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救火(1)(1 / 2)

二流 离流 0 字 2021-10-06

 二流在商标局碰到了肖天宇,两人彼此横眉对冷眼。</p>

二流没想到,这个外表看起来如此儒雅的人,怎么内心如此奸诈?</p>

商标局主持了协商会。肖天宇坚持认为商标要根据谁先申请谁先享有的原则,进行抽签,而二流则拿出肖天宇在他那里进货合同,认为肖天宇是恶意抢注,商标局应该驳回肖天宇的请求。双方剑拔弩张,唇枪舌战。</p>

最后商标局得出了结论:该商标申请存在争议,请耐心等待商标总局的裁决。</p>

肖天宇私下里想找人去商标局里协调,可是现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谁也不想为了一个市级的果蔬公司,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网络再一次显示了他的力量,给肖天宇再次上了生动一课。</p>

从北京回来,二流才知道网络试尝品的销售狠狠地火了一把,现在的订单,徐夫子等人要加工一个月才拿得出货。二流只得让王与秋在网上发了公告,说明了订单迟迟不能交货的原因,同时,把此次商标申请的图案等在网店上公布,跟着宣传一把。</p>

看着火热的销售热情,想到李流县长关于修路的保证。二流想道:“看来,是到了建设加工厂的时候了。”</p>

回到高原村,二流就拉着吴刚在他家的房子周围到处转,看这加工厂要怎样建才合理?吴刚看来看去,说:“你家背后的青冈林全部砍完了,无论怎样建都行?只不过要修一条公路接到主线上,这样车子才进得去。至于要不要请阴阳看一看地形,那是你的事了。”</p>

“行。”二流道:“就按你说的办,房子的朝向问题,我看就朝着鬼门坡的方向。下一步,你要把这个事承担起来。我们公司里就你一人懂修建。这次我们不修土房,也不修砖房,修那种大型企业所用的那种专用厂房,设备这些我们都换成现代化的。既然是办工厂,就要有个工厂的样子。”</p>

吴刚皱了皱眉头,说:“前段时间你不是说经济紧张吗?”</p>

“呵呵。”二流笑了起来,说:“经过这半个月与天宇的冲突,我们在冲突中抓住了商机,高原红的名气更响亮了,红薯的销售也更有希望了,钱也在不停地回流回来,修路和建工厂的钱有着落了。”</p>

二流认真地算过这笔账(貌似离流有点喜欢算账):红薯烤过之后,水份被烤干了一些,一千万斤红薯能够得七百万斤,然后经姚闲一加工,再一包装,一斤红薯就要卖到五六块。一下涨了五六倍,除去成本,这一季红薯要赚两千来万,拿一千万用于给乡亲们的返利,都还剩下一千多万。最后一段的修路能花一两百万,建工厂再花一两百万,都还能够剩下七八百万。</p>

加工厂很快开展打地基投入建设,二流的老房子也被拆了,只剩下了新房子。十来个烤炉被保存了下来,建成了一间大屋,被命名为烘烤车间。老房子的地方,搭起了两间新厂房,被命名为加工车间和包装车间。原来青冈林的地方,也彻起了房子,二楼是工人的住宿区和伙食区,底楼是仓储区。而新房子也被装饰一新,变成了加工厂的办公楼。</p>

原来新栽下的杨梅树,也进行了处理,尽量保持杨梅树的栽种不变,而有些不得不变的,被移植到了厂区内新的地方。等占地十亩的加工厂全部建成、围绕加工厂的一圈圈杨梅树长大,那时的厂区将是充满生机和绿意的现代化厂区。</p>

在加工厂开建的同时,庆嫂子的孩子顺利地生了下来,是个女孩,取名叫刘红梅,很土的名字,但具有纪念意义,红指的是高原红,梅指的是杨梅树。高原村属于山区,可以生二胎,刘越干第一胎得了个女儿,很高兴,因为四年后可以有第二个孩子。</p>

二流的新房也在镇上买好了,一百六十个平方的大房子,四室两厅,正在装修之中。装修的任务就落到了王与秋她妈的身上,她妈虽然有点累,但心里头很高兴,每天除了做饭时间,就泡在新房子里,对装修的工人要求这、要求那的。二流给她说了,不用在乎钱,能装修多好就装修多好。</p>

商标的事情也有了结果,天宇因恶意申请被驳了回来,商标局要求二流重新申请。二流重新递交了资料,已经得到了通知书,可以使用商标了,只不过得打上“TM”的字样,表示商标还在申请中。</p>

各种新式的设备也运了过来,安装调试后,便投入了使用。由于有新设备的加入,生产效率提高了不少。一包包符合超市要求的商品被生产包装起来,送到魏掠影公司的超市中,销售情况良好。</p>

网上销售的试品尝活动已经结束,购买者纷纷反应良好。正式商品上架以后,一些外地的销售商,特别是一些超市都表达了要销售正式产品的合作愿意。二流当然求之不得,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地吃。对临省的几家连锁超市,二流让吴雅诗去考察,如果觉得可以,便与他们签订合同。如果摊子铺得过大,很导致产品生产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p>

转眼间到了七月份,四五月间收的红薯已经销出去差不多了,第二季红薯也接着要上市了。</p>

在红薯上市之前,二流组织了二次返利,红薯的平均价格在一块六七左右,乡亲们满意得不得了,纷纷表示这一季红薯一定交给公司。当然,只有公司的会员才能享受返利,非会员就没有返利。并且,原来是会员的,七成以上的红薯没有交给公司的,也被取消了会员资格,也就没有了返利。这让那些图小利的农民把红薯交给其他销售商的农民后悔不已。</p>

他们纷纷询问可不可以重新加入公司。</p>

二流理直气壮地回答:“要加入可以,但必须重新加入,并且这一季的红薯必须九成以上交给公司,下一次才会享受到二次返利。”</p>

刘越清的病情已经彻底好了,他很后悔,因为他的病错过了亲自参加高原村大发展这一激动人心的过程。但是,他也很高兴,看到二流把高原村带领富裕起来了,他由衷地感到高兴。</p>

刘越清在高原村的威信很高,具有很强的号召力,考虑到刘越深不能完全胜任运输部部长的职位,让刘越清担任了运输部部长,刘越深屈居副部长的职位。刘越深也没啥意见,刘越清是得不到10%的分红的,能够有人给他顶着干活,他何乐而不为呢?</p>

第三道悬崖已经修通了。修起了高高的保坎,填上了泥巴。技术人员告诉二流,这个技术标准是按照五十吨的标准来建的,十吨以下的车子从中间过,只要不是同时两辆,又同时刹车的情况,都不会出问题。考虑到安全问题,二流决定在公路通车以后,在这里建一个卡哨,只允许一面的车轮流单独通过。这个卡哨后来成了旅游景区的检票口。</p>

旅游路建设也在快速推进,如今路已经修到了瀑布处,遇到难以铺石板的地方,高原村的群众便想了个办法,用木料来搭路,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成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