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袁绍分兵(2 / 2)

主公如此自欺欺人,连失败都不敢承认,真的能够消灭王元,一统天下?

颜良再也忍不住了,他挺身而出,大声请战:“主公,请给末将十万大军。末将必定能够斩杀关羽、赵云,拿下白马、延津,为丑弟报仇雪恨!”

袁绍心中同样愤恨,文丑这个没脑子的,竟然被关羽打了个埋伏,白白葬送了5万大军。文丑既然已经失败了,再去攻打白马、延津还有意义么?

郭图又猜中了袁绍的心思,他出班奏道:“主公,属下认为可以派颜将军出战。王元军刚刚击败文将军,守卫必然会有所松懈。我军趁此时再次发动偷袭,一定能打王元军一个措手不及。”

袁绍有所动摇,郭图的说法似乎很有道理的样子。

审配反驳道:“主公不可!王元既然已经料到我军的行动,肯定会对白马、延津防守地更加严密。若我军再次偷袭,定然会无功而返。”

袁绍的心思又有了转变:也对哦,既然王元已经有所防备,又何必再去偷袭?

许攸对郭图的建议表示赞同,“主公,我军可以派出两路大军。一路攻打白马,一路攻打延津。再配合本队军马进军官渡,三路大军同时出击。王元兵少,就算有所准备,也不会是三路大军的对手。”

“嗯嗯,子远的计策也不错。三路大军同时进军,王元必定分身乏术。”袁绍在几个谋士的争论下,更加地摇摆不定。

沮授看不下去了,“主公,究竟要不要分兵,还请您早作决定!”

袁绍不乐意了。我独自做决定,你们说我独断专行。现在我积极听取大家的意见,你们又嫌我没有决断力。我究竟要怎样做,你们才没有意见?

被几个谋士吵得头晕脑胀,他最终还是做出了决断:“就按照子远的策略行事。颜良,你率10万大军攻打白马。张郃、高览,你二人率领5万军马攻打延津。我率大军亲自进军官渡,与王元决一死战!”

“遵令!”

颜良、张郃、高览领命而去,率军向白马、延津袭去。

收到袁绍分兵出击的消息,王元、郭嘉、贾诩、小亮都松了一口气。

分兵好啊,一旦分兵就可以各个击破。

如果袁绍集合兵力,直接攻入官渡,坚持不懈地一路进军,王元还真挡不住他的80万大军。幸运的是,袁绍优柔寡断,拖拖拉拉地进军,才有了可乘之机。

王元略一思索,立即做出了决定:“来人,命织田信长、荀攸、刘晔、许褚、典韦、速来官渡。三弟,你好生辅佐信长守卫官渡,切莫贪杯。”

张飞一拍胸脯,“大哥你放心好了,我一定好好辅助嫂子,绝对不会贪杯误事。”

“嗯,你记得就好。”王元满意地点点头,“郭嘉、贾诩、小亮、玲绮,你们随我率领30000人马前往延津。”

小亮一听,急忙劝谏道:“主公不可,咱们这一走,官渡就只剩下了20000部队。若袁绍大军出动,官渡如何能守得住?官渡一失,青州门户大开,我军形势立即就会危如累卵!”

王元笑了笑,看了看小亮,又看了看贾诩,示意他解释一下。

贾诩会意,立即解释道:“小亮不必担心。袁绍此人自负其实,自高自大,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只要我军在官渡摆出决战的姿态,他一定会有所迟疑,不敢妄动。

主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亲率大军击溃张郃、高览、颜良所部。到时候立即回师,等袁绍反应过来已经迟了。此策虽有风险,却是对付袁绍大军的最好办法。小亮,你对人心的把握上,还是有所欠缺。”

郭嘉也不敢寂寞,开始提点小亮:“所谓计策,本身没有高下、好坏之分。只要抓住对方的性格弱点,实施针对性的策略,就能一击致命。比如对三将军用激将法,成功率就很高。如果对主公用激将法,反而会自讨苦吃。”

小亮轻摇羽扇,思索一番后拱手向贾诩、郭嘉鞠了一躬:“多谢两位指点,小亮受教了。”

洛阳。

曹操也开始了积极备战,他准被趁着袁绍与王元大战的时机,夺取汉中。当然,他也没有放弃对两人大战的关注。

拿着手下送来的情报,他一个劲儿地摇头,低声自语:“唉,袁本初啊袁本初,你空有80万大军却不懂得利用。若是以雷霆之势一举而下,守义贤弟岂有反抗的余地?分兵?呵呵。”

一旁的荀彧听到“分兵”两字,显得有些沮丧。

本来还以为袁绍能够和王元抗衡,两家最好能打个两败俱伤。主公最后可以从中渔利,趁机夺取兖州地区。没想到啊,袁绍竟然采取了下下之策——分兵。这个策略本身没什么错误,错就错在它对于王元没用!

以袁绍拖拉的个性,只怕颜良、张郃、高览都被打败了,他还没有对官渡发动攻击。一个优柔寡断的主公,加上几个私下里斗来斗去的谋士,袁绍此次取得胜利的希望微乎其微。

审配望着怒涛滚滚的黄河,没来由地阵阵心悸:黄河啊黄河,不知道这80万大军,是否能够安然归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