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出差(1 / 2)

 陆士良在深圳除了组织货源外,更主要的一件事就是联络周荣发。根据周荣发那封信留下的地址,到了深圳扎稳根基的陆士良通过中英街的便利托了对面的香港小商人,很快就联络到了周荣发。虽然周荣发由于身份的原因无法直接跑的中英街那边和陆士良见面,不过由陆士良转交的一些钱使得他生活处境大为好转,并按照曹青的建议在香港打听起搞个合法身份所需要的费用,以待时机。

要说八十年代初什么最赚钱,那肯定就是倒买倒卖了。别瞧郭亮和陆士良他们搞的这些东西在后世只不过是地摊货,但其中利润之大根本不是后世一般的批发所能比的。更何况,和其他倒爷相比之下,郭亮他们还占据了两大优势,其一是陆士良直接通过渠道拿货,减少中转环节,保证最好的质量和成本。其二就是他们的资金,当许多倒爷还靠着几百上千凑来的钱一回又一回地原始积累的时候,陆士良带去深圳的二十万足足称得上一笔巨款了。这二十万中有几万托人转给了周荣发和盘店铺所用,剩余的部分全部投了进去,光这些日子来打开采购、销售渠道的他们手上的钱就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没花多少力气就翻了好几倍。

“胖叔,现在我们有多少钱了?”听完郭亮沾沾自喜的汇报,曹青直问主题。

“有这个数了!”郭亮伸出根手指晃晃,笑呵呵地道:“昨天士良和我通了个电话,说是等下一批货干完后还能翻个倍,怎么样?我们干的还不错吧?”

“啊!这么多啊!”白芳惊喜地呼道,同时又紧张地连忙掩住嘴。这数字要说出去不得吓倒一片人呀?她真不敢想象才过了多少日子他们就聚起了如此大一笔财富。

和洋洋得意的郭亮,惊喜万分的白芳相比,曹青却微皱起了眉头。干这事能赚钱他是知道的,可他也没想到会如此大赚,倒买倒卖,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投机倒把利润还真是大。怪不得有这么多人冒着风险一趟又以趟的前赴后继,为此疯狂。曹青并不是商人,也没周荣发那种敏锐的商业眼光和头脑,他只不过是利用了“先知”的便利,靠着他记忆中的那些东西再加上周荣发出事前本就和郭亮他们谈论过地想法决定这么干的。

要想帮周荣发,曹青思来想去也只有这个办法最快最现实了。短时间内能够积累起所需的大量资金,可同样这办法所冒的风险极大,别忘记周荣发给判刑的罪名是什么!随着钱越赚越多,曹青心里就越是不安。

一百多万,甚至还有近两百万的可能,这笔钱在后世也是巨款。如果以一百万为例,兑换成港币,按官方地汇率足以换到三百万以上,就算通过黑市以一比二点八计算。也有二百八十万左右。

一百万是这个数,两百万还要翻倍,按照周荣发打听得来的消息。这些钱足够他搞个合法身份,并再留下大量的发展资金了。投机倒把小批量的倒买倒卖还引不起太多注意,这么大的资金量运作肯定会出问题。在没有更好的计划下,曹青觉得是应该收手的时候了,要不然没帮着周荣发倒把郭亮他们给搭了进去,这是曹青绝不愿意看见的结果。

“胖叔,差不多了,你告诉陆叔用最快的速度结束这生意。”曹青抬起头认真地说道。

郭亮听了一愣,初以为曹青在看玩笑或者是自己听错了。追问之下他仿佛不相信自己地耳朵,急急道:“青青,这么着急结束干嘛?趁着现在好做的时候多做几票,尽量多赚点,到时候也好帮老大啊!”

“这些钱足够了!”曹青不容置疑地回答。见郭亮神情不舍。犹犹豫豫地样子微叹了口气。劝道:“胖叔。其实我知道您地想法。但这生意是实在不得意而为之地。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地?这么多钱在转要是出点问题帮不了舅舅不算。搞不好您和陆叔也会有大麻烦。我可不想看见您和陆叔也和舅舅一样说到这。曹青向白芳看了一眼。心情已经平静下来地白芳赞同地点点头。和曹青一起劝道:“阿亮。小心没大错。既然钱已经够了就停手吧。要是出点事我这一辈子心里都会不安地。”

“可是……。”郭亮挠挠脑袋。金钱地诱惑可不是那么好抵御地。看着大把地钱不能赚心里还真是痒痒。不过曹青说地也没错。这生意看着好但风险实在太大。出了事鸡飞蛋大不算。而且他们就再也没翻身之日了。狠心一咬牙。郭亮终于点头答应。曹青和白芳也就放心了。

“唉。做点买卖都得瞻前顾后。瞧这活干地……。”这些日子地刺激使郭亮一直都在极度兴奋中。一下子要把这买卖给停了心里不免有些空空。叹着气摇着脑袋。郭亮很可惜地感叹道。

“胖叔。想爽快地做生意将来机会多得是呢。只要等舅舅搞到了合法身份。在香港那边站稳了脚。以后还怕没大生意做?”见他这样子。曹青笑着安慰道。

“嗨!是啊!”一拍脑袋。郭亮又高兴了。连连点头:“这话在理!只要老大在还怕没大买卖做?呵呵。我倒是一下子糊涂了。不过青青。你说等老大在香港那边站稳了。真能一起干大买卖么?”

