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风雨来临我来挡(1 / 2)

掌上三寸 文武之王 3464 字 2019-06-14

 “不用,你坐,我一个人可以了。(手机阅读)”

魏潇起身后,又只能坐了回去。

赵如玉和魏潇家的房子一模一样,只有坐北朝南三间房,没有东、西两厢房,正屋住人,右耳房当厨房。

和当药房的左耳房不一样,赵如玉家的左耳房是个杂物储藏间。

一入厨房,赵如玉打开灯,望着有些漆黑的墙壁,想着做什么饭菜招待魏潇。

想来想去,只有院子里栽种的一些蔬菜,还有面条。至于肉之类需用钱买的食材,自从分家后跟她绝缘十八年了。

家里唯一的财源是她后院养的一头大肥猪,每年卖给七家村的猪贩子,挣个上千块,补贴家用,平日里根本舍不得吃穿用度,能省就省。

关掉厨灯,赵如玉打算到村东最近的邻居借半碗米,再炒几个素菜,已算是赵如玉有史以来招待客人最好的晚宴。

魏潇听到厨房关灯声,出了屋,正好借着灯光看到刚到院中背身的俏寡妇,好奇地问道:

“天黑了,去哪儿?”

“魏潇,你先坐,我出去一下。”一想到连米舍不得买一点,赵如玉不由得脸色微红,不好意思道。

“大晚上的,那你心点。需要我陪你出去吗?”魏潇看着天黑,不放心地问道。

“不用,光家很近,路也好走。”赵如玉听到魏潇的关心,忍不住说了出去的原因。

“光家,你去哪儿干嘛?”魏潇好奇地问道。

光是邻居赵家的男孩,离赵如玉最近的邻居,魏潇回想起赵光现读学三年级了。

“家里没米饭了,我借点回来。”

“大热天的,吃啥干米饭,还不如清汤挂面吃的爽。”魏潇听到赵如玉的话,有点心酸,他家不富裕,起码从没借人食材。

“恐怕不太好。”赵如玉迟疑道。

西郡仙嘉县不种植稻米,想吃米只能从其他市场进货,这样一来,农村人一年很少吃几次米饭。一般情况下,家里只有重要客人,才煮米饭,炒菜,以示隆重招待。

“真不用,一个村里的人,都是吃面长大的,还有点吃不习惯米饭,干了一下午,身体缺水,还是清汤挂面最好。如果不麻烦,再炒一大碟土豆丝。”魏潇建议道。

“那好,家里土豆丝管够。”赵如玉听到魏潇的建议,没到光家借米。

厨房的案板上放着切好面条,赵如玉在菜板上快速切着土豆,发出“当当当……”声,每一根切后的土豆丝粗细几乎相同。

魏潇掀开几乎晒化的门帘走进来,看到赵如玉的刀工,简直是居家厨娘。

“我帮你烧火,好吗?”魏潇一个人待着无聊至极,还有内心深处就是想看见这个可怜女人。

“好,打火机在那。”赵如玉听到身后魏潇的声音,身体一颤,指着灶台的方向道,接着往锅里心翼翼地滴了一点儿油。

赵如玉想到今天还有魏潇,想了想,有多了滴了三滴油。

魏潇走到灶膛前,坐在一个木凳上,顺手拿了一把麦秆,点燃后,塞到灶膛里。

不一会儿,油热熟了。赵如玉先放了些韭菜,稍微翻炒了几下,之后迅速把一大盆浆水倒锅里。

一烧开,用铁勺捞到盆里,赵如玉用抹布擦干净锅。

浆水就是酸菜里的水。但只用水,不用菜菜,那这些水叫浆水。

很快,一盘黄橙橙的土豆丝很快在两人的合作下出了锅,还有一碟炒韭菜。

最后,往锅里倒了冷水,等烧开后下面。魏潇坐在木凳烧水,此时赵如玉没事干了。

本来赵如玉手中有活时还不觉得,现在没事可干反而开始浑身不自在。就在她想没事找事干的时候,魏潇的一句话让她骤然停了下来。

“我该叫你赵奶奶、如玉姐、赵寡妇还是老婆、妻子。”魏潇一只手攥着麦秆,转过头双目炯炯地看着眼前手足无措的女人,认真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