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西域(1 / 2)

贞观英杰 御文台上 0 字 2022-04-17

 迎接了李丽质,又分别到虞府、程府和城中一处别院去迎虞书娟、程慧英和杨荷,又同样经历了三回上述的程式。

虞理明待陆玉成叩头后,只微笑地说了句:“有暇就多过来陪老夫下几盘棋吧。”而在程府,陆玉成刚叩完头,程知节就拽着他嚷道:“尔今天少喝点酒,别误了洞房花烛夜,以后与慧英比武,要让着她些!”真灵子则对向他叩头起来的陆玉成说:“好好过日子,别让她受委屈!”陆玉成含泪点着头,真灵子也眼眶泛红。

众人簇拥着四顶花轿向陆府浩浩荡荡地行进。

经历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的迎亲路,新娘总算折腾到了夫家大门前,总算结束了一路颠簸可以下车了吧?此时又有了新的讲究--新娘的金足不能踩泥土地,所有新娘走过的地方通通要铺上地毡席子一类的东西。有神论的古代人怀着对神灵的敬畏,觉得天有天神,地有地灵,所以新娘要蒙上盖头以避冲撞天神,足不能沾地以免冲撞了地煞神。

足不沾地听上去好办,但是架不住古人房大屋宽,单单是从大门外到厅堂、洞房就有相当长的距离,任谁家也没有那么多的地毡席子挥霍。所以古人头脑风暴的结果就是派专人传着席子用,可持续发展,前后传递、一路转移铺接,便称之为“传席”。毡席不够用的,还可以用被褥或者布袋,“袋”与“代”谐音,就叫“传代”。

除了传席,在新娘入夫家之时还有“坐马鞍”的风俗,文献记载“今士大夫家昏礼露施障,新妇乘鞍,悉北朝余风也。”可见在兼容并包的唐代,这种北方少数民族的婚礼风俗也融入了汉人的生活。“婚姻之礼,坐女于马鞍之侧,或谓北人尚鞍马之义。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鞍”与“安”谐音,取得是安安稳稳的意思。

如果说坐马鞍疑似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遗风,那么“青庐”可说是百分百纯种游牧风俗。婚礼当天,新郎家在门外用青布幔临时搭建一屋,作为婚礼拜堂的处所,也就说俺们古人就已经深谙浪漫的布置,懂得帐篷婚礼的妙处了。以敦煌壁画为线索,我们可以从图上推断,婚礼时,屋外搭青庐,庐内有桌椅,有时还会有歌舞表演,宾客们或坐或站,在一旁观礼。新婚夫妇在青庐里羞羞答答的举行婚礼的各种仪式,同牢共盘,共饮合卺酒,还有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交拜礼。亲友们在这时总是显得分外活泼,尽情拿一对新人逗趣玩笑,将一场婚礼推向高潮。

西方人有抛捧花,我们大中华有更大方的,撒帐--就是等新娘坐入喜帐后,在新娘子帐幔四周抛撒果子、钱物让宾客和小孩子们争相去捡的仪式,可以说福利一大群人,撒的越多、拾得越多满堂宾客就越是欢乐,比小小一束捧花阔气得多。一边撒一边还要嘀咕《撒帐愿》,比如:“今夜吉辰,张氏女与李氏儿结亲,伏愿成纳之后,千秋万岁,保守吉昌。五男二女,奴婢成行。男愿总为卿相,女即尽聘公王。从兹咒愿以后,夫妻寿命延长!”。此习俗起源于汉武帝刘彻迎娶李夫人,后成为民间一项重要的婚礼仪式。

陆玉成这次成婚可谓盛况空前,京师的达官贵人几乎全来了,连侯君集也到场了。

待陆玉成与四位新娘子对高坐中堂的陆达明与谢纤云叩拜完毕后,堂外传来一声尖利的声音:“圣旨驾到”,原来是宫中一位太监来传圣旨。在场众人刷地一声全跪了下来,然后这位太监念了一通圣旨。

李世民对陆玉成确实够意思,竟封杨荷、虞书娟和程慧英全部为国夫人。在唐代一般要文武一品大员和公爵的母亲及妻子才封为国夫人,有此封号者可穿特制的朝服参与某些典礼(比如祭祀、出席后妃公主的一些典仪活动),可以享用一定品级的仪仗,死后的葬礼规格也等同于同等官员。这让在场的所有人惊得眼珠都快要掉下来了。

由于陆玉成耍了些小手段,加之有神功护体,婚礼上倒没喝醉,这一夜他享尽了齐人之福,大叹此次穿越大唐真可谓不虚此行。

大婚后两天,陆玉成携李丽质回皇宫省亲。丈母娘看女婿,尤其是陆玉成这位如此优秀的女婿,长孙皇后十分高兴。她问询了几句后,严肃地对陆玉成说:“尔比太子、泰儿和治儿年龄都大,又文武双全,除要尽力辅助太子外,泰儿和治儿也要管起来,该如何引导就放手去做,本宫为尔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