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 边乱(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283 字 2019-10-08

 北洋水师的战船有一部分在倭国。还有一部分在高丽。剩下的炮舰不足五十艘。要论火力那是足够了。可是炮舰毕竟不能上岸。陆地上的战斗必须步兵來解决。而李岩手下掌握的步兵实在不足。

老红衫军的底子早就不在了。老人们要么解甲归田。要么当上参将以上的高官。后來的红衫军都是鲁豫晋冀等地的质朴青年组成。经过严格训练。战斗力比一般禁军要高得多。可是这些主力兵员大多在征西战争中派往了甘肃陕西。留在河北的军队也就是两万人左右。相对于朝廷十几万大军來说。确实是杯水车薪。

刘子光在出逃青岛的时候。曾经给李岩写了一封信。千叮咛万嘱咐不让他擅开战端。保持现状是最好的。信的末尾情真意切地写到:你我切切不能做内战的罪人啊。对此李岩深以为然。并且为之感动不已。位极人臣权势滔天的时候不谋反。被人赶尽杀绝驱逐海外的时候还不谋反。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是曹操。只能是忠肝义胆的岳武穆啊。

北方军队皆在徐增寿的统辖之下。这位国公爷虽然统兵的本事不高。但是大是大非分得很清楚。有他在。禁军们绝不会闹事。就算祖大寿、满桂这些前徐州军的将领。和红衫军的关系也算不错……每年起码几万两的供奉给他们送过去。不为别的。就为买了一团和气。

北方草原是扎木和的地盘。不足以虑。西边是赵章程掌控的山西。也不需要防范。东边的满清已经龟缩到黑龙江了。也沒啥担心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北上的朝廷大军。所以李岩只是把注意力和相当一部分陆军兵力摆在了南边。监视朝廷的动向。以至于袁承志在北京大杀四方。在天津围城的时候。红衫军竟然无兵可派。远在大沽口炮台的李岩只能下令部队收缩。用炮舰的火力掩护他们。

残阳如血。大沽口附近的战斗还在继续。火鸟的四十七个弟兄用血肉之躯硬是抵挡了三万禁军半个时辰。为主力转移到炮舰火力掩护下争取了时间。集结号始终沒有吹响。因为刘得水也战死了。死在双方的炮战之下。死无全尸。

河北禁军的前身是徐州军。也是南明最能打的部队。來到河北驻防以后。并未马放南山。真被调起來积极性。还是有几分战斗力的。再加上袁承志出色的煽动能力。高官厚禄。美女财宝。哪个人不爱啊。只要干掉了红衫军。全部军官升一级。士兵赏三个月饷银。不是那种不能兑现的日升昌票子。一水的细丝官锭。放在敞口大箱子里。等着你拿。

少帅爷的讲话也提气:凭什么红衫军独领风骚。咱们老徐州军出來的汉子。哪个比他们怂。都是人生父母养的。谁比谁少点啥啊。是汉子的。就去把本该属于自己的荣誉拿回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弟兄们自然是嗷嗷地往上扑。红衫军吃香的喝辣的。军饷出奇的高。穿一身半旧(www.hao8.net)的红战袍傲的一笔雕凿。偏偏走到哪里都有大姑娘小媳妇给他们抛媚眼。禁军们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了。叫你再傲。叫你再拽。我打你个生活不能自理。看你怎么拽。

汉人军队向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这些禁军打起红衫军來。比打满清人上心多了。几万大军猛扑上來。多少炮弹砸过去都挡不住。根据飞艇侦查报告。各处的禁军都调动了。整整十几万人啊。朝着红衫军驻守的各个城市扑去。

李岩急令收缩战线。大沽口是海防炮台。对付内陆的敌人并不好使。死守于此沒有什么太大的必要。不如登船转站他处。在舰炮的掩护下。红衫军撤到船上。朝山海关方向开去。

可是刚驶离海岸。就遭到了朝廷飞翼部队的打击……别以为只有红衫军有空军。这玩意的鼻祖可是人家朱由校。朝廷从北京秘密运來二十架动力翼伞。就是专门來对付水师战船的。因为大明水师掌握绝对制空权。所以舰上并不装备防空火器。用翼伞轰炸是最好的了。

果然。面对空中來去如风的敌人。舟师将士无计可施。大炮的仰角沒那么大。火铳就大不了那么快。那么高。只能硬着头皮挨炸。所幸的是不久红衫军的空军就赶到了。双方在空中展开缠斗。用火铳互射。最终还是红衫军空军技高一筹。打掉了朝廷军的翼伞。为这场败仗挽回一点点面子。

本书一起看。支持正版《铁器时代》。请登陆

百战百胜的红衫军被人偷了老营。撵出了家门。而且对方还是他们看不起的禁军。战船上气氛沉闷。大家都靠在船舷上抽烟。船舱内。李岩正和几位将军商讨下一步对策。将军们大都愤懑不平。要集结山海关和辽东的部队杀回去。可李岩却不同意。他的意思是连山海关都要放弃。因为山海关只是一座单薄的关隘。依托关内支援抵御外敌入侵还可以。在沒有后援的情况下就是一座死城而已。

“那咱们怎么办。难道这大片大片的土地都不要了么。”将军们瞪着眼睛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