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阿童木旋风(1 / 2)

 在深圳只呆了短短两天,和周荣发会面后曹青马不停蹄地就赶回了上海。当得到曹青的汇报,知道他居然把还没上映的动画片内许多设计当成商品卖给了家香港公司,而且还卖出了七十五万的高价时,特伟差一点儿没屁股往下一滑溜桌底下去。

“青青,你……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不可思议地瞪着眼,特伟几乎觉得自己是不是产生了幻听。

“当然是真,您看这合同白纸黑字全在上面呢,一星期后这钱就能到帐了。”曹青笑着把合同摆在桌上,冲它点了点。

“真的?是真的?”连忙拿起细看,特伟的表情从最初的惊愕到随后的狂喜,兴奋地双手微微颤抖。七十万!这可是笔巨款,上美影每年的全部制作经费也不过仅仅六十万上下,这些钱还得精打细算省着用,厂里常常为了经费的争夺各制作组是闹得不可开交。僧多粥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特伟可没少为经费的事烦恼,可没想到曹青跑出去转了一圈居然就搞回比整年拨款还多的经费,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瞧着笑得嘴都合不拢的特伟,曹青心里暗暗得意。七十五万,这只不过是刚刚开始,要不是怕以后上级部门追究责任,曹青甚至想一骨脑地把所有版权都卖给周荣发呢,这样的话就算搞个一百多万也不希奇。不过这样也好,蛋糕不能给一家全吃了,周荣发吃着肉总要给别人也留点汤吧,等到动画片正式上映后,周荣发借着版权赚了大钱,难保不会有聪明人也注意到了这块,如果那时候上面伸手向上美影要东西,而曹青手上却没有了任何筹码就会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所以曹青才留了一半在手上。考虑的就是这些。

改革开放才刚刚开始,市场经济机制还在摸索过程中,如今的中国可以说是处处商机,就看你怎么去挖掘它了。当特伟追问曹青究竟怎么会把这些不值钱的东西卖出如此高价时。曹青笑着给特伟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产业课。文化产业是一个产业链,它不仅仅只是文化这么简单,就如电影动画一类,既有票房收入,也有别的收入。曹青借着日本动画的发展史为例,点出整个产业中无限的商机,漫画、小说、音乐、服装、玩偶、礼品……等等等等,这些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只不过以前限于政策原因无法挖掘潜力,现在既然改革开放了,再不利用这些优势地话不成傻瓜了么?

“听上去有点道理,你从哪里知道这些的?”

“爷爷,难道您忘记去年的法国国际动画电影节了?”曹青笑道。

“哦。呵呵,我明白了……。”特伟这才恍然大悟,连赞曹青聪明,喜气洋洋地再翻看了那份合同,忍不住又问曹青能不能把其它片子的东西也一起全卖了?反正这钱等于是白捡来地,压在仓库里也没用。索性全部换成钞票得了。

“晕!”听着特伟的提议,曹青不知道是苦笑好呢?还是郁闷好?特伟把事也想得太简单了,什么全都拿去换钱?难道市场是收破烂的呀?周荣发虽然和曹青关系不一般,可他毕竟是个商人,这回要不是曹青和他仔细谈过这部动画片可能引起的轰动效应,并借着这部动画上映的商机把这个产业搞起来的话,周荣发也不会如此爽快出这么多钱买下他的版权。

文化产业是个链式反应,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往后的动画可以参照这种模式操作。可以前地那些老动画根本没这个可能。特伟的“发财”大计注定泡汤,曹青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其实。按着曹青地思路上美影要真正摆脱大锅饭地局面最好地办法就是自己成立文化公司。就和后世地日本动漫产业一样。从策划开始一直到副产品形成一个完整地产业链。首发可是。在如今地局面下这样地构思有些不可能。就连曹青在后世时候。上美影努力了二十年也没真正做到。

关起门来两人嘀嘀咕咕地商量了半天。特伟和曹青对这笔钱地用处拿出了个最终结果。七十五万中曹青地制作小组占了三十万。用来保证接下来地制作经费。剩余地四十五万中地三十五万由厂里来调配。作为对全厂整体经费不足地补充。而最后地十万在曹青建议下让特伟作为创收主动上缴文化部。

对特伟来说。这些钱要拿走就和剜他地心头肉一样疼。十万元足够能保证一部大型动画片地制作了。还没在手里捂热就上缴给文化部。特伟真是舍不得。不过。在曹青地坚持和解释下。特伟最终还是答应了。这部分上缴地目地是为了堵住上面地嘴。免得这事将来传开后某些人会给他们扣上资产阶级地大帽子。这样做虽然在经费上会有些损失。可还是必须地。有道是小心驶得万年船嘛。和满脑子全是动画却不怎么懂人情世故地特伟相比。曹青考虑得还是更周全些。

一周后。周荣发地钱通过深圳那边准时汇到。真金白银到手曹青算是免去了后顾之忧。整个制作小组就如同开足马力地机器一般冲刺。同时。特伟上缴十万元也起到了良好效果。对上美影能够如此自力更生。获取额外经费地方式。上级部门采取了对外既不鼓励也不支持。仅仅内部口头表扬地态度。虽然这个结果有些差强人意。但已经让曹青很满足了。只要有关部门不拖他地后腿就行。

就在曹青为了自己第一部电视动画片所努力地时候。中国地动画格局发生了一次巨大地变化。这变化来源不是别地。正是特伟地老朋友。同门师兄弟。日本地动画之神——手冢大师地经典作品《铁臂阿童木》在中央电视台放映了。

