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磨难的终结(1 / 2)

 狭小的蜗居,几人进来后连坐的地方都勉勉强强,香港老头进门一眼就瞧见了挂在墙上的全家福,顿时又老泪纵横,提着拐杖急急走上前去,脑袋凑得老近,颤抖的手不止地在上面抚摸着。

看见老头又激动了,有关部门的陪同人员连忙上前安慰着,老头这才抑制着心情坐下,接过白芳递来的茶水。

从一声长叹开始,这老头在陪同人员的翻译下述说起了往事,点点滴滴,辛辛酸酸,句句催人泪下。聊完了往事,他抹去眼泪,神情又兴奋起来,拉着荣发奶奶的双手,脸上挂着从内心发自高兴的神情。

据老头自己的述说,他在香港这么些年过得很不容易,打拼了几十年好不容易有了点小钱,谁想到十年前老伴和独子因为一场车祸突然去世,只留下他一个人独生在世。身边没了亲人,随着年龄的渐长他越发想念在内地的大哥一家人,可惜因为政策的原因一直没有办法联系上,当得知内地改革开放了,国家允许海外亲属来内地探亲的时候,他连忙托人找寻荣发奶奶他们,好不容易才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她们。

“我记得我们家以前不在这样的呀,小时候我还住着大房子呢,现在房子怎么变这么小了呢?”左右看看房间,老头似乎记性不好地疑惑问了一句。为了述说方便,就当是翻译过的普通话了。)

老头这话一出,有关部门的陪同人员个个脸色尴尬,他们总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老头因为你们家是资本家,属于打倒改造的对象,所以以前的老房子给政府没收了吧?

还好,还是荣发奶奶帮他们解了围,偷偷看看那些干部,说道:“小叔您不知道,现在就我和芳芳两个人。平时占不了多大地方,老屋面积太大,不方便也太浪费了,家里商量后就把老屋让给别人住了。”

“哦,租给别人了?”老头似乎不懂这让和租的区别,恍然大悟笑着点点头:“租出去也好。我记得我们老屋地方是很大的,应该能租不少钱吧?不过侄媳妇你别怪小叔多嘴,这租金再多也不比自己住着舒服啊!瞧瞧你们现在的条件,实在太差了!节约也用不着这么苛刻自己,这样吧,你们搬回去住得了,平时要是缺钱小叔来补贴你们,小叔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这点钱还是有的。”

“这个……呵呵,再说……再说吧……。”荣发奶奶含含糊糊地回答道。那些陪同人员个个面面相觑,心脏砰砰砰地乱跳,就担心荣发奶奶一个不小心把真话说出去。要给海外华人得知内地的亲属居然落到这样地地步,对统战工作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影响,不和谐不说,传出去更会丢了国家的面子。

幸好,老头没有对这事穷追猛打,只是以长辈的名义提了点自己的建议。不过这已经够了,身边的陪同人员早就暗暗把这事给记下了,等回去后马上就向上面汇报,亡羊补牢还不算晚。再怎么着也得以大局为重。

按着陪同人员地想法,荣发奶奶家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既然找到了亲人不如去宾馆坐坐,一方面是祝贺老头和亲人相会,另一方面也想趁此机会把事汇报给上级。不过,老头今天兴致很不错,拒绝了陪同人员的好意,坚持要在荣发奶奶家吃个便饭。这一折腾就折腾到小半夜,直到喝得有些醉了的时候。依旧高兴异常的老头这才被陪同人员送回了宾馆。

“芳芳。姆妈今天没说错什么吧?”送走了来人。前一刻还笑盈盈地荣发奶奶紧张地关上了门。拉着白芳地手追问。

“姆妈什么都没说错。很好很好!姆妈。还没看出来您会演戏呢。”白芳捂着嘴轻笑道。

“你这丫头!”荣发奶奶这下放心了。笑骂着轻轻拍打了白芳一记手心。神采飞扬道:“不过说演戏姆妈当年倒是演过。当年小日本投降地时候姆妈就和荣发他爸爸在厂里给工人们演过黄梅戏。大家看了都叫好呢!”

“嘻嘻。怪不得!刚才您说话地表情像真地一样。要不是我早就知道究竟。肯定和那些干部一样信以为真了。”

白芳这么一说。荣发奶奶更乐了。两人笑眯眯地聊了一会儿刚才地事。随后荣发奶奶又有些担心地问白芳这事会不会穿梆。

“应该不会吧……。”白芳安慰道。就在这时候门口传来了轻轻地敲门声。打开门。一直躲在楼上见着来人离开后才下来地曹青过来了。

“奶奶,舅妈,今天的事怎么样了?”进门后连忙再关上门,曹青急急问。

白芳连忙把今天的事仔细述说了一下,就连陪同人员的表情也描绘得活灵活现,听完了白芳的述说,曹青呵呵笑了,很满意地点点头。

“奶奶,你们就放心吧,这事基本成一半了!”曹青信心十足道。

“是么!真的成一半了?”荣发奶奶和白芳同时欣喜地问。

“嗯!”曹青点点头,他在楼上担心了好几小时了,就怕这次“亲人”会面会露出马脚,没想到事情是如此顺利,看来周荣发这招使得还真不错。不过,听了白芳的述说后,曹青对这香港老头倒起了好奇心,这老头还真会装啊!装得和真的一样,尤其是那眼泪和情绪说来就来,普通人可做不到如此。

