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水稻管理(2 / 2)

随身山河图 山村户口 3247 字 2019-09-13

他们也是没有事干,于是跟着楚家强一起出来干活。有时候,连他们都会感觉不可思议,自己居然也会想时不时干一干活,不然浑身不自在。

“那应该是旱稻?水稻也有很多种。我们南方的,因为水多,所以都是种植淹水的水稻。这里面,还有很多的分种。我们现在种植的,大家一般叫早稻,不大好吃,所以村里面大家喜欢用来煲粥,六七月份种植的,叫做晚稻,产量会少一点,但好吃。”楚家强解释道。

旱稻,xìng耐旱,适于旱地种植的栽培稻,亦称陆稻,泛指能适应生长于无垠旱地、坡地及干旱生态环境下的栽培稻类,是水稻的变异型。

这种稻谷意义也蛮大的,水稻旱作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使水稻的种植不再受人工灌水的限制,从而可大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提高稻谷产量。

此外,它有利于对低洼地、水沙地、河边、山间出水地的改造。这样的地块种植水田缺少灌溉条件,种植旱田夏季易涝,常年粮食产量极低,而改为水稻旱作粮食产量可成倍增长,经济效益可较大的提高。

“是我们这种,也不能总是泡在水里,有时候会腐烂的。刚结穗的时候,需要的水会多一点,它们的抗旱能力这时候是最弱的,等过了这个时期,会好很多。”楚家强跟他们道。

根据农民的经验,要灌好“养胎”水,适时落干晒田。水稻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时期,是耐旱、耐寒力最弱时期。

如果缺水,幼穗先受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此时正值盛夏,rì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一般保持水层2—3寸深。

但了结实期,做法又要改变一下。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粒饱,防止空壳秕粒。

“了结实期,要合理灌溉、适时排水。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

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是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l一2天,再灌一次水。这样可以达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

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行灌水。后期,收割前7—10天把水放干。”楚家强跟他们了一下管理水稻的门窍。

“呵呵!你们可能听起来会很复杂,但这事情其实很简单。因为刚才的那些,都是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你去留意,去完成。”楚家强接着道。

“看来,我们不是当农民的料,反倒你这家伙,不做农民,的确不妥!”陈武笑道。

其他人也是点点头,起这些农活,他们是拍马也跟不上楚家强的节奏。用文教授等老人的话来,楚家强认真起来,是耕了一辈子农田的老农,也不一定能跟这家伙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