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赵谨继位改元(2 / 2)

“赐予冠带蟒袍,玉鱼袋,今后凡出入禁省、不复朝暮。”

“微臣谢太皇太后、皇太妃、皇上荣恩。”旨意宣读完毕,一脸严肃的秦烈,郑重的下拜叩拜,感谢皇恩浩荡。

接下来秦烈一派的官吏,皆得到升迁。

李邦彦领太傅,继续担任中书侍郎,授封保宁军节度使等职。

河北行省左布政使李光,出任门下侍郎,接替贬职的白时中。

赵鼎升任尚书左仆射,接替贬职的张邦昌。

原工部尚书赵野,出任尚书右仆射。

李纲兼任尚书左丞、河北行省右布政使何焕,兼任尚书右丞。

张所升任兵部尚书,陈规接任工部尚书。

吴用出任中书舍人,张浚担任户部左侍郎,胡铨担任刑部左侍郎,洪皓担任吏部右侍郎,夏侯成担任兵部右侍郎,刘敏担任礼部右侍郎。

张叔夜兼任枢密院枢密使一职。

李光、何焕、李纲、张叔夜等人属于遥领,暂时仍旧出任地方职务,目的就是占位置。

他们在京师的职务,由秦烈的参军府和后勤部接手处理,如樊瑞、蒋敬、卫亨、蒋印等人,协助政务处理。

以及李忠、周通、陈达、杨春等等,则进入枢密院、兵部协助军务。

经过这一系列的任命,朝中三省六部,彻底成为秦烈直系人马。

之前的吴敏、徐处仁、唐恪、许将等,支持赵王赵模继位的官员,全部被排除中枢,转任朝中闲职,比如国子监、宗正寺等清闲官职。

李邦彦这个投机分子,这次显然抱住了秦烈的大腿。

不但继续留任中书侍郎,还得以文武正一品散官头衔,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除李邦彦外,还有一人也得到要职,那就是周邦彦,这个再京城混了一辈子的诗词大才子。

因为之前他一直对秦烈支持,加上在巡查御史任上干的不错,这次被加封为御使大夫,位列正二品,加正一品太傅头衔。

秦烈和李邦彦虽然都领了太傅头衔,但他们都不可能,有什么时间教导小皇帝学习。

所以今后教导小皇帝学习的重任,也只能交给周邦彦了。

因为是九月九日重阳节,大朝会结束之后。

太皇太后刘氏、皇太妃朱璇,皇帝赵谨在延庆宫赐宴,庆贺佳节。

宴会结束,秦烈要出宫之际,却被小皇帝赵谨给叫住了。

“秦相国,朕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看着比自己儿子还小的赵谨,却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秦烈不由笑了起来。

“陛下询问,微臣自当是有问必答。”秦烈躬身回道。

因为赵谨尚幼,平时都是皇太妃朱璇亲自养育,即便是如今登基,皇太妃朱璇也依旧如常的照顾着皇帝的起居。

朱璇之所以能够亲自养育儿子,主要是因为她是皇太后朱琏的堂妹。

说起来,皇太后朱琏因为先帝赵谌的驾崩,伤心欲绝之下,一病就是两个月,前不久刚痊愈,她便去了天清寺为赵谌祈福去了。

在赵谨登基之前,她更是在天清寺开始带发修行,表示今后要青灯古佛,不在眷恋红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