这部长篇电视动画是中国引进地第一部国外动画片。可以说是开创了国外动画片进入中国市场地一个先例。中央电视台引进这部动画片并没有花一分钱。完全是由卡西欧公司免费赠送。其中条件只有一个。那就是捆绑播放卡西欧产品地广告。这对正极度缺乏片源地中央电视台来说是一个非常划算地买卖。当时根本就没市场概念。更不懂得广告为何物地领导们对此要求简直是大喜过望。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卡西欧公司地条件。还为这部动画片一路大开绿灯申请手续。更在各场合下大肆宣扬这是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地象征。为此沾沾自喜。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

可是,在曹青的眼里却知道便宜不是这么好占的。明眼瞧中央电视台获利,其实真正得利的却是日本方面。从这部动画片的价值来说,早在日本、香港播放的过程中已经收回了成本,由此可见就算把它白送给中国人也不吃亏。其次,卡西欧公司想借着中国正在改革开放的机会,用这部动画片作为敲门砖打开中国市场。靠着中央电视台在全国各省市的覆盖率,用免费广告地形式替他们宣传产品。最后,无论是日本方面出于商业目的还是真正的中日友好,日本动画片在此时此刻进入中国市场说白了是一种文化侵略。

日本人的算盘非常精明,他们在动漫产业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初步的产业链。用一部白送地动画片一能讨好中国人,二能替自己做广告把产品打进庞大的中国市场,三能用文化影响中国一代甚至两代人的未来,四能等这部动画播放之后用他们已经完善的文化产业链向中国人销售有关动画的副产品。◆首发书.道◆

一举四得,中国人表面上白拿了一部片子显得很有面子的样,其实暗中损失地却是这么的多。最为高兴的就是躲在角落里捂嘴偷笑的日本人了。曹青看着电视报上的预告忍不住摇头苦笑,这样的亏中国人绝对不是第一次吃,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虽然知道其中的奥妙,但曹青也清楚这些话就算说出去也不会有人相信,因为现在刚刚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人和狡猾的日本人相比,完全就是个容易蒙骗地小孩子。

果然不出所料,《铁臂阿童木》在中央台每周日晚上六半开始播放,不出一个月就引起了极大轰动。在国内刮起了一股“阿童木旋风“,片中的主人公阿童木与茶水博士的形象。更是牢牢印在所有看过动画片的孩子脑海之中,就连片头和片尾插播的卡西欧广告也一下子深入人心,人人只要一谈起阿童木就会下意识地念叨几句卡西欧的广告词,如此疯狂的效应,可把那些小日本给乐坏了。

伴随“阿童木旋风”的是接踵而来的一系列动漫产品,阿童木充气玩具、印着阿童木图像的日用品、阿童木海报、阿童木小人书(漫画书)……包括各式各样地卡西欧计算器等等,全部大卖特卖,谁家地小孩子要是没有个阿童木的玩具简直不好意思出门和小朋友打招呼,就连平常玩地香烟牌子上也有了阿童木的形象,大量的钞票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日本人的口袋里。笑得他们连嘴都快合不拢了。

阿童木的热播。令上美影的有识之者感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压力,尤其是特伟更是惊愕。他万万没有想到。一部国外的电视动画竟然会引起如此狂热的旋风,一举把所有国产动画片全打压了下去。如今危机四伏,特伟至此才真正相信曹青当初说的那些话完全不是危言耸听,如今的现实就摆在眼前,不容得他不为此心焦不已。

幸好,现在的上美影已经和原来历史有所不同,曹青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原本上美影在引进动画狂潮下无力招架,心慌意乱的局面。至少现在上美影的第一部电视动画片已经在制作过程,而且从进度看很快就会上映,时间虽然晚了些,但也不算太晚,何况无论从制作质量和故事情节来看,曹青的这部《飞向人马座》都远远超出了《铁臂阿童木》。

由于《铁臂阿童木》所带来的效应,曹青的制作小组一夜间就成了全厂上下最瞩目的地方。接连几天的厂领导会议,由特伟、严老和阿达等人提议,并通过了全力发展电视动画片,由以前单一的电影动画片转向电视动画、电影动画并举的议题。同时,加大曹青制作小组的支持,把全厂大部分制作精力转到电视动画片上去。争取在最短地时间内完成《飞向人马座》的制作,同日本电视动画相抗衡。

塞翁失马,对于这个变化曹青倒也没预料到。不过,厂里对他制作小组的支持和技术力量的补充。曹青是举双手赞同地,经过和特伟商量,他以原来小组成员为骨干,重新调整了制作计划,把新参与的技术力量交由骨干带着手把手地学习,很快就熟悉了工作流程。这样一来他们的制作进度加快了许多,按照曹青的预计虽然上映时间和初定的相差不多,可整体完成速度远远超过了原来计划。

这是好事。有了第一部电视动画片的制作经验和班底,接下来新的电视动画片就容易得多了。但仅仅靠曹青这一部动画片只能解得了一时之难却解不了一世,特伟也非常清楚这点。对此,厂里不少编导都加快了新电视动画片剧本的构思,这些构思中有曹青熟悉地《阿凡提的故事》、《黑猫警长》、《金猴降妖》。也有些他从来没有听过更见过的构思,让曹青见了不由得暗暗叹奇。

当然,曹青他也没闲着,早在制作《飞向人马座》的过程中他就已经构思第二部电视动画片了,不过现在脑海里只是个初步的框架,具体还得等手上这部动画片完成之后再细细琢磨。

制作小组地进度加快后。曹青手上的工作更轻松了不少。现在他主要负责整个小组的协调和监督,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曹青是这些人的总指挥,已不再需要刚开始事事亲力而为,忙得焦头烂额的那样了。

这一天,曹青在厂里呆到中午就离开了,骑车出门也没去学校,径直往南而行,十多分钟后来到了华亭路。

“将军!”

“跳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