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局势反转(2 / 2)

“如果泰兴郡王府是在王大人被下狱后才给陛下上折子,上交五万两白银,那你们的行为就是亡羊补牢,并不是真心想要上交王宇生贿赂的五万两白银,勾结勒索地方官员的罪名照样抹不掉!”

朱以派一脸诧异,万万没想到唐公公还能从时间差上找到这件事儿的漏洞。

但这个漏洞早就被朱以派给填平了。

当时让父亲写奏折时,专门把时间往前推了半个多月。

意味着崇祯看到的写奏折时间正好是王宇生给银子的第二天。

至于这份奏折为什么要在路上走半个多月,朱以派早就把理由想好了。

看着唐公公继续道:“让唐公公失望了!”

“父王给陛下的奏折正好是收到五万两白银的第二天发出去的,五万两白银的银票也一起送了出去!”

“至于这份奏折为什么没有及时送到陛下手里,应该是唐公公忘了大明宗室给朝廷上奏折的规矩!”

钦差周大人看到唐公公再次被朱以派说得哑口无言,差一点儿高兴得从椅子上跳起来,当场给朱以派鼓掌。

但他最后忍住了,改为助朱以派一己之力,马上接话。

“唐公公,按朝廷法度:泰兴郡王给陛下的奏折必须经鲁王之手,由鲁王确定没问题后才能送到京师,最后呈给陛下阅览。”

“泰兴郡王送上去的不仅是一封奏折,还有五万两白银!”

“鲁王收到后肯定要反复确认才敢送到京师,这么算下来,一份奏折在路上走半个月都很常见!”

朱以派继续道:“跟奏折一起去京师的还有五万两白银。”

“财帛动人心,为了防止这些银两发生意外,本世子要求送奏折的护卫只能走官道,还要绕开那些有土匪盘踞的地方,不准他们晚上赶路,自然会耽误大量时间。”

“半个多月过去了,现在肯定到了京师!”

“要是唐公公不相信,尽管抓我一起去京师复命,到了陛下面前,事情自然就清楚了。”

唐公公开始怕了。

他一心只想坐实朱以派勾结勒索地方官员的罪名,找到他回答的漏洞,忽略了郡王给朝廷上奏折的复杂程度。

看朱以派说得信誓旦旦,完全不把自己的威胁放在眼里,整个人再次变得心虚起来。

之前几个东厂太监因为挑衅郡王府而被割掉舌头,最后被陛下仗死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要是没有确凿的证据,给他十个胆子都不敢押解郡王世子去京师受审。

万一他刚才说的都是真的,自己的下场肯定比那几个太监更惨烈。

就在他犹豫着该如何破局时,一声惊呼突然在府衙门口响起:“圣旨到!”

“泰兴郡王世子朱以派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泰兴郡王世子朱以派处理泰州知府派兵包围郡王府一事稍欠妥当……考虑到泰兴郡王世子为保住宗室颜面才出此下策,且第一时间将五万两白银上交内库,未起任何贪婪之心……功过相抵,不奖不罚……钦此……”

“臣泰兴郡王世子朱以派接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今天第一更送到!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月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