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1 大红灯笼高高挂(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056 字 2019-10-08

 刘宗敏在长安城中也弄了一所大宅子。典型的关中窄院。高高的大门足有两层高。门洞上方做精美的门楼。木、砖、石三雕俱全。门额上还立匾題名。刘宗敏不认识字。就照着城里财主家的宅子模仿。武官的宅门上居然写着什么“进士第”。宅子太新。一看就是暴发户。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刘总兵还让人从城外谁家老林子里移植了一颗两人合抱的大槐树來。整个总兵府整的不伦不类的。

晋陕地区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再加上为了防阻风沙和日晒。所以房屋结构为窄门面。大纵深。比起江南那种敞亮的大院子來显得有些逼仄。董小宛就坐在这深宅大院最里面的厢房里。七八个花枝招展的媒婆围着她正乱喷着唾沫星子呢。什么总兵大人二品武官。前途似锦。以后吃香的喝辣的不用愁了。董小宛可是京城里见惯了大场面的。别说二品武将了。就是一品的文官想找她饮茶都得预约呢。又怎么会把这个放在眼里。看新娘子一脸的不屑和冷笑。媒婆们只当是这个俊俏的大姑娘嫌刘大人长得丑呢。于是又说。总兵大人虽然长的磕碜点。但是身大力不亏。而且越是长的粗野的汉子才越知道心疼老娘们。听得董小宛直皱眉头。

董小宛的身边放着好几套大红色的吉服还有凤冠霞帔……要说刘宗敏的行动也够迅速的。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弄來了这些玩意。另外还买來十几匹红绸子。家丁们这会正七手八脚打扮府邸呢。这几个媒婆是刘宗敏请來劝说董小宛屈从的。其实按照老刘的脾气。扒了猛干玩霸王硬上弓才是正道。但是人家总觉得自己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了。怎么都得讲点排场。所以才会请來媒婆玩文的。即使如此。厢房门口还是站了四个兵。防止董小宛逃跑。

董小宛现在已经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对方看的死死的。根本跑不出去。听他们的意思今晚就要拜堂成亲。自己是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了。派这些媒婆來只不过是想把事情做的掩人耳目一些罢了。长安不是京城。谁也不知道她董小宛的名头。现在唯有暂时屈从。让对方麻痹大意趁机报信出去才行。

想到这里。董小宛便对那些媒婆道:“让我穿上这凤冠霞帔也行。不过有个条件。必须有我的亲朋们在场才行。结婚是人生大事。若是沒有自家亲朋在。岂不失了体统。”

一听新娘子松了口。媒婆们欢天喜地跑去告诉了刘宗敏。刘宗敏也是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通知和董小宛同來的那些人。顺便也将帖子发遍(www.biquwu.cn)全城。什么布政司、按察司、知府、盐道、河道、乃至下面的中书、主簿个个都要请到。刘宗敏当马贼前是个小铁匠。地位卑下的很。这会俨然是朝廷二品武官。自我膨胀的厉害。虽然结婚仓促了些。但是排场一定要大。客人一定要多。总之不能丢了堂堂西安总兵的面子。

有人问了。那红衫军那边要不要请。刘宗敏哼了一声道:“不请。”

慰问团的人都以为董小宛是被刘子光请去吃饭呢……也沒当回事。可是下午时分忽然有几个当兵的过來送喜帖。说是董姑娘和刘军门晚上成亲。请大家去观礼。众人大喜。纷纷洗漱打扮。有那细心的打开帖子一看。上面的名字居然是刘宗敏和董小宛。那人登时就傻了眼。问其他人道:“镇武侯什么时候改名字叫做宗敏了。”旁人答道:“刘宗敏是西安总兵。镇武侯手下的大将啊。怎么能和侯爷混为一谈。”先前那人打开喜帖展示给大伙看。众人纷纷倒吸凉气。这不是抢婚么。

慰问团当时就炸了营。大伙义愤填膺。要去救出董小宛。可转念一想。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名士才女们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长安城能掀起多大浪花。还是赶紧找那罩得住的人为好。所幸刘子光派了一小队兵在门口保护他们。于是大家找到那小队长说了事情经过。请他代为禀告大帅。小队长的任务只是保护慰问团不被贼人骚扰。哪管得來这样复杂的事情。不过听说是那个慰问团最漂亮的平时就和大帅眉來眼去的董姑娘被刘宗敏的人绑走了。小队长顿时感到事态严重了。当即带着一个慰问团成员奔赴征西大将军府禀告去了。

登陆一起看。支持正版铁器时代……历史军事频道。更多精彩等着您。

可是找到大将军府。签押房的人又说大帅出城公干去了。小队长赶紧把这个事情一说。帅府的人自然都认识董小宛。知道这女子和大帅之间不清不楚的有些暧昧。当下派人一边出城飞报刘子光。

夏日白昼长。到了吃晚上饭的时间。天还是亮的。刘宗敏在长安城的私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沒到掌灯的时间。几十个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显得喜气洋洋。门前的大路早就封死了。搭了戏台唱秦腔。院子里还有一帮吹鼓手鼓着腮帮子吹奏者欢快的百鸟朝凤……昔日的马贼们都换了里外三新的绸缎袍子。满脸堆笑着迎客。长安城中稍微有头有脸的人差不多都來了。各级文武官员。富商巨贾。太平绅士。哪个不敢给刘宗敏面子啊。刘府影壁墙后面的收礼处已经堆积了厚厚一叠银票。刘大人结婚太过仓促。搞得大伙儿都沒时间准备贺礼。无奈只好用银票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