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2 战长沙.宝剑(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368 字 2019-10-08

 吴三桂带來的粮食大大缓解了武汉三镇的压力。因为这里是湖广的经济政治中枢。也是最大的城市。所以四周的难民都向这里靠拢。难民人数与日俱增。如果沒有充足的粮食供应。迟早会引发民变。

难民营的规模还在扩大。几乎把整个珞珈山都占满了。他们自发的按照宗族进行划分居住。形成一个个的小型村落。在朝廷官员的指导下。营地里挖了排水沟。建了公共茅房。便溺都要就地掩埋。吃水统一到东湖里挑水。烧开了才能喝。本來想把米粮发给他们自己做饭吃。可是考虑到难民们家家户户都要烧锅做饭。势必将整个珞珈山的树木都要烧光。所以还是开设粥棚。每天发放两餐稠粥。还有咸萝卜干之类有盐味的食品。拿着棍棒的壮丁部队每天在营里巡逻守卫。防范偷窃和抢夺食物的行为。

大灾以后必有大疫。为了防止瘟疫的发生。何腾蛟派出壮丁部队四处掩埋死人死牲畜的尸体。捕杀野狗。在营地里蒸煮陈醋。焚烧草药。将有病的灾民隔离安置。一切进行的井井有条。

可是随着灾民的增多。粮食还是出现了缺口。最近几天又是大雨连绵。运粮的车队被困在路上。总督衙门不得不考虑从本地征买米粮赈灾。这次何腾蛟再次显示了他卓越的行政能力。对于汉口那些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奸商实施了雷霆打击。拿人封仓。全部充公。富商们本來有左良玉做靠山。现在沒人给他们撑腰。只好自认倒霉。乖乖的平价卖出了存粮。

前线战报不断传來。鄂州短短一个月内数次易手。最终还是落入吴三桂大军的手中。左梦庚部将鄂州劫掠一空。裹挟着不少人员物资继续沿江南下。开往黄石。黄石守将见左军大势已去。自然不愿收留左梦庚。两军发生激烈冲突。随后吴三桂大军赶到。帮助黄石军打败左梦庚。左军残部继续南逃。进入了江西宁王控制的范围。吴三桂不再追赶。转而挥军前往湖南。剑指湖广的第二大城池长沙。

鄂州黄石都已经归顺。何腾蛟委任了地方官员前去上任……刘子光代表朝廷将武昌、鄂州、黄石的铁路收归工部所有。原鄂州站的站长刘智君因为协助平贼有功。被任命为武昌铁路局的长史。执掌湖广境内的铁路事宜。维修铁轨。恢复通车。争取做到汉阳铁厂和武昌造船厂的原料不断供。

赈灾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刘子光也在有计划的侵吞着国有资产。战事也在顺利的进行着。吴三桂率领的三万大军一路杀到长沙城下。扎起营寨。架起大炮瞄准了城头。长沙守将张应元刚刚收留了贺人龙沒两天。追兵就杀到了。急得他坐立不安。张应元沒有左良玉的魄力。也沒有称霸一方的野心。这种情况下他首先想到的是投降。贺人龙收到风声以后带人杀掉了张应元。收编了他的部队。悍然出兵抵抗朝廷天兵。

吴三桂的统兵能力比刘子光要强的多。三万人马在他的指挥之下扎下坚实的营寨。排兵布阵有板有眼。就连副将金声恒也赞叹不已。

金声恒和贺人龙原先是左良玉手下左膀右臂。都是以武力见长的猛将。一个一斗栗一个贺疯子。打起仗來一个比一个不要命。原來的好兄弟成了战场上的敌人。他们都沒有手下留情。两军阵前大打出手。两场仗下來。彼此都死伤累累。

吴三桂手下的禁军装备远不如红衫团先进。还是以刀枪弓弩为主。大炮火铳为辅。那一部分火器也是相对落后的前膛炮和燧发枪。弹药配置也不多。所以不要关键时刻不会出手。

等金声恒将贺人龙的生力军消耗的差不多了。吴三桂终于出手。派出以燧发枪营为主力的三千人马。禁军们做不到人手一杆火铳。部队分成好几个组成部分。以火铳手为核心。辅以长牌手、弓箭手、长矛手等。战斗的时候长牌手在前。挡住敌人的箭矢。火铳手在第二排从容射击。当射击完毕之后。第三排的弓箭手仰射掩护。队伍两翼的长枪手、刀斧手负责保护住里面的远程打击兵力。这种火铳弓弩混编的压制部队火力非常惊人。打得贺人龙的骑兵根本不敢出城。

禁军的火铳兵前胸挂着十三个竹筒。每个瓶子里装着一份火药和一颗弹丸。使用的时候用牙咬开筒塞。先倒一点火药在燧发机构的药池里。然后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从火铳口倒入铳管。用通条捣实。然后支起火铳下面的两脚架。稳稳的架在地上。瞄准目标进行射击。由于胸前挂着十三个弹药木筒。所以也被称为十三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