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李建的新官职(2 / 2)

战国大权臣 熙檬父 0 字 2022-04-05

最容易想到是“军功流”,也是如今最受追捧的,是去军队。

战国时代,大争之世,诸侯国之间爆发战争的次数是非常频繁的。

以李建的身份进入军队应该是从最低级的将军做起,再凭借自己穿越者的能力,几次大小战应该就能够成为赵国中流砥柱。

但这个选项,也是李建第一个排除掉的。

军功这种东西,如果太耀眼的话,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别的不说,就以人们常说的“战国四大名将”来看吧。

里面的白起、李牧都是因为军功过盛,被国君一再打压,最终都落得个被国君赐死的命运。

廉颇则是被奸臣同僚排挤打压,不得已流落他国,郁郁而终。

唯一一个有善终的王翦,也不得不在出征楚国的时候各种自污求封赏,灭了楚国后更是第一时间告老还乡。

这四个人都是一等一的名将,但活得也是一等一的憋屈,李建是绝对不会这么干的。

第二个选项,就是像李建上辈子那样,从地方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晋升到中枢。

这个算是“发育流”。

发育流有一个好处,可以从无到有培养一个基本盘,有一群忠于自己的部下,根基很稳固。

慢慢发育起来之后,让自己的人掌控赵国各个地方,接下来就是夺权篡位一气呵成。

但这个选项也被李建所排除。

原因也很简单,长平之战,马上就要爆发了!

现在是公元前265年,再过两年,也就是公元前263年,秦国就会发兵进攻韩国上党郡,揭开长平之战爆发的序幕。

李建就算再怎么厉害,两年时间也不足以让他发育得如此迅速,能从地方上晋升回赵国中枢。

若不在赵国中枢,李建就很难有办法去改变赵国于长平之战中落败的命运。

那可是整整四十万赵军将士的性命,是整个赵国的国运所在,是李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放弃的。

军功流和发育流都被排除,那剩下的,就只有……

李建看着赵太后,正色道:“臣希望能够进入郎中卫队之中,每日侍奉在大王左右,聆听大王和太后的教诲。”

这也是李建早就想好的选择。

所谓郎中,又称郎官,是赵国大臣家族之中的成年子弟,入宫成为国君的侍卫队。

这些郎官本身家世显赫,又和国君朝夕相处感情深厚,等到国君想要用人之时,往往就会从郎中卫队之中抽调任职。

赵王还需要两年才能到二十岁,正式及冠亲政。

一旦亲政,任命自己人是必须的。

届时已经在赵王身边呆了两年的李建,自然就有希望获得火箭式的提拔。

就算这种提拔无法让李建成为赵国重臣,他也可以凭借着和赵王经常接触的便利,来影响和改变赵王的想法,从而让赵国在长平之战中获得足够的转机。

这就是李建在总结了上辈子的教训之后,得出来的最佳选择!

赵太后当然并不知道李建的这些弯弯绕,她沉吟片刻,露出微笑。

“既如此,从今日开始,你便为大赵郎中卫队都统!”

李建闻言,顿时眉开眼笑。

“臣,多谢太后、大王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