,那么现在给皇帝留个好印象,无疑在未来将占据政治上的主动。杨翼坏笑:“林东!天堂有路你不走,嘿嘿!我要你好看!”

林东正在那准备比武,却眼皮突的一跳:“哼!定是杨翼诅咒我,待会我把你打倒在地,还要再踩上一脚!”

比武终于开始了,杨翼当然是跳起了蝴蝶步,双手握拳,不断象林东靠过去。

林东觉得杨翼无非是故弄玄虚,他为人向来高傲自负,此时双手负在背后,不丁不八的站立场中,面带骄傲的微笑不屑的望着靠近的杨翼,直到杨翼呼的一拳朝他面上打来,方才大吃一惊,这一拳无论速度、角度和力量简直无懈可击,若被打中,非变成猪头不可。好在林东从小练武,根基扎实,当下用力吸气,双脚跟猛然发力,全身以直立的状态硬是生生的退了半步。

“好快的身手啊!”这下轮到杨翼吃惊,自己的拳头势头用尽,堪堪在林东鼻尖半寸处停住,眼看着林东身形未因自己的攻击而变化,想来反击顷刻变至,连忙后收。

林东哪里又会给他机会,脚踏弓步,双手合贯而出,竟和当日阿鲁骨进攻杨得贵所用的招式一模一样,只是阿鲁骨的动作中充满沙场气息,这林东的虽然更快,威势却有所欠缺。杨翼当然不会象杨得贵那样向后仰倒,他心中冷笑:“你当我是阿贵吗?你哥哥我是阿贵的师傅知道吗?”

只见杨翼猛的收腹低头,避开双拳的合贯威胁,腰部发力向前冲,手部变成勾拳击向林东的下颌,这前冲加勾拳的力量极大,近身肉搏中绝对是威力强大。

林东的武技却深受军队的影响,讲究快速狠辣,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和花哨的动作,杨翼势头如此凶猛,他倒夷然不惧,立即重心前压,把弓步的后腿用力向前上方踢出。

“哎呀!”不知道是一声还是两声,两人同时击中了对方。

“好厉害呀!疼!”杨翼后退几步,胸口下中了一脚,一时间血气翻涌,“还好,肋骨没断!好在胸肌够厚实啊!”杨翼用力的大口吸气,确定只受了外伤。

“真是大意啊!这个可恶的家伙竟然这么凶横?”林东退后几步,鲜血从嘴角流出,下巴被如此用力的从下到上打了一拳,剧痛难忍,满口是血,牙齿可能也撞碎了几颗:“还好没嚼断舌头!”林东抚着肿痛的下巴心有余悸。

赵洵真是乐不可支,这太过瘾了、实在刺激逼真啊!宫中虽然有侍卫进行搏击表演,可自己什么时候看到过这么真实的格斗啊?当下龙颜大悦,就要拍手叫好,顺便催促一下再来一次。旁边的范纯任却看不下去了,身为当世知名学者、大儒,他难以忍受科举之中有如此惨烈的局面,立即柬止:“陛下,到此为止便好!制科考试乃是为国为社稷取士,若是酿成事故,不但太皇太后不愉,便是天下士子,也会寒心啊!”

一边的众大臣也纷纷附和,大家都认为科举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打得有人流血受伤确实不好看,要是一个不好弄出人命,谁来收这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