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三十五章 发展方向(2 / 2)

国策 闪烁 5836 字 2019-10-10

由此可见螺旋电磁炮绝对是一种足以改变战争面貌的武器。

虽然从技术角度上讲,将螺旋电磁炮的能量利用效率提高4倍,或者将第一代螺旋电磁炮的输出能量提高4倍,难度并不比开发螺旋电磁炮低多少,主要就是螺旋电磁炮的工作原理比较特殊,一味增大输入能量会导致能量转换效率急剧降低,也就无法完全通过增大输入能量的方式来提高炮弹的初速,但是通过改进炮弹、使用更先进的弹载发动机、采用变弹道技术等等方式,也能有效增加射程。事实上,共和国海军做过测试,在使用800千克级增程炮弹的时候,如果用高强度合金制造炮弹的壳体,将装药量减少到20千克,增加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采用级间分离技术,就能将最大射程由1100千米提高到1500千米,只是这么做的实战意义并不大,毕竟20千克的装药量只能对付普通目标,而且增大射程后,精度将急剧降低。

总而言之,对海军来说,关键不是电磁炮的射程够不够,而是能不能打中目标。

在对付弱小国家的局部战争中,这个问题还不突出。不管怎么说,共和国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战略侦察与情报体系,共和国海军也拥有非常先进的战术侦察系统。在多兵种联合作战中,还可以依靠其他军兵种提供的战术信息。事实上,大部分时候,海军的打击行动都得到了其他部队的支持。也就是说,找到1000千米外的目标,并且为装备了螺旋电磁炮的大型战舰指引目标不是什么难事。

问题是,在与超级强国的大规模战争中,要想引导炮击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虽然在中东战争中,共和国海军的大型战舰没有机会使用电磁炮轰击地面目标,但是美国海军的大型战舰一直是美军、土军与以军的主要支援力量,由战舰上电磁炮提供的炮火支援占到了整个战争中,美土以军队获得的炮火支援的80%,即便在对地打击中也占了大约30%的份额。问题是,美国海军的炮火打击效率并不高。不是因为美国海军的电磁炮不够先进,其使用的500磅级炮弹的威力与共和国海军同期使用的450千克级炮弹的威力旗鼓相当,在撒布精度上还稍微好一点。真正的原因还是缺乏引导,即接受炮火支援的前线部队没有能够发挥作用。因为没有办法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特别是在打击移动与半移动目标的时候,美国海军炮火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实战应用中,美军选择了一个非常简单、也非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增强炮火密度,用火力来弥补精度。

事实上,这也是共和国海军在发展新一代巡洋舰与驱逐舰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与陆军装备不同,排水量20000吨左右的巡洋舰与15000吨左右的驱逐舰在建成之后至少服役30年,有的甚至服役40年以上。因此当共和国海军受中东战争刺激,在2041年年底决定见早新的大型战舰时,就得考虑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当这些战舰建成服役的时候,有没有爆发世界大战?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准确的说,是在制定战舰的战术指标的时候,就得考虑到与美国海军直接交战的情况,也就得将战舰的实战能力摆在第一位。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决定了共和国海军新一代大型战舰的命运。

从系统的角度看,这也正好与共和国海军在半岛战争之后,也就是强制电磁干扰系统第一次实战应用之后对未来海战战术做出的长远考虑有很大的关系。要知道,在之前的几场海战中,反舰导弹的作战效率一直不高,有的时候甚至需要由潜艇用重型鱼雷来干掉敌人的大型水面战舰。如果不能给予水面战舰更加有效的对海打击手段,未来海战中,水面战舰连存在的价值都没有。

正在这个大背景下,共和国海军一直以极高的热情在开发螺旋电磁炮。

甚至可以说,共和国陆军暂时没有必要研制射程超过800千米的电磁炮时,海军义无返顾的单独承担起了研制螺旋电磁炮的重担。

海军要的,就是一种能够在对海作战中代替反舰导弹的对海武器。

问题是,电磁炮的射程再远,攻击精度,特别是在打击灵活目标时的精度远不如导弹。

针对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高火力密度。

显然,这也正好与对地打击需求结合了起来。

正是如此,共和国海军为“重庆”级航母配套开发的“大型巡洋舰”与“综合驱逐舰”都是名副其实的“炮舰”。

以开发代号xb{42}{在共和国海军中,a是航母的开发代号,b是巡洋舰的开发代号,42则表示在2042年立项。因为在美国海军中,b是战列舰的代号,所以一些西方新闻媒体认为共和国海军在以开发巡洋舰的名义,建造已经被历史淘汰,同样以舰炮为主要打击武器的战列舰}来说,为了让速度达到70%,这种标准排水量超过20000吨{设计指标为20540吨,建成时肯定会超标}也采用了三体冲浪船型。与“重庆”级不同的是,xb{42}的两个辅助升力体{通俗的说,就是两侧的小船体}的长度不到主升力体的三分之一,而且位置比较靠前,基本上位于中央,而不是尾部。如此一来,xb{42}除了拥有一个非常宽阔的飞行甲板、采用了“埋头”设计方式的舰桥{即舰桥顶部与飞行甲板平齐,位于飞行甲板前端}、上层建筑没有一点突起{不是为了提高隐身能力,而是为了提高战舰的抗打击能力与生存能力}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主升力体细长的前后两端,设置细长的舰首与舰尾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在战舰的中轴线上设置多达6门的前后2处火炮群,以及在主升力体的水下以下部位设置2座能够容纳2000吨炮弹的巨型弹药库{弹药库是完全封闭的模块,在遭到打击的时候可以与舰体分离,以确保战舰的安全}。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巡洋舰”。

虽然xb{42}上还有很多能让美国海军眼红的先进装备,比如无源探测系统、4套末段拦截系统、综合防空系统、智能化的战术指挥中心、以及具有完全封闭能力的全舰电磁屏蔽系统,但是真正值得关注的,还是6门螺旋电磁炮。要知道,xb{42}设计的时候,螺旋电磁炮刚刚问世,单价是轨道电磁炮的10多倍,按照江南造船厂的项目书,以2042年的物价标准,6门螺旋电磁炮的采购价格就占到了海军为xb{42}开出的总造价的4成,而在正常情况下,这个比例不应该超过5%。正是如此,早在2042年的时候,美国当局就认为共和国海军在搞概念研究xb{42}只是一种“试验战舰”,不会大批量采购。直到2045年,共和国国防部批准了xb{42}的批量建造计划,以及全体代表大会在2047年批准了由国防部提交的,用xb{42}取代海军所有巡洋舰的计划,美国当局才认识到,共和国海军没有拿xb{42}搞试验,而是将它当成了一种能上战场的战舰。

可以说,正是xb{42}由设计走向建造、并且开始批量建造,由共和国海军投资开发的螺旋电磁炮、以及由此产生的新战术思想才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海军到底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在未来战争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也在这个时候成为了重点话题。

当然,共和国海军的受关注程度也由此超越美国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