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子时 惊险(2 / 2)

翁果图也是尽心了,担心女儿生孩子会出危险,让富察夫人四处搜罗,半年把各处的稳婆都翻了一遍,然后才找到这个女医。

苏叶见了这个女医,是个白胖的妇人,脸圆圆的一笑就颇为喜庆亲切。

“奴家姓吴,单名一个莲字。是在夏天莲花开的时候出生,爹娘就取了这么个名字了。”

可惜她没能出落得跟莲花一样亭亭玉立,反而胖乎乎跟白包子一样。

苏叶问了几句,发觉这个姓吴的女医确实有两把刷子,提起她摸肚子的技术就解释道:“孩子头朝下才能好好出来,头朝上可不得了。要怀孕的时候吃多了,孩子个头大又胖,出来就更难了。所以奴家的规矩就是提前几个月来请,隔三差五过去让夫人少吃一点又多走动,回头生的时候就顺利多了。”

闻言,苏叶才恍然大悟,她还真是聪明。

孩子太大就容易难产,不提前几个月过去盯着,生孩子的时候就会危险。

女医的名声那么好,几乎过手的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没什么意外,显然是因为前面做了几个月的功课。

苏叶又疑惑道:“家家户户都遵守这个规矩吗?会不会有谁找的稳婆出什么意外,临时把你叫过去,你要不乐意,就把你绑过去?”

没想到吴女医还真的点头了:“是,有过一个乡绅的爱妾,找来的稳婆摔了一跤,胳