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五章 朝议 一(2 / 2)

临安府和建康府,一个是帝都,一个是陪都,临安知府的位置自然要比建康知府要高上那么几分。不过要是真正的让朝中各个大臣们选的话,怕是十个人里面会有九个人都会选择当建康府的知府,而不是比建康知府要重要上不少的临安府知府。

为何?

因为临安府是大宋朝的帝都,也许在临安城的大街上,你随便抓一个人,背后牵出来的大腿都会是很粗一根。根本惹不起啊!

建康府就不一样了,虽然是陪都,可是毕竟也是大宋朝的都城不是?繁华什么的跟临安城实在是差不多了多少,可是在建康府做知府可就要轻松的多了。

赵昀的话,让殿中一干屏气凝神的群臣们精神无不为之一振,重头戏终于来了。

只是临安府知府的贾似道位置虽然是在文官前端,可是毕竟同李宗勉、史嵩之、李鸣复、袁甫、郑性之等人还有六部尚书有一点点儿差距,所以站的位置虽然是前端可是却是在前端靠后的位置。

贾似道瞄了一眼队列前方,发现史嵩之也在回首看他。两人目光一触,会心一笑。

“禀圣上,臣以为,大理寺少卿赵满赵大人行事得体,为国分忧不少,实为佳才,若是命赵少卿为台谏御史大夫,最为合适不过。”

抢先出来说话的,是参知政事袁甫的门生工部侍郎全少安。作为工部侍郎的全少安,已经是从四品的官阶了,朝会之上自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身为大理寺少卿的赵满也在大殿之上,他跟另一个大理寺少卿赵龚说是宗室之人也不为过,不过两人虽然都姓赵却都是极为偏远的旁支了。

若不是他们两人跟嗣秀王赵师弥和济阳郡王赵竑有着一份血亲的关系在,大理寺少卿的位置,却是轮不到他们两人的。

听到全少安的话,贾似道眉头不由微微一挑,抬眼朝斜后方的赵满看去,却发现赵满竟然也是一脸惊讶莫名之色。显然,在事先,没有任何人告诉过他这个事情。

御史大夫,掌管台谏,已经是能够跟大理寺卿荣国公赵链平起平坐的人物了。而由于台谏的特殊性,在实权上更是要远超大理寺卿。

若是赵满真的能够从大理寺少卿一跃成为掌管大宋朝台谏的御史大夫,用鲤跃龙门来形容也是不为过的。

不过赵满很清楚,赵昀一向对宗室的戒备之心的,而他呢因为有着一份宗室的身份在,又是御史大夫这样的要职,根本很难得到赵昀的首肯,可是为什么嗣秀王还要将他推出来呢?

赵师弥和袁甫等人这是要做什么?贾似道将满殿群臣的神色尽收眼底,却是一时间有些弄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