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 天子(四)(2 / 2)

大汉东皇传 傅戍己 7966 字 2019-09-12

毕竟,刘最为刘氏宗族。

毕竟,汉世观念,又不是周朝那种天子封建诸侯制度!

贾诩、华歆、荀彧,三个人的谏言,真可谓,一浪未平,一波又起。

而,刘呆此时就好比出于风暴之中的一扁舟!

无他,若是仅仅贾诩说说,那还可以视为,贾诩对刘暴的一种试探。然而若是贾诩、华歆、荀彧三人齐上,这就是属于黄袍加身,万万不可再当作一个玩笑话!

刘最若是今日拒绝三人劝谏。又不能给出一个好解释,那么华歆、贾诩、荀彧这三人,定然会寻机逃匿远方。

阎忠劝谏皇甫嵩效仿周武革命,废汉称帝不成,立即远逃凉州荒芜之地;耿苞劝谏袁绍代汉称帝不成,立时为袁绍捕杀。

天子重任,不容流言!

类如阎忠劝谏皇存嵩代汉,耿苞劝谏袁绍称帝,其性质就好比,后世某人劝谏某军权大佬,兴兵废弃估,再立新党派!此类事件。政权脑。那是断不可容忍的!今日之流言飞语,明日就可能是刀兵相接!

阎忠逃匿,遂能活命;耿苞持袁绍信任,留在近畿,遂遭诛杀之难!

若是贾诩单独试探刘最,尚可隐瞒一二。譬如、华歆虽然探知荀彧心意,却依旧不敢明言,不得不私下与刘暴密谈,亦是因此。

盖是因为华歆一旦对外谈论,无论是华歆还是刘呆,都立刻将外人被推到风浪尖上。刘最若是不能行施废立之策,他便必须斩杀华歆以明心意。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华歆这一席话,不但是劝谏刘呆篡位称帝,更是将刘皋逼向不得不抉择之地。若是刘皋有称帝之心。华歆、贾诩、荀彧将继续留在并州;若是刘最不欲称帝,除非他能完美劝说三人,否然刘呆必定要效仿袁绍诛杀耿苞,一次换取天下人对他的信任。

刘呆心中既有登位大汉天子的野心。他必然不会诛杀华歆、贾诩、荀彧,自断一臂。亦是因此,他不得不开始考虑:现在究竟是不是篡位的好时机?

足足半个时辰,刘呆才从一拨又一拨的震撼中清醒,转而思考今日篡位登基的可能性!

冷静下来的刘呆,右手食指不自觉的摩挲着鼻侧,针对废立之事,提出第一个关键疑问:“若是废立。成功的可能性有几成?”

“十成!”贾诩果然回答刘呆。继而又仔细诠释道:“自党锢之难后,朝廷内外大臣,早已无重节气。轻生死之人!而后董卓入主朝政。又大肆诛杀一批敢不顾生死,抗逆威权之朝臣!”

“轻生死,重礼仪的大臣,或死于党锢之难,或死于董卓之手。当今之时,朝堂上留下来的,尽是王允、郑泰、杨彪、黄绕等等芶求活命之徒!若是有半点不必死之可能。他们绝不会斗胆出列,抗逆州牧!可以说,当今之时,只要不是异姓代汉。长安朝臣必将屈服大半”。

“朝堂之上,数年之前,就已无君子矣!”

“倘若朝臣屈服,无有敢逆声者,州牧废立之事,还不是水到渠成。董卓率三千步骑,入主维阳数日,便敢行废立之事,秉持朝政;州牧总领并州六万步骑,凉州十万步骑。入主长安,废立之事,又安能不成功?。

“当然,废立之后,一如王允之辈,他们或许都是口服而心不服,时时刻宏准备诛杀州牧,再立旧帝。但是,这无关紧要!自古一来。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子可随时选取亲信朝臣,朝臣不能随时更换天子!待州牧登基天子之位,提拔亲信,罢斥2臣,更新朝政之后,那长安朝臣。即州牧之朝臣!”

“长安朝臣既是胁七朝臣,万里江山岂不是州牧之万里江山?。华歆点点头,向刘呆说道:“文和此语深得朝政三味。顺、桓之间。国统三绝,上至维阳内外,下至边疆野县,尽是粱翼父子党羽亲朋。然而粱翼一朝被桓帝诛杀,梁翼党羽瞬间破亡,昔日梁翼之佞臣,又为桓帝之铮臣。不说今日今时。单是桓帝末时,朝臣敢有褒扬梁翼者?此一时,彼一时也!”

