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新职(1 / 2)

贞观英杰 御文台上 0 字 2022-04-17

 贞观四年三月中旬,陆玉成新的职务被任命下来。任命他为工部屯田司郎中、太子司议郎。屯田司郎中掌全国屯田及在京文武官的职田及公廨田,从五品上。太子司议郎“掌侍从规谏,驳正启奏,以佐庶子、中允之阙,”正六品上。

别看郎中这个职位,在唐代可谓清选之官,士人都以能任郎官为殊荣。

苏定方升为左武候中郎将,魏华林、上官云升为都尉,裴宁升为校尉,陆成、陆贤、朱勇升为旅帅。陆雄、陆鹰则继续留在了陆玉成身边。

陆玉成年甫十六就成为大唐的中层京官的顶层,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时上门来陆府恭贺的人也不少。

陆玉成去工部上任第一天,就拜会了工部尚书段纶。段纶是北海期原人,隋兵部尚书段文振之子,唐高祖李渊之婿,尚高密公主。

段纶身形臃肿,脸如满月,他与陆玉成不冷不热地打了个招呼,俩人寒喧了一阵,段纶讲了几句劝勉的话,然后带陆玉成去了屯田司。见过了副手屯田员外郎王以宁及一众官员后,陆玉成正式开始履行职位。

其实,屯田司郎中是个闲差,其在军事区域兴修屯田者,皆由各地长官主持。不过地位清要,俸禄不少。

隋唐还是科举考试的发起时期,在此之前的官员主要是名门望族及士大夫,这些人有封地与财产,做官是义务,国家给的俸禄对他们拥有的财产来说,很少很少,所以俸禄对于他们而言无所谓.而到隋唐后,寒门也可当官,当官成为士人生存发家的道路,为此朝廷也相应大幅提高官员的待遇,以保证官员们安心办公,而无须为生计操劳.

唐代的官员俸禄一般由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待遇和特殊实物待遇几部分组成。以唐朝前期正三品京官(相当于后世国务院各部部长、北京市市长级别)为例:每年禄米400石,职田9顷,杂役38人,每日发常食料九盘(细米二升二合,粳米八合,面二升四合,酒一升半,羊肉四分,酱四合,醋四合,瓜三颗,盐、豉、葱、姜、葵、韭之类各有差;木橦、春二分,冬三分五厘;炭、春三斤,冬五斤),大概约合每月8000文;每日可享受免费工作午餐,每年元正冬至各赐绢5匹、金银器、杂彩不等(包括夫人),依据品级国家配发至少五种不同场合的服装(包括全套衣帽鞋带配饰);本人或祖父母、父母亡故,给营墓夫60人役使10天,按品级配给丧葬所需一应器物,赠绢、布、绵等100段,粟百石。遇有特殊情况,还有赏赐。一般官吏每三年考核一次,业绩突出者可加俸禄,反之则减扣。

当然,官吏还有其他待遇,如亲属免役、住房、乘车、受田、子孙享受优先入学和做官等优惠和特权。每年可享受公休假。家里父母亡故,享受“丁忧”一年。并规定:“诸职官年及七十,精力衰耗,例行致仕。”而古时候平均寿命不长,70岁退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基本上是等于终身制了。三品以上官员致仕后,仍恩准在朝廷行走,参与国家大事。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六品以下官员退休,则赐给一定数量的田地养老。

唐朝官员的俸禄内容繁复,在这里仅计算其中俸钱,俸料和职田三种,其中职田收入主要靠官员自己定的租税决定收入高低,在此以唐朝政府规定的税收额度计算:即每亩1石(108斤).唐太宗贞观年间,一两银子相当于后世4248元人民币。

下表为贞观年间的官员收入:

俸钱(两/年)俸料(石)职田(亩)仆役(两/年)收入(元/年)

一品81.6,650,1200,240,172.6万

二品72,470,1000,180,135.6万

三品61.2,370,900,120,101.6万

四品50.4,280,700,79.3,74.1万

五品43.2,180,600,60,59.0万

六品28.8,95,400,26.4,33.1万

七品25.2,75,350,19.2,27.1万

八品19.2,64.5,250,7.5,17.5万

九品15.6,54.5,200,5,13.7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