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 写作(1 / 2)

 多喜二,在干什么?

在萤窗雪案,奋笔疾书。

该不会是真的要出产,孵化,分娩,孕育,临盆一部《西厢记》名垂青史吧。

叫你说中了,正要。

为什么?这也太绝望了吧,别这么悲观,俗话讲的好,好铁不打钉子,好男不写小说。满腹经纶,不如一囊钱。

爱情,已经让我卑微的不写小说不行了。

向志刚忙着施展自己的雄韬伟略,已经拉起了一支类似东北抗联的募捐义联,因为本年级的各个兴趣小组都有较为完善的组织、运作体系,所以一呼百应,各兴趣小组都积极地筹建了新的办事点,比如文学社,就增开了一个栏目,“募捐集中营”。该栏目专门收集同学们不要了的小钱——比如各种最容易遗失的硬币。

与其把硬币给遗失了,还不如捐献了,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且水滴石穿,积少成多,每一块硬币集中起来,可以形成汪洋大海。文学社开张的第一个星期,就收集到各种硬币总计约十公斤。十公斤硬币,这是个什么概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收集一斤硬币,然后乘以20,就知道那是一个什么概念了。

向主席忙于公务,不幸把青青倩倩给冷落了,致使青青倩倩有了成为一枚硬币的悲伤,哀怨——硬币没有人疼惜。为此,青青倩倩决定,必须让向志刚付出代价——让你成为一枚更小的硬币,看你是不是失落。

也就是,减少同向志刚的来往,更加冷落他,不和他一起吃饭,约会再也不批准了,而且不给任何理由。

向主席做噩梦还在纳闷呢,我做错了什么?

有个晚上,向主席梦游还到了青青倩倩的故乡,山西大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呼唤——青青倩倩。

但向主席已经全心身的扑在了为同学们服务的火热生活中,儿女私情一时也顾不上了。何况,向主席比谁都明白,唯小人与女子难哄,远之则怨,近之则不逊。

向志刚挑灯夜战,起草出严密的劳动募捐总工会筹备及运作议案,提交学生会审议,一举通过,跟当年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一般震撼性的全面通过。

向志刚亲自负责机电系的领导,组织工作。很快,在向主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软硬兼施的运筹帷幄下,组建起一支维修中队,一支机械控制中队,总称机电大队。

五一劳动节,正是全国人民不再劳动的大喜之日,维修中队在市中心广场开了一个义务维修点,人数十人,为广大市民无偿维修小家电,一时间,人来人往,水泄不通。机械控制中队则为广大市民讲解一般机械的控制知识,免费发放宣传资料。

旁边竖了一个募捐箱,箱子披红挂绿,上书:为红十字,慈善机关募集资金。由国家批准,合法,公开,透明。专款专用,欢迎监督,如有欺骗行为,负法律责任。

旁边还有一个身披彩绸的清纯女生,掌管一台笔记本电脑,专门负责登记捐款超过十块钱的荣誉市民。这个女生不是别人,正是向主席不花一分钱请来的贤外助,美丽女孩——青青那个倩倩。她眉清目秀,婀娜多姿,是一道风景线,无形中也极大的促进了募捐活动。前来募捐者络绎不绝。笔记本电脑也是青青倩倩自带的,电源由广场一家化妆品总汇友情提供。

与此同时,艺术系的艺术大队下辖的绘画中队和文艺中队也在紧锣密鼓的活动中,正在另外几个繁华地段分别举办画展和文艺演出。一律义务进行,自愿捐款即可。

向志刚跑到画展所在地。他还亲自送来了一桶纯净水,犒劳各位可爱的同学们,并给口渴的市民提供饮用水。画展上展示了本校一些收藏的名画,齐白石,齐悲鸿等等等的作品一齐翻来了,不过大多数是学生的优秀作品,部分作品还标价出售,一律当场付款,当场投入募捐箱。志刚很高兴,将来自己的功劳肯定不小。然后,向志刚跑到了文艺表演中队那边。空前的盛况让向主席也欣喜若狂,想不到效果这么好。向主席真有点飘飘然了,像当年黄继光第一次立了战功一样沾沾自喜。

向主席跑到后台,慰问广大的文艺工作者。

的确,文艺活动比一切活动都耗费体力和心血。

翠少女正在化妆,她将表演一段巴西劲舞,向志刚一眼就看到了翠少女。

向志刚走上去,十分亲切,说:“刘翠儿,你好你好。你真有……有气质。真漂亮。”

刘翠儿大大的眼睛看着向志刚。

向志刚忙走开了,去和别的同学握手,他发现自己面对刘翠儿,会动摇,会心猿意马。

“翠儿,该你了,准备好了吗?”一位女的同学喊。

“好了,我就来。”刘翠儿在镜子里最后看了看化妆效果,起身,向前台走去。

刘翠儿路过向志刚,瞟了一眼他。

向志刚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了刘翠儿,她一身桑巴舞女郎的打扮,富有巴西一带的热辣辣之风格,风韵,他这是第一次看到刘翠儿的舞台形象,惊叹不及,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也不过如此。林大才子真是好眼力,大学城众多女生川流不息,他一个都看不上,一眼就看中了翠翠少女,被她深深的迷住了,她的确是一个千变万化的神奇女孩。

向志刚和文艺中队的同学又谈了谈,过了一会儿,外场传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此起彼伏,向志刚终于忍不住走到幕后去看。

台下,学校摄影中队的同学正在紧急拍摄,有可能的话,将把此次文艺演出拍成CD,在校园里出售,募集的资金全部用于慈善事业。

向志刚目不转睛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