“盖国家朝臣,终是汉家朝臣,无论是弘农王刘辩为天子,还是陈留王刘协为天子”只要这天下尚是汉家江山,那朝臣就不会特别关心。昨日忠心弘农王,驳斥陈留王怒骂者,今日何尝不又是奉陈留王为正朔?天下,高祖、世祖、刘氏宗族之天下,而非弘农王一人之天下!弘农王当不起天下重任,陈留王亦耸不起天下重任”。

“州牧登基称帝,这万里河山依然是汉家江山,此举犹如霍光废弃昌邑王,迎宣帝入未央宫,而非王莽逆臣,代汉建新朝。王莽代汉。更改汉世制度,悖逆人心,即便如此,朝臣尚有大半尾随王莽。出兵征伐绿林、赤眉。今日之世。州牧顺应时势,安定天下,其功甚于光武中兴。

长安朝臣又岂会人人不通世事,妄自挑起纷争,为叛逆而叛逆?。

“类女口王允之流,之所以叛逆者。乃是因天子年幼,董卓独揽大权。王允叛逆,是为汉室江山,是为幼天子;若是州牧维扩汉室江山。兴盛祖宗庙祀,长安朝臣又何必叛逆也?朝臣不必叛逆,王允之流。亦无存活之根基!”

贾诩、华歆之所以建议刘呆登基。一是刘协周岁才十一岁,根本无法面对汉帝国各州郡混乱局势;二是刘暴本属刘氏宗室、赵王后裔,虽说其与献帝刘协血脉疏远。但是光武帝刘秀与孺子皇帝刘婴的血脉,又能近到哪里去!

贾诩、华歆有这种思维,长安朝臣里,定然也会有许多此类人!刘呆只要能够稳定朝政,中兴汉帝国,向长安朝臣展现他的能力,刘皋便可慢慢折服许多大臣!

闻听贾诩、华歆这个。解释,刘呆点点又。

废立之事,有成功的根基,那么下一步,就要考虑废立之事的后果。

于是,刘呆提出第二个关键疑问:“若是骤行废立之事,天下必将动荡不安,郡郡反叛。譬如益州刘焉、荆州刘表、充州刘岱、幽州刘虞、陈王刘宠等等,他们若是一个个登基称帝称王,我却又该如何应对?”

华歆道:“此事,州牧亦无须忧心。”“譬如王莽乱世,幽州有彭宠,翼州有王朗,青州有张布,河朔有卢芳、陇西有实融,西川有院嚣。益州有公孙述,汉中有延举,充州、豫州有董宪、刘永,淮南有李宪。荆门有田戎、楚黎,交州有邓让!天下纷纷,叛贼之多,甚于今日之时也!”

“光武如何定天下者?大军四出,一一征伐而已!彼若称王称帝,不可击,暂且无视之;可击,剿杀其人,传四方!自古圣王平天下者。无不依赖于武事,勤于甲兵!”

“今日之世,山东公孙瓒、刘岱、袁绍、袁术之徒,拥兵自重,各置从事、郡县长官,渐有自大之心!纵然州牧不称帝,他们亦不会乖乖来朝,伏纳降!若欲宁天下,无论如何,一切还需州牧手中兵而已!兵锋所至,逆贼悬,乱贼连株,如此才是定天下之常理。其若无叛心。必不会叛;其若有叛心,必将会叛。州牧不可强求他人心意

“公孙瓒、刘表、刘岱、袁绍、袁术若欲纷纷称王,州牧正好可以大军东出,向宵小之徒,展现军威!”

“且,即便州牧废立,山东诸侯谁敢称正朔,谁能称正朔?陈留王不死,陈王刘宠、益烟哼焉、荆州刘表、幽州刘虞、充州刘岱之徒,谁敢称自己为汉室正朔?山东之徒。若不能奉举陈留王,天下谁服之?。

贾诩适机援声道:“若是州牧登基。致命大敌唯有陈留王而已。只要陈留王禁足在关中,山东诸侯。皆不足为忧!若是陈留王远逃,或许会有石挟天子以令诸侯,集节天下九州之力,合攻州牧。那时,州牧虽然兵强,却也不得以一己之力。不承受天下压力!”

“然,只要山东诸侯,手中无陈留王,他们就终究是一盘散沙,不足为患。前年山东诸侯联军合攻董卓,前线不敌徐荣强军,后线彼此内斗,各扯后腿,讨董之事。尚未开始。已经无疾而终!”

“州牧登基之后,若是出现山东诸侯称王称帝,乃至于齐伐关中,那么州牧只须稳守太原郡、函谷关、武关三路,效仿董卓守维阳。静待关东诸侯自败即可!山东诸侯越是称王称帝,越是加重其内斗。山东内斗疲惫之时,州牧再大军东出,又是一幅秦汉统一**的锦绣画卷”。

“甚至,臣敢以陈平自比,请州牧赐黄金三千斤,离间山东诸侯,令其率先自乱,无暇西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