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组的一位员工赶紧过来接待。
等到了对台本的时候,秦游君对该节目的团队也有了一定认知——
几个勤勤恳恳的新人,态度和蔼;
一个老油子导演,说了几句别盯着镜头看之类的提醒,就坐在软凳上不理事了,同样态度冷淡的还有摄像助理,化妆、美术、道具等人员。
大家都不熟,纯工作需要,太热情了反而会让秦游君不自在,他就是感觉录制环境很是粗糙、简陋,整个人员方面也没什么团队氛围,缺少向上的冲劲或者说看不到多少斗志。
直到节目主持——
一位也是从电台升上来的前辈跟王记得多聊了几句,听他的吐槽,秦游君才知道为什么如此。
就跟很多立项的常态节目一样,这档访谈节目存在的意义就是填补节目库的空缺。
更主要的是,台里对生活频道本就不重视,生活频道对这个节目也不重视——之所以访谈节目在综艺领域大行其道,是它比《人生一味》这种室外录制的节目需要的资源更少,真要控制成本的话,访谈才是低成本的神。
秦游君在旁边听着对这档节目的困境颇有些感同身受——
没人重视,每期的收视率不到0.08%,都没被砍,纯粹用来过渡、应付时段的节目当然不会有人放在心上。
没KPI压力啊。
同样,也没动力就是了,因为没人关心节目能不能做好,录制团队外包出去,钱还给的不多,只能招些行业油条进来。
再加上这节目找不到赞助商,收视率不好请不来有话题度的嘉宾,没经费更没嘉宾来,没有台柱子和区别于同类节目的特色,整个一死循环。
好歹那些成功的访谈类节目,要么是靠有观众缘的主持,要么靠明星或社会地位高有争议的人物撑场面,你这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吸引观众呢。
《人生一味》一开始也不被上头重视,但跟这节目班子一比,那还是强很多的。
不一会。
认真对完台本,对流程有个了解心里有数后,节目开始录了。
两个主持出身的人知道秦游君没类似的表演经验,总是会帮着递话,打配合,并让他放轻松,反正又不是直播是可以咔掉重来的。
固有的一些开场流程,对整个的内容有个大致的铺垫后,刘老师给出了第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网上的很多观众对《人生一味》的评价很高,你作为该节目的策划,还参与了摄制,对如今取得的成绩和市面上现有的美食类节目是怎么看的,是不是如观众所说是真正懂美食的。”
“我哪里懂美食。”
秦游君谦虚。
我倒是干饭厉害,还不怎么挑食,说懂美食,填饱肚子也算?华夏的好些菜系他都搞不懂。
非要说,那也是摸准了一部分观众针对美食节目求变的心,对市场人心把握得不错。
“主要是观众捧场,我们团队用心拍出来的内容得到了观众的肯定,至于风格方面,只能说各有各的好,其他不同类型的美食节目所占的市场份额也不差。”
这话说得很中肯了,观众是吃新鲜的,任何一套模式被反复的利用都会消减同类型市场的收视空间,应该说,这套模式更出彩的点在于性价比,配置低,不需要多少人力、财力就能立项拍摄,很适合用来填补档期空缺。
“那记得你呢,你随队录制素材时有什么感想?”
“我的话……”
吧啦吧啦扯了一堆。
等到好不容易录完,已经快中午了。
吃过午饭,下午去帮郭林昌分担了点文件交接工作,就去学车。
在去的路上,秦游君看到家手机营业厅。
要说这段时间除了节目、明星趣闻,还有什么热闹的话,苹果4的销售火爆绝对称得上一件。
原本秦游君也没打算换手机的,他的诺基亚是前年的新款,用了两年除了电量没以前那么持久了,其他都还行,磕磕碰碰有,磨损是真没有。
他当年买的时候,就是因为耐用吗,质量好得很。
只不过嘛,套用一句话:不是我方不给力,而是敌军有高达,他手上的这部诺基亚跟今年新出的款跟苹果4一比也差太多了,人家那产品怎么看怎么先进,这一对比,差距实在明显。
再加上,谁耐得住手机功能变多,看视频、上网、聊天更方便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