“这还用说?”曹青毫不迟疑地笑道:“过些日子你问问陆叔不就成了?香港和内地可不一样。只要你有本事什么买卖不能干?等舅舅地身份搞好再由他出面。就算在内地做也比现在这么干安全可靠得多了。”

“这好啊!”郭亮听了大乐,高兴之余还追问将来能干那些买卖,一个个问题问出来,曹青听得哭笑不得,他又不是商人怎么知道这些,有时候出出主意还行,要他讲这些商业上的东西还真是为难他了。最后曹青把事往周荣发那边一推,以周荣发的商业天才肯定比自己更合适来决定。

曹青的担心和决定还是很及时的,在郭亮他们结束买卖之后没多久。有关部门就察觉到了上海市场中有大量的投机倒把行为,针对性的组织了一次大行动。在这次行动中有不少人被捕判刑,其中甚至有几个郭亮他们地下家,幸好在这时候郭亮已经收手了,而且因为周荣发的原因上海这边地资金也全部转到了深圳,交由陆士良通过地下钱庄兑换成港币汇到了周荣发的手里。

在转批的时候。考虑到安全郭亮本来就很少直接出面,再加上他现在又停了买卖,只守着个生意不好也不坏的小摊子逍遥过日子,警察调查了许久最终也没查出什么问题,很幸运地逃过了这一关。不过这事还是让曹青他们吓出了一身冷汗,尤其是郭亮更是后怕,好几回私下拍着心口感叹自己命大,如果当时贪心不足,现在肯定进局子吃牢饭去了。弄不好还会掉了脑袋。

郭亮继续平常的过日子,陆士良也呆在深圳没有回来,暂时作为香港和上海联络的角色。而在香港地周荣发有了这笔巨款地帮助没用多久就搞定了身份。并用剩余地钱租了套房,注册了个小公司,开始了他的崭新生活。

上美影地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到了十月份属于曹青独立编导的第一部动画片首集原画终于完成了,开始进入了重要的后期过程。

“青青,你那边的工作进行的还顺利么?”特伟地办公室里,特伟把曹青找来,笑眯眯地给他倒了杯水,问道。

“谢谢爷爷。”曹青接过水杯。点头道:“第一集差不多快拍完了,后期制作和音乐方面我也做好了安排,不过在角色配音我们小组经过讨论觉得还要慎重选择,您知道这是一部电视动画,而且是一部很长的连续动画,所以配音方面丝毫不能马虎。”

笑着点点头,特伟心中很是欣慰,自从他答应曹青独立编导这部电视动画后一直在担心曹青是不是能够真正独当一面,能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在其间。特伟虽然从没有去干涉曹青的工作,更给了他在制作小组中地极大权利,至于细节和工作中的安排更从不过问,可特伟还是在暗暗观察着曹青,因为了这个决定让特伟承担了不少风险,心里不免得自己这个得意弟子所有些担忧。

不过,曹青却用行动和能力证明了他决定的正确性,无论是制作小组初成立时开除不服从领导组员的行动,还是在设计草图中所展现出来令人赞叹的想象力。或是在原画过程中合理有序的工作安排。还是他缠着金老师为动画作曲做词……这些特伟全都一一看在眼里。

曹青所做的这一切既让特伟欣慰,同时也大为惊讶。在曹青不知道的情况下。特伟特地悄悄地详细了解了制作小组的情况,当亲眼在工作室里看见那满满一大柜子精美地设计草图后,特伟才明白为什么曹青的那些制作小组成员既在厂里叫苦叫累,但又没一个人肯离开这个小组,心甘情愿地听这个半大小子的话,而且还很服气地改称曹青为曹导的原因了。

随着制作过程的进展,特伟也在期盼曹青这部电视动画片能够取得怎么样的成绩了。时间仅仅才过去不到一年,当初曹青向特伟说的那些话依旧在耳边回响,尤其是曹青和特伟打的哪个赌,特伟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已经承认这个赌是自己输了。79年到80年,才过去这么些时间仅仅在上海电视机的普及率就如同遍地开花一般。去年地时候,电视机是个稀罕物,但在现在许多人家中都拥有了一台电视,就连特伟也没想到自己的家会如此快的买上了电视,电视机已经从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转变成了广大居民的普通品,想来再用不了多少时间,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人人拥有的日子也不远了。

电视机的快速普及,使特伟的心态也发生了微妙变化,当时答应曹青来制作这部电视动画片一是不想打击曹青对动画事业的热爱和信心,二是想用它来锻炼曹青独立编导地能力,三也是考虑尝试一下电视动画地新项目。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伟在对曹青这部电视动画地关注越来越大。毕竟这是一部中国第一部电视动画,一旦成功的话绝对是上美影制作题材的新突破,而且根据现在情况来看,这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哦,配音方面的问题大么?”特伟关切地问道。

“您知道,这部动画片出场人物不少。每个人物都有各自特色,而且从情节上分析并不适于用原来动画配音地方式,所以面临的问题还是不小的。”曹青实话实说,没有丝毫隐瞒。

“那就是说,由厂里自行配音是有难度的喽?”特伟确认般地问道曹青点点头,承认道:“是的,以我的想法配音方面应该按照电影、电视的模式来,而不是把它仅仅看成一部动画,所以要求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