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 和解董卓(下)(2 / 2)

大汉东皇传 傅戍己 3679 字 2019-09-12

最后刘杲又道:“原来一切只是误会。还请段校尉手书一封,向董将军解释原委,替我与董将军和解。他为凉州牧,我为并州牧,皆是封疆重臣,一旦因为这次误会,引起军争,那可是真要骚动天下。”

=============================

雒阳。

宋泓拜见董卓后,张口便道出此行目的:“国事艰难,雒阳又才遭劫数,人心惶惶。某之所以贸然前来,是愿作中间人,和解将军与并州牧,使雒阳不复有兵戈之患。”

董卓呵呵笑道:“国家安定,亦所求也!执金吾为朝中肱骨,又是刘并州岳丈,由你主持和解,最是合适不错。”

宋泓板着脸,表情严肃:“因私废公,君子所不为。和解将军与刘并州,此为国事,不牵连家事。”

董卓一边的李儒连忙笑着缓和气氛:“大则国事,小则家事。若能和解,两利皆有,何必计较这种末端。执金吾,还请与将军共议和解大事。”

宋泓脸色少和,向董卓施礼道:“今日刘并州使家人送来书信一封,言久在河朔,忽闻大将军相召,遂据河东捕获阉竖党众,并携军六千,过箕关援兵雒阳。因消息闭通、雒阳变局数日而定,故刘并州不知大将军已死。”

“骑都尉吕布虽屡称大将军已死,然而却久无例证。因吕布格杀故骑都尉丁原,刘并州是以不信吕布之言,与之僵持在北邙阪,欲以此拖延吕布,防备吕布谋逆。”

“刘并州虽兵入雒阳,但并无他意。之所以与将军逆兵,实属误会。”

董卓点点头,轻声道:“原来只是误会。”却是董卓也不愿此时与刘杲争斗,借机下台,将此次交兵定性为误会。

董卓入雒以来,收获大于希望,借助兵卒胁迫,短短十数日,他从边疆一将军,隐隐成为秉持朝政第一人。董卓此时正心怀壮志,欲干一番大事业,从此青史留名,并列于霍光、伊尹之侧。

若是此刻与刘杲全面争斗,并州数万兵卒倾巢而出,立时将董卓带入危局。

刘杲害怕董卓借助天子诏书,连势皇甫嵩、刘虞、公孙瓒肢解并州。

但是董卓何尝不害怕,一旦刘杲大军出并州,关中皇甫嵩、幽州刘虞、益州刘焉,以及山东各州牧也望风而动,连势强行驱除他回归关西。还有袁绍会不会再趁机返回雒阳,来个釜底抽薪,断尽董卓归路?

董卓才入雒阳十数日,根底极其薄弱,心中也是常常揣揣然,宛若狐狸行走河冰之上,小心谨慎。

刘杲担忧并州根基,董卓亦担忧自己前途。

两人各自都有顾忌。

只要不是迫不得已,和解是必然趋向。

和解基准已定,那么接下来,便要商谈和解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