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援兵入荆州(2 / 2)

特别是原凉州汉民,知道自己的利益完全寄托于大凉朝廷身上,所以对朝廷政令完全是无条件地支持。

自东部凉州重归于朝廷统治,大凉的汉民一夜之间翻身作主人,他们可再也不想过以前被异族与混血诸侯们压迫的日子了。

而这些汉民以及新收服的族众,皆在西凉长大,从小能射善马,稍加训练就能成为合格的骑兵。

虽说他们比不得大凉军特训后的骑兵精良,但对付异族和西部凉州潜在的敌人也足够了。

赵泉虽为骑兵将领,但长期跟随在项阳的身边,也养成了大局观意识。他知道中原争雄同样需要骑兵,哪怕数量不足,也需要有玄甲军这样的精锐骑兵压场子,许多战术应用起来才更加灵活。

当西凉刚刚能稳住阵脚,赵泉就毫不犹豫地把玄甲军调回中原,支援项阳,凉州即便有什么异动,赵泉也要凭自己的武艺和骑兵指挥来应对。

易秋娴从朝廷那里接到赵泉的信件,心中又是震惊又是感动。

赵泉为此冒着巨大的风险,所有的压力都被他扛了起来。

可是易秋娴也不能就此向陛下进言,在她的心里,或者说在整个朝廷的心里,陛下身边多一支精锐骑兵,重要性确实是高于凉州多上这数千骑兵,所以他们只能默默接受赵泉的好意。

霍飞勇失笑道:“对对,秋娴你现在都成为独挡一面的大将了,我都把这一点给忘了,陛下现在何处?我先去向陛下请安吧。”

易秋娴有些心虚地左右看了一眼,故作轻松地道:“此事等我们进城再说,你们一路辛苦,军营已经安排妥当了。”

当易秋娴把霍飞勇迎入城中,两骑并列,她才将实情相告。

“什么?陛下带着少量亲随已经南下了?”

霍飞勇差点儿从马上跳起来。

因为他长期负责陛下的安危,对于这种事情格外敏感:“秋娴,你在陛下身边,怎么不劝着点儿?”

“平时陛下喜欢在战场上,甚至亲自冲锋在前,但现在是平定天下的特殊时期,众臣也只能先忍了,但是不必要的险,还是不要冒了,陛下身份高贵,现在我大凉也恢复了不少的地盘,不必再让陛下事事亲临了。”

易秋娴对于霍飞勇也算是很了解了,知道必定会被他念一通,无奈地道:“你说得这些道理难道我不知道吗?但是面对陛下有用吗?”

“陛下懂的事情,我们不懂,也没法替陛下分担,更加劝不住他,他的道理可比我们深刻得多了。”

霍飞勇被说得哑口无言,他以前也曾体会过易秋娴所说的无奈。

“罢了,我们要多派使者与陛下联系,随时掌控陛下的状况,必要的时候……呃……”

霍飞勇还想必要的时候能快速集合兵力接应陛下,但是转念一想,南疆之地,不但路途遥远,要经过很多势力的地盘,更重要的是山路难行,又无法通过水路直接找到陛下。

等他们真的接到消息,再发兵救援,什么都来不及了。

“唉!”

最后,霍飞勇跟易秋娴很有默契地同时长叹一口气。

“罢了,陛下的事情我们也没办法操心,还是先顾好自己的事情。陛下将重心转到南方,决心已定,只怕当他返回之时,就要带领我军进攻扬州了。”

霍飞勇精神一振:“看起来我没白来呀,刚南下就可能赶上一场大战,你们在荆州这一战打得太漂亮了,只用两万人的兵力,就相继将荆州诸雄逐一击破。”

易秋娴笑道:“不止,我们还得到了吴镇江部的全力支持,后期从关中又有军队支援过来,只靠着两万人的话,连分兵防守城池都不够。”

霍飞勇大咧咧地一挥手:“这都是小事,重要的是,你们大逞朝廷之威风,好好灭了灭那些偏安一隅的诸侯的士气,以后我大军所过之处,敌军还敢不敢反抗,相信他们都要掂量一下了!”

易秋娴略感忧心地道:“只怕那些首领们不易屈服,反而因为看到朝廷的威胁,所以全力抱团在一起,那样朝廷平叛会难度大增啊。”

霍飞勇信心十足地道:“所以我来得正是时候啊。”

“那些义军首领虽然看到官军强大,却不知道强到什么地步,所以抱有侥幸之心,只要在他们抱团之后,依然能将之击败,我想他们就会明白,面对朝廷官军,抵抗是没有用的,只有投降一条路才行。”

霍飞勇隐隐有点儿暴露他积极南下的目的了。

北疆确实很广阔,而且非常重要,既有河东之盐又有并州的铁矿,但是现在按陛下的命令,北疆以守势为主,除非冀州诸侯主动来攻,否则的话两军就在上党一线僵持着,无趣得很。

易秋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不过并没有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