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8 青岛(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298 字 2019-10-08

 刘子光去山东挂的是北洋水师督办的钦差头衔。他本身已经是太子少保加一等侯爵的超品大员。所以只能挂临时性的钦差衔。山东地面上的所有官员都必须无条件的听从他的命令。调派人员物资钱银。配合创建北洋水师。

所谓北洋水师。是和台湾新成立的南洋水师相对应的一个以山东半岛为基地。以满清、高丽、倭国为潜在敌人的大型水师单位。包括若干个码头。配套的炮台。保卫陆上设施的步兵。当然还有一支强大的铁甲舰队。

北洋水师的底子就是刘子光带的这三条铁甲战舰。战舰还沒有名字。只是用黑色的油漆在船头上标注着“零零一零零二”这样的编号……正式的名字需要等水师正式成立以后再命名。当然北上的船队并不只有这三艘船。从南京出发的时候就带了十艘装运物资人员的蒸汽船。到上海的时候又加挂了三十艘装运机器设备。技术工人、辎重粮草的帆船。上海总督马士英亲自上船慰问北上人员。大军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决不含糊。他甚至还想让自己的女儿跟着刘大人一起北上呢。不过再次被刘子光婉言谢绝了。马总督遗憾的扼腕叹息。感慨女儿沒有这个好命。

叹息归叹息。该配合的还是要配合。马士英俨然已经以刘子光的忠实班底自居。上海在他的治理下。就是刘子光强大的后勤基地……粮草布匹。食物饮水。机器设备。北上人员的安家费都由上海道衙门的财政拨款。光是采购梅林罐头的费用就有上万两银子。还有采购的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纸烟雪茄也有大大的一笔银子。这些钱最终还是落到了刘子光的腰包里面。

舰队从吴淞口出发。北上山东。一路浩浩荡荡、乘风破浪。沿途只在海州停顿了一天。次日便到达三百六十里外的胶州湾。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有南胶河注入。胶州湾口窄内宽。东西宽三十里。南北长四十里。为伸入内陆的半封闭性海湾。天然深水航道水深五丈左右。无泥沙淤积。湾内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海水终年不冻。为天然优良港湾。

刘子光下令在胶州湾设立水师基地。基地的位置定在海湾的湾口位置。这片小渔村还沒有名字。刘子光沉吟片刻道:“就叫它青岛吧。”

青岛的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即墨县。胶县的民工在县尊的带领下赶过來帮工干活。刘子光这尊大神在这里。就连山东巡抚都不敢坐在济南了。慌里慌张的要赶过來请安。被刘子光一纸电报喝令住了。巡抚來了也沒什么用。不如呆在济南调拨人员物资了。

修建青岛城的任务交给了山东人民。全省的百姓从四面八方赶來。刘子光也不白白差遣他们。每个劳工都发给足够的工钱。并且沒有拿鞭子的监工。只有拿尺子的监理。你想啊。工作量摆在那里。完成就有银子拿。完不成就喝西北风。谁还偷懒耍滑啊。所以码头的修建工作异常顺利。进度比官府差遣徭役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栈桥的终端。要修一座亭子。”刘子光站在青岛海边指点着说。他眼前是一座长长的栈桥。一直延伸到海里。海风吹拂着他身上的大氅。猎猎作响。虽然已经是夏季。青岛的温度只有二十五度左右。非常宜人。

“大人……亭子要建成什么式样的呢。”一个工程师问。

“嗯。我想想…”刘子光努力回忆着青岛啤酒瓶子上的商标。然后拿过工程师手上的碳条和白纸。施展起在少年宫练过的速写本事。刷刷几笔将青岛啤酒的商标勾勒出來:“就照着这个样子建。”

北洋水师的基地不止一个。刘子光还在威海的刘公岛。蓬莱的长山列岛选择了地点建造码头和衙门。北洋水师需要招收大量的水手和战兵。半岛上的渔民优先考虑。其他不善水的山东子弟也可以报名参加诸如水师巡防营之类的陆上部队。自从去年济南战役以后。刘子光部队里的山东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不光红衫团。还有南厂和五城兵马司。山东兵都是基干力量。山东人也非常喜欢跟着刘大帅吃粮。不光饷银足额按时发。就是在乡亲们面前也觉得很有面子。

青岛城的修建。不光使用了当地的劳工。还调动了全山东的囚徒。这些犯罪之人往往负责最艰苦的活计。他们沒有银子可拿。干活慢了还要受到鞭子的惩罚。这帮囚犯里有很多是满清时期就关押的犯人。对于严重的刑事犯。不管政权怎么更迭。这些人都永远是囚犯。

使用囚犯做苦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刘子光并沒有加以特别的关心。直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案件。这才引起了他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