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路过的刘关张(1 / 2)

高武三国 一梦证道 0 字 2022-05-01

 十天后,沁河与黄河交汇处。

董虎五百血色禁卫,会合了白虎营的五千西凉铁骑。大军驻扎大营附近,数千各色高大雄壮的战马呼啸奔腾,游走在一片片的草地上。

一个山坡上,三个器宇不凡的大汉,看着眼前的景象,各种羡慕嫉妒恨。

“好马!大哥,前面的骑兵是谁的?这战马,比我的乌云踏雪,也只逊色几层啊。要是咱们有这样一万战马,到时候训练出一万练气境的骑兵,到时候,就是百万大军,也可胜得!”一个面色黝黑,满面黑须,强壮敦实的不像话的汉子说道。

“翼德,不要瞎想了。这样的战马每匹,都价值千金。一万匹,不是我们目前可以想象的。”一个方面大耳的白净中年人,语气淡然的说道。

“大哥,我以前磨练武道的时候,走过不少地方。以我看,些马匹,应该都是西凉战马。而此地已经靠近河东,而董卓曾在西凉为将,想来应该是董卓的部下。”另一个满面赤红色,青甲长髯,高大俊美的汉子说道。

“董卓?!此人素有野心。坐拥河东地区,手下兵马千万计。他看似对天子忠心,实是我大汉心头的一把利刃。”方面大耳的白净中年人面带恨色说道。

“那大哥,我们还去河东打黄巾军吗?让他们狗咬狗,岂不是更好?”张飞不解的问道。

“哎!翼德,我们兄弟三人虽然都有报国之志,可如今寸功未立,有怎么能匡扶社稷。董卓虽然是大隐患,可除去黄巾军,却是你我三人的进身之阶。”刘备面色沉重的说道。

关张二人听到这里,也不禁眉头深皱。看来报国之路,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啊。

……

“好了,二弟,三弟勿忧。我听说杨奉、胡才几人统领两百万黄巾军,正在和董卓的大军隔河对峙。黄巾军军纪散漫,你我三人,此去定可一举立功。”刘备兴奋的说道。

“大哥,那还等什么?驾!”张飞催动胯下的乌云踏雪,向前奔去。

“哈哈哈!大哥,我也先去了!”关羽一声大笑,一捋长髯,催动战马追上张飞。

刘备看着兴奋的两人,脸上的笑容却忽然敛去,一抹愁容浮现在面上。

哎~~!匡扶社稷!岂止是难如登天?如今天子虽在,但诸侯之间的争斗,更甚于阴诡地狱。可是他做大哥的,就是天生担下这种重担的人,总不能让自己的兄弟背吧。

……

另一边,武镜大军又经过十日的急行军,终于走出了这片森林。

此时大军真驻扎在沁河的河边,武镜下令休整几日。

由于武镜打算沿着水路走,军士们大都被拉去造船了。此时的大营中,只有少数的两三千人。

武镜此时,却在大营的小演武场上,挥汗如雨。也不知道是不是经历了地底的生死刺激,武镜练武的时候,已经没有那种差不多就行了的思想了。此时这门《大力移山功》的武学,被武镜一丝不苟的打着一遍又一遍。

老秦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场外,看着武镜穿着两百斤重的铁甲,顶着烈日,僵硬的做着大力移山功的练功动作,不禁暗暗点头。

“只有平时多留汗,战时才能少留血。渠帅经过数次生死,终于明白这个道理了。”张强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老秦旁边说道。

“不是渠帅想流汗吧?分明是你这披甲练力法太变态了吧?”老秦吐糟到。

“不吃苦中苦,怎为人上人。当年我被大贤良师传授披甲法门的时候,身上穿的,那可是四百斤重的战甲,一练就是一年。”张强反驳道。

“你怎么不说你天生神力?”老秦翻了翻白眼。

“那渠帅靠着这种练法,不也跨入练力境了吗?”张强反驳道。

“那是渠帅他天天千年太岁供着,要不然早就练废了。”老秦嘟囔道。

“我就想不通了,你为什么好好的黄巾力士营校尉不当,非得跟着渠帅。”老秦转过头来问道。

张强不答,反而陷入了回忆中。

老秦:……

“得得得!为了也是白问!”老秦无趣的转过头。

…………

晚上,武镜回到帐中,艰难的卸下身上的盔甲。将自己扔到床上,闭上眼睛就陷入了沉睡。

这个时候,老秦和张强无声的掀开帐帘,走到了武镜的床前。

武镜已经睡着了,他自己并不知道,他身上的肌肉筋骨,此时正在剧烈的抽搐,身体陷入无意识的痉挛之中。此时就是有人拿着大鼓,在他的耳边敲,恐怕他也是醒不过来了。

“老规矩,我去配药,你推宫拿血。”张强轻声说道。

老秦翻了翻白眼,对于张强的无耻,他实在无话可说。凭什么每次都是他干力气活?不就是会配药吗?有什么了不起的?

……

张强从武镜的帐中,搬出一口大缸,缸中除了半缸的黑色土壤以外,就是一团紫黑色的肉团。隐隐能够看出,这紫色的肉团中有类似七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