这事的来龙去脉说来也简单,为地就是想把荣发奶奶她们接到香港去。周荣发虽然现在是香港人身份,可他毕竟在国内有案底,由他出面是绝对不行的,可他不出面荣发奶奶她们怎么又能去香港呢?为了这事周荣发仔细盘算后,终于想出了这么一个歪招。

什么他父亲的弟弟,寻亲的海外华人,这些全是周荣发一手安排的。今天来的香港老头是周荣发派来的人,除了姓名是真的外,其余全是假的,用来扮演角色打着正当理由地旗帜来寻找荣发奶奶她们。还有。那老头手里拿着地照片也是假的,香港的科技比国内发达多了,利用几张破照片接拼之后再做旧,就成了他寻亲时拿的铁证。这道理就是后世电脑软件的PS差不多,只不过那些干部们根本不会想到这些方面,改革开放之初。海外华人找寻失散在内地的亲属,这样地事比比皆是,用这种名号来到内地和荣发奶奶她们取得联系,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按着周荣发地安排,这只不过是个开始,先把双方地亲属关系确认下来,然后过些时候,再以老头病重的理由向内地政府提出由荣发奶奶她们继承老头地遗产,光明正大地去香港。

这样一来。荣发奶奶她们就能正正当当地离开上海前往香港,而且还能够第一时间拿到香港的身份,也亏得周荣发绞尽脑汁想出这么个歪招。为了万无一失他在香港足足准备了半年,从挑选合适对象到聘请法律顾问咨询,再到国内的这一系列安排等等,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当然了,香港老头今天面对陪同人员提出老屋一事也是出于周荣发的授意,虽然从被老屋赶出来这么多年了,可周家对老屋地感情始终没变,无论是荣发奶奶还是周荣发都无时无刻不想着能拿回当年的家,拿回几代人住过的那幢小洋楼。这个事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可能。可周荣发借着这机会还是想尝试一下。

没想到,周荣发地尝试居然成功了,就在香港老头和荣发奶奶见面后一周,有关部门得知情况后很快就做出了结论,专门派人找到香港老头,问候之后拿出了两套方案。

根据有关部门和香港老头的谈话内容,当然不会说那房子是给没收的了,只不过婉转地说是借用等等,希望老头能够理解政策。两套方案。一套是国家征用周家的老屋,给予五万元人民币的补偿,另一套是把老屋还给周家,但因为借用的时限原因,希望周家能够妥善处理住在老屋里的居民。

老头听后说考虑考虑,当然这考虑是拖延之词,其实他是需要和香港的周荣发联系下,把情况转告上去。得知情况的周荣发没有犹豫,当即指示老头不管花多少代价一定要拿回老屋。随后老头就把“自己”这个意思告诉了有关部门。经过协商后由周家拿出六万元人民币作为处理补偿,而那幢老屋重新回到了荣发奶奶手上。

“多少年了……过了多少年了……没想到我还能回来……。”等住在老屋里地居民搬走后。荣发奶奶在白芳的搀扶下坐车来到了以前的家,看着那被后来住的人糟蹋得有些破败,但还能看得出原样的大门,荣发奶奶热泪盈眶。

“芳芳,你知道伐,当初荣发小时候特别皮,喜欢骑在这木楼梯扶手上从上面滑下来,我和他爸爸骂了几次都不听,有一回趁着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又玩这个了,一不小心就摔了一下,额头边摔了个大口子满头是血,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吓得我和他爸爸连忙把他送医院去缝了好几针呢……。”进了门,荣发奶奶看着里面熟悉的环境,感慨地讲述着往事,白芳在一旁好奇地听着,听到有趣的地方忍不住笑出了声。

周家拿回老屋的事是令人兴奋地,高强一家更为她们高兴。当然了,为了保密起见,周荣发的这些安排高强他们并不知晓,还以为这个老头还真的是周家的亲戚呢。香港老头在上海没呆多久,等到老屋的事解决之后请了荣发奶奶她们去宾馆吃了顿饭,留下几千元给荣发奶奶就借口生意上有事先回香港去了。虽然他来内地的时间短暂,但取得实效是明摆着的,曹青清楚随着老头的回去,这件事已经成了。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第二个月后突然香港又来人了,来的人不再是上次地那老头,而是一个看起来精明强干地中年人。根据他的自我介绍,说是那香港老头地律师,受老头的委托特意来上海找荣发奶奶。

这个律师带来一份法律文件,告诉荣发奶奶,那老头回到香港没多久就病倒了,送进医院后医生结论是晚期肺癌。根据他带来的医生证明里所写,这个老头的日子不多了,再怎么治也就最多一两个月地生命。由于老头在世上的亲人只有荣发奶奶她们,所以老头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决定把他的遗产全部给荣发奶奶和白芳两人,并要求她们尽快办好签证,好去香港见他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