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晋封吴王(2 / 2)

按照朝廷的礼制,郡国官吏升迁到中央,旨意到达之后半个月内必须到洛阳述职,第二天韩融就离去了,刘弥是有着后世记忆的,知道洛阳再过几年就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动荡,到时候韩融在那里免不了要受到波及,这正是他担心的。

“老师,若是在洛阳待得不顺心,就告老到吴国去,学生给您养老!”睢阳城外,刘弥憋了半天才说出了这句话,他实在不知道怎么说,该说的话昨晚已经说完了,昨夜他们促膝长谈一整夜,刘弥此时双眼通红,不知道是眼泪的原因还是熬夜的缘故。

“殿下保重!”韩融也只是留下这一句话就上车了,他实在不能再停留了,他怕自己迈不开步子,当昨天陈登说出那番话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必须要离开梁王殿下了,否则天子绝对会借机找梁王的麻烦,他离开是为了梁王好,纵然他有太多的不舍,也不得不离去。

送走韩融之后,刘弥伤心了五六日,才稍微恢复一点精神,眼下韩融不在了,梁国迁移的事情就只有靠他与长史毕乘两人了,陈登也在从旁辅助。

“殿下,国相已走,还请殿下保重身体,切莫让国相大人走的不安心啊!”毕乘在梁国任职已经七八年了,是最清楚梁王刘弥与韩融之间的感情的,当下只能好言相劝。

刘弥露出笑容,说道:“毕乘、枣祗,迁移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枣祗上前一步说道:“殿下,末将已经在军中告知了殿下将欲任职吴王的事情,让他们自行决断,愿意跟随殿下前去的,三日后跟随殿下一同前往吴地,不愿前去的每人发给三百钱,继续留在梁国生活。一万多将士有八千六百多人愿意跟随殿下一同前往。”

“属下也在旨意到达之后发布了文书通知梁国八县百姓,愿意跟随殿下去吴地定居者有一万多户,共计五万七千九百二十三人,属下按照殿下的旨意,让他们分批分散前往吴地,以免太过招摇,引来朝廷的猜忌。”毕乘也上禀报道。

“看来孤在梁国这些年的努力还是有成效的,这么多的将士与百姓都愿意跟着孤王搬迁,好,三日后枣祗领三千兵马与孤王先行,毕乘暂且留下,负责百姓迁徙的事情,等百姓迁徙完毕之后,你在前往吴地,孤王已经让全柔、陈登前往吴地安排去了,到时候他们会妥善安置那些百姓的,到时候让他们先到曲阿、秣陵两地聚集,在具体安排他们的住房与土地。”

“属下愿意留下,还请殿下到吴地之后多多保重身体!”毕乘最后还不忘提醒刘弥一句。

“放心吧!孤王不会让老师担心的!”刘弥拍着他的肩膀说道。

三日后,刘弥与枣祗带着三千兵马先行,刘弥倒是没有什么依恋之情,俗话说得好,依恋某一个地方,不是因为这个城市,而是因为这里有你依恋的人,如今他唯一的亲人韩融都不在了,他对这个国度已经没有恋恋不舍之情了,他的天地更广,在扬州吴郡那里。

一路上刘弥的阵势也算是很引人注目的,途径沛国之时,陈珪还特意到太丘境内相迎,其实刘弥知道,陈珪是想见见陈登,可惜陈登早就到吴地去了,在得知陈登如今在刘弥手下很受器重,陈珪也很是高兴,他几个儿子之中,陈登是最受他喜欢的,自己的儿子有所作为当父亲的他也觉得脸上有光。

梁国距离吴地相距一千四百多里,刘弥走了半个多月才到达曲阿,陈登与全柔早已经在曲阿恭候好几天了,特意前来迎接新上任的吴王刘弥,从他踏出吴地的时候起,他就不再是先前的那个梁王了,而是新生的吴王。

“殿下!按照您的吩咐,末将与元龙先生将吴王府设在了秣陵,吴王府是先前一个富商的私宅,这个富商前几年被山越之人截杀了,宅子就荒废了,末将与元龙先生将宅子收拾打扫了一下,已经可以入住了。”

这次朝廷分赏给他的二十县都是沿江附近的,刘弥觉得吴县太过向东了,他就决定将治所设在秣陵,临近广陵郡与庐江郡,方便将来的扩张,而且秣陵扼制水道交通,战略意义也不寻常,在秣陵比在吴县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