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航海(1 / 2)

贞观英杰 御文台上 0 字 2022-04-17

 经过陆玉成多方招揽,火器局成了大唐各行各业能工巧匠的汇聚地。陆玉成给予他们良好的生活待遇和俸禄,技术出色的还上报朝廷授予官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贞观六年八月,火器局成功地研制了第一批军用望远镜。当李世民和众大臣试用后,无不感到振奋,对望远镜在军事上的意义经过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后,李世民下令规模生产,望远镜装配到了军队每一队正并严加管控

由于炸药、手雷、望远镜的出现,大唐军队战斗力提升了一大步,李世民和朝廷在制定对外政策时更为积极主动。

陆玉成还凭着前世喜欢观看地图所具有的丰富知识,绘制了一幅硕大的世界地图献给李世民。许多外国使节见到后,都在李世民面前大赞其精确可靠。他还制造出军用沙盘和指南针供军队指挥员使用。

一天下午,李世民单独在宫中召见陆玉成,商量漕运和火器局事项。陆玉成首先汇报了工作,李世民对之非常满意。李世民留下他一起在宫中吃晚饭,翁婿俩几杯酒下肚后,天南海北扯了起来。

李世民对陆玉成现在是越来越欣赏了,他这位女婿年纪轻轻就深具经天纬地之才,简直是个妖孽,如果他为别人所用而成为自己的对手,那就太可怕了,其结果根本不敢去想象。万幸的是陆玉成是为已所用,还成了自已的女婿。李世民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尽力笼络好陆玉成,只要他不造反,就尽可能地满足对方的要求。

因陆玉成向李世民献上了一幅在当时堪称最精确的世界地图,所以李世民对陆玉成丰富的地理知识印象深刻,近来发生了一件事困挠着李世民,而且与西域有关,所以席间他就对陆玉成谈起了它。

东突厥政权的灭亡在西域引起了很大震动。就在这一年,伊吾地区七城自动归属唐朝,唐于该地置伊州。高昌王麴文泰、焉耆王龙突骑支、龟兹王白苏伐叠、疏勒王裴阿靡支、于阗王尉迟居密,以及中亚地区的康、安、石等国王,先后亲身或派遣使节到达长安表示臣属。尤其是高昌王麴文泰与唐朝的关系更为密切,他到长安时,唐太宗赠给他很多礼物,还允许他的妻子宇文氏改姓李,并封为常乐公主。但是,唐与高昌的良好关系不久就发生了变化。今年,焉耆王遣使唐朝,请求开辟“大碛路”,以便商旅。本来这是件好事,如果此道重新开通,就可以从焉耆直接向东,经沙漠直达玉门,缩短行程。但大碛路一通,很多商旅就不必途经高昌了,这就使高昌麴氏王朝失去了向商人课税的机会。所以,麴文泰对此很反感,并勾结西突厥进攻焉耆,俘掠了大批人口。焉耆王向唐朝控诉,唐太宗派人到高昌调查,麴文泰却不屑一顾,认为唐朝管不了他。

陆玉成听后也发表了他的意见,他谈到了西域对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大规模经营西域并尽可能地把它纳于大唐的版图势在必行。他根据自己对后世历史的了解,预言大唐与高昌必有一战,并提请李世民警惕吐谷浑和吐蕃的军事威胁,尽早做好应对的准备。

接着,陆玉成谈起了航海业的重要性。

中国航海历史悠久。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已能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木帆船的逐步诞生,出现了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与海上战争。到秦汉时代,出现了秦代徐福船队东渡日本和西汉海船远航印度洋的壮举。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船队巡航台湾和南洋,法显从印度航海归国,中国船队远航到了波斯湾。从随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远届红海与东非之滨。由于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中国领先西方进入“定量航海”时期。到明代永乐至宣德年间,伟大的中国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这一航海盛举,不但将中国古代航海业推向顶峰,而且在整个人类航海史上,竖起了一座永垂史册的丰碑。

然而,随着中国晚期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严重阻碍了中国航海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航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国航海业从而进入由盛转衰的时期。虽有晚清搞洋务运动,于1865年创设江南制造局以发展民族造船业,于1873年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发展民族航运业,于1909年在高等实业学堂设立船政科以培养民族高级航海专门人才,终难成大势。

而大航海时代,又称地理大发现,指在15世纪-17世纪世界各地,尤其是欧洲发起的广泛跨洋活动与地理学上的重大突破。这些远洋活动促进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并随之形成了众多新的贸易路线。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开始抬头。欧洲则在这个时期快速发展并奠定了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