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特考(1 / 2)

 “先生,您怎么过来了?”

“怎么?不欢迎?”门打开了,当曹青见到站在门外的笑盈盈看着是自己的居然是班主任包老师顿时一愣。

“不不,先生,您快请进。”

“呵呵,慌慌张张的干嘛,怎么了?今天不会是在家里闯祸了吧?”包老师笑呵呵地和曹青开着玩笑,拉起他的手踩着楼梯上了楼。

“青青,外头是谁呀?”屋里的韩萍听见脚步声回身冲下面喊了一声。

“阿姨,是我们学校的班主任老师包先生!”

“啊!是老师来啦?”韩萍和高强连忙带着小芸起身迎出了门,周荣发、荣发奶奶和老伯伯也同时起了身。

上了楼,见到大家正在吃饭,包老师连忙歉意地说声打搅了,大家当然客气地回答没关系,热情的韩萍还特意问包老师晚饭吃了没有,要是没吃的话大家坐下来一起吃。

“不用了,我是吃好过来的。”包老师笑着摆摆手,看看身边的曹青,再看看满满的一屋子人,有些为难地向高强和韩萍问道:“你们二位就是曹青的家长吧?能不能找个地方我有些事想和你们还有曹青好好聊聊。”

高强和韩萍不由得对视一眼,曹青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而且现在也考完试将近快小学毕业了,作为以前班主任的包老师又会有什么事找他们聊呢?难道是曹青毕业考考砸了?包老师从内部得到了分数这才赶过来找家长?

“先生,我们家青青是不是没考好?”韩萍有些担心地问。

“当然不是。成绩最快也要到下星期才出来呢。再说曹青地学习一直不错。我这个当班主任地对他放心地很。”

“那您是……?”韩萍和高强疑惑不解。就连曹青也不明白包老师突然找上门来干嘛。

“呵呵。是好事。你们就放心吧。”瞧出来他们心里地担忧。包老师笑道。

既然老师这么说了。大家也就放下了心。因为在吃饭屋里不方便。还好荣发奶奶地那屋子正空着。先和荣发奶奶他们打了个招呼。让小芸跟着奶奶和舅舅、老伯伯他们先吃。高强连忙招呼着包老师一起去了荣发奶奶家坐坐。

“对不起先生。家里条件差。您先喝水。”小小地房间坐着三个大人和曹青一个半大孩子稍微有点挤。高强帮包老师倒了杯水歉意地打了个招呼。

“没事没事。我家情况也一样。”包老师笑着摆摆手。喝了口水望向曹青。眼中满是高

“先生,请您来是……?”怀着疑惑,高强坐下后问道。

“事等会再说吧。我先问曹青几个问题可以么?”

“当然可以,您请。”高强和韩萍连忙答道,但心里还是有些奇怪。就连曹青也是一头雾水,不清楚包老师找他干嘛。

“曹青,这次毕业考你自己考地感觉怎么样?”

“还行吧。”曹青想了想,谦虚地回答。

包老师笑了,摇头道:“你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谦虚了,怕什么,好就是好嘛,你的学习怎么样老师还能不知道?别谦虚。大胆地告诉老师,究竟考的怎么样?”

曹青被包老师说的不好意思了,嘿嘿笑了几声:“估计不是一百就是九十九吧,我临场发挥的不错,卷子里地那些题我都会做。”

“这就对了嘛!”包老师高兴地点点头,又问道:“还有,老师记得你志愿填的是区重点是不是?”

“是的。”

两个问题问完了,包老师转过身来对高强和韩萍笑道:“曹青在学校是个学习很好的学生,这次毕业考我对他还是很放心的。不过刚才的问题还是需要再当面确认一下,希望你们家长别嫌我这班主任唠叨啊!”

“怎么会呢?不会不会,老师为青青好我们做家长的高兴还来不及呢。”听了这话,高强和韩萍都笑了,可同时也纳闷包老师说这些究竟有什么用意。来,先给你们看看这个。”终于,包老师从带着人造革皮包里取出了几张纸,笑眯眯地递给了高强他们。

“这个是……?”高强接过瞧后当场一愣,情不自禁地抬头向包老师望去。而边上的韩萍看了后更是满面笑容。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我今天过来就是为了它。”包老师指着高强手里的纸说道:“我觉得这对曹青是个机会。非常难得地好机会。要是碰上别的学生我或许不会推荐,因为成功的难度太大了。但曹青地学习我是最清楚的,与其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平平常常地升上初中、高中……按部就班地学习,倒不入试试它。”

“老师,您说我们青青真的可以?”韩萍很兴奋地追问。

“当然行了,我是他的班主任,要是连这点把握都没我今天也不过来了。”包老师微笑着说道。

听着他们的对答,坐在一旁的曹青更迷惑了,包老师给高叔叔韩阿姨瞧的是什么呀?神神秘秘的究竟又在说些什么呢?他有心去看看那东西,但出于礼貌又不好离座,只能下意识的伸长脖子往高强那边凑,但距离远了些,屋里灯光又暗了点,怎么也瞧不清楚纸上地字。

“呵呵,差一点儿忘记当事人了。”见他这个急样,包老师看乐了,笑道:“想瞧就去瞧呗,这可是关系到你自己的大事,最终老师还要听听你自己的看法和选择。”

一张报名单,一张跳学申请表,还有一张盖了教育局大红公章的文件。

曹青和高强的反应一样,瞧了后都是一愣。他先看了看那份文件,这是上海市教育局新出的内部红头文件,里面的意思非常简单,寥寥几句话里写明上海作为全国的重要城市,在这一次中央提出大力提倡重视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上海市需紧跟中央节拍,并考虑到上海并未像科大和北大试点成立大学少年班地实际情况,将于各中小学挑选出一批学习尖子,破例跳级录用。当然在文件最后点出,这只是上海地区的内部试点。各学校必须宁缺毋滥,对人选严格把关,先由班主任老师推荐,再上报各学校汇集后由市教育局批准,最后还要看这次毕业和平常考试的成绩,然后再参加一次由教育局主办的特殊资格考,全部通过者才有最终资格。

至于那张报名单就是参加资格考的报名,跳学申请表上很详细地列出了各重点初中、高中学校地名单,并附有提出申请的年级详单要求等等。

“不会吧?有这么好的事?”这是曹青的第一反应。前些时候他拒绝了邓爷爷地好意,虽然自己地理由很充足,但说实话并不是没有心动过。假如在上海也有少科班的话。曹青是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地,毕竟这是难得的机遇啊!虽然曹青自己心里也清楚,凭他地知识上不上学,拿不拿文凭并不主要,可在中国的文凭不光光是代表学历的一个小本本,它还是做很多事地一块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