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零、满城风雨近重阳(2 / 2)

大宋金手指 圣者晨雷 7155 字 2019-09-14

天子开口问事。众臣不好回避,宣缯薛极自然是连声应是,魏了翁却先问地砖贵还是水泥贵,再问所花费是国库出还是内库出,等听说水泥便宜,钱也由内库支出后,他便默认了此事。

有宋一朝,天子要办些事情,其实都要受各方掣肘。故此这事得了朝臣允诺,赵与莒很是高兴,虽然这种改变只是点滴,但总在这样悄然无声之中,改变整个大宋地社会观念。

他这个天子开了这个头,那么朝臣中便一定会有人跟上,而朝臣更上,临安及附及的富家也会跟上,那个时候,这水泥场便可真正盈利。虽然利润未必多,却足以产生一个新的行业,从而转移一些劳力。

“朕累了一日,有些倦了,诸卿若是无事,朕便在这打上盹儿。”赵与莒见众臣仍是吞吞吐吐,便淡淡一笑道。

他说完之后,真的向后一靠,头歪下来,开始打盹,群臣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魏了翁咳了一声:“官家。”

“说吧,等你们很久了。”赵与莒道。

稽古堂里又是一阵沉默,阳光自西边窗子射了进来,冬日里太阳落得早,再过会儿,便要下山了。

君臣之间的耐心比较,最后还是以群臣的失败告终,在众臣一致使眼色下,郑清之不得不当这个出头人:“官家,臣等此次来,实是为淮北、京东之事。”

“哦?”赵与莒微微前倾身躯,这让他有了兴趣:“莫非觉得与金国的要约有何不妥之处?”

“不是,不是。===”郑清之面有难色,众臣推他出来说话,一则是他年纪较轻资历较浅,而二则是他毕竟当过天子老师,与天子关系非同寻常。他知道这是个得罪人地活儿,但不得罪天子便要得罪群僚,想了想,他咬牙道:“淮北、京东既已属我大宋,那地方官吏似乎也应由吏部委派才是……”

“叭!”

一个瓷杯子重重摔在地上,平日里极为冷静自持地天子突然勃然大怒,甚至未给郑清之留颜面,直接打断了他的话语。

赵与莒站起身,双目怒视,身体都微微有些颤抖。

众臣都是沉默不语,即使面对天子之怒,他们此时也不可后退了。因为若是他们退,挨骂地便不是天子,而是他们这些群臣。

“好与莒闭上眼睛,努力控制自己的怒火,这没有什么可以生气地,自己当初培养义学少年,现在培养一个独立于官僚士大夫之外的阶层,不就是因为自己看到了这些人会如此么?

“当初朕要收复淮北、徐州之时,诸卿一个个义正辞严极力反对,朕只道诸卿已经是不要这淮北、徐州之地了。”赵与莒脸上浮起一丝笑,他虽然当了天子。但因为注意锻炼的缘故,脸上没有痴肥地肉块,反而比当沂王嗣子时显得有些清减,这丝笑浮在他脸上,却让人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后来忠义军、护卫队自告奋勇,为国匡复旧土,诸卿以为金军必要夺回徐州。徐州、淮北必不保,故此允了朕,让刘全、李邺为徐州淮北之文武大吏。”

“再后来金国派了使,诸卿以为金国必来兴师问罪,个个双股战栗,朕还听说私下里有人要劝朕,诛擅启兵端桀骜不驯地彭义斌、李邺,函金国如先帝事。”

说到此处。赵与莒再度环视众臣。众臣如今都站了起来,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

“如今和议已成,这谁都不想要的徐州淮北还有京东,不复有战事之祸,故此诸卿都来了,想必这些日来,诸卿门前奔走谋缺不少吧。”

这话说得极是直白,众臣仍是沉默。只不过这次却是真正哑口无言了。

赵与莒轻轻叹了口气,有些人便是如此,辛劳拼命时见不着他,摘果子时他比谁都积极。他盯着岳珂道:“诸卿,你们自家说说,这般行事,是否会伤前线将士之心,朕不怕做高宗。只是诸卿中谁做秦谬丑?”

自岳珂为乃祖鸣冤之文出现在《周刊》之后。赵与莒便令再将秦桧谥号改为谬丑,举国尽皆称善。岳珂正是兵部侍郎。听得赵与莒此语,他终于忍不住,拜跪下来道:“臣岂敢如此!陛下,臣以为,当维系如今淮北、徐州之制,京东也宜如此!”

听得重臣之一倒戈,薛极立刻也跟了上来:“岳侍郎之说,臣附议!”

赵与莒等了许久,可是支持他的,仍旧只有这两人罢了。他慢慢一笑,点了点头:“想当官?想牧民?这都简单,咱们把和议撕了,与金国大战一场,收复失地之后,便有的是官职给予诸卿去做人情。”

“臣等岂为私利乎?”魏了翁抗声道:“只是大宋举国之内,混沌一体,如何能令君王之土不行君王之制?”

“正是,官家若是以为此事之中,老臣怀有私心,臣愿请退。”向来听从赵与莒的宣缯也道。

“诸卿都是如此想地么?”赵与莒微微一笑:“这便是挟众以逼君了。”

“臣等不敢,只是敬进忠言!”

“忠言?”赵与莒摆了摆手,长叹一声:“罢了罢了,诸卿既是如此说,那么……贤妃藏着的嫁妆,朕也只能交出来由卿等委吏去治了。”

听得此语,众大臣都是暗暗兴奋,只道是官家不仅将淮北、京东都拿了出来,连流求也要拿出。

“陛下圣明!”有人拜呼道。

注1:《周刊》销售份额,绝非作胡乱臆测,这是根据当时读书人比例来算的。宋代文风昌盛,士民富庶,以潮州为例,唐朝韩愈去当刺史时,仅有一名秀才,至南宋初,近二千名,南宋中期四千余,宋末更达到上万人,14万多人中居然有上万人念书,此事可见于明解缙编地《永乐大典》所引用的《三阳志》。

注2:满城风雨近重阳,又是宋人一典故,苏轼之友、黄州民潘大临好诗,一次秋雨淋漓,潘大临诗兴大,想得好句“满城风雨近重阳”,当即挥笔书于壁上,他正要续下一句时,却有人来大吵大嚷,原来是税吏前来催租,他诗兴立刻被一扫而空,再也无法写出下一句来。在下写文,有时兴起,偏偏右边高邻做大理石的,机器轰鸣如雷,只得辍笔长叹,亦或左边芳邻教训老婆婆,呕哑嘲哳难为听,亦只能在论坛潜水也。

注3:宋朝皇权远没有清时强大,实际上宋朝皇帝的旨意,往往被大臣驳回,宋太祖作为开国之君,他想要一个笼子,结果都得经过层层手续,拖了六天也没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