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四字真言(1 / 2)

二流 离流 0 字 2021-10-06

 村部办公室里,两家人横眉冷对。两家人当家的都长得很有特点 ,其中一个当家的下巴处有颗痣,名叫刘有志(痣),另一家当家的瘦得来三围都看不大灵醒了,名叫刘无为(围)。</p>

二流让他们先说说情况,两个当家的便你一言、我一句,七嘴八舌地说开了。他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说那条路原来就是属于自己家的,是对方太霸道,硬要争过去,才导致了这么不和谐。说着说着,两人又开始吵起来,火起也逐渐上升,连哪天哪个在对方的土里吐了把口水、扔了点垃圾都翻了出来。</p>

二流一见这架势,皱了皱眉头,大吼一声:“别吵了。”然后,翻出厚厚一本书,指着上面“国土法解析”几个字,说:“你们吵个啥劲,我这本讲国土法的书上都写着呢?凡是不能界定边界的都属于集体所有。你们搬牙巴劲搬一辈子都搬不赢这本法律。不信,你们把这本书拿回去看一看、翻一翻?”</p>

二流这一招叫“吓”(念骇),先把两人吓住再说。果然,两人一看厚厚一本像砖头一样的书,头都大了,争吵声顿时停了下来。他们虽然识字,但让他们把这本书翻完找出答案,至少得半年以后去了。半年时间,路早就修通了,说不定到时候他们折腾来折腾去,一点利益都没有。</p>

两人都想通了这个关窍,连忙安静了下来,冷眼看着对方,还在不服气。</p>

二流松了口气,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说出的这条规定是哪儿来的?</p>

二流见一招见效,继续说道:“你们两人虽然彼此都有些怨气,什么时候都是争过去争过来的。竞争也有好处,这不,你们年年都被评为模范户。要当模范户就要当好表率才行啊。”这一招叫“呵”,把高帽子给他们戴起,把他们的面子顾起来。</p>

二人见村主任表扬自己,顿时脸上觉得特有光,抢着说道:“可不是,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村民,有哪件事不是争在众人的前面?”二流这个“呵”安排在“吓”之后,先给一脚头再给一颗糖,效果很不错。两人都从刚才的郁闷心情中走出来,看着对方既高兴又得意。</p>

接下来,二流用了一招“诈”,说:“刘有志,你家小孩今年要参军了吧,参军的时候可要通过村部的推荐哟。刘无为,你家孙子要出世了吧,出世之前记得来村部开手续办准生证哟。”</p>

这些事情与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两人一听二流突然之间好像漫不经心地提到这个,顿时吓了一跳,都害怕到时候二流给他们小鞋穿,连忙说:“主任,那地我不要了,反正到现在,我们也没搞清楚,这地到底是谁的?给集体就给集体吧,还可以给村里作点贡献。”</p>

二流一“诈”,两人就稳不住了。</p>

二流笑了笑,说:“别给我说这些,你们两家的边界纠纷不是一天两天的。这样吧。我们集体也不想占你们的便宜,修路的补偿一人一半,你们看怎么样?”</p>

这一招叫“哄”,即安慰的意思。两人一听原来他们不敢争的土地现在还有自己一半的补偿,一下就高兴了,害怕主任反悔,赶紧答应,连声称谢。</p>

这四招是二流这段时间琢磨出来的,简称“呵哄吓诈”四字真言,用在农村工作上很管用。这不,两个“咬客”(做事情不管对错都要坚持到底的人)这么轻易就被二流说服了。如果来不来二流就提出,让他们一人分享一半,他们非闹腾得更欢不可。</p>

调解好两家人的恩怨,二流又到保田户那里去做思想工作。四字真言一应用,那保田户就被忽悠住了。最后,与二流协商,保田户同意让路稍微拐了一个弯,沿着田靠坡的那一边把路修过去,而不是直接从中间修过去,也不是绕个大圈子从田下面修过去。这样,增加不了多少投入,双方都可以接受。</p>

</p>

把村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了,接下来就要做修路的预算了。</p>

预算的关键,是要搞清楚修一公里路到底要多少钱?</p>

如果是在平原地区,一公里四级路(路基宽度不小于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米、混凝土面层厚度0厘米)加上硬化大约在0万左右,像高原村这样的山区地区修路成本要贵一些,主要体现在土方开挖、运输费用、工程难度、用工成本等都增加很多,成本大约在50万左右。</p>

这样算下来,高原村计划修公里路,那最低都要150万才敢开工。这还不算一些特殊的情况,如悬崖处公路的修建,由于无法计算石头的多少、坚硬度、开采难度,也就无从计算在悬崖上把公路修通,到底要花多少钱?</p>

但是,二流估计,三处悬崖如果顺利投入,至少不低于100万。</p>

两项加起来,就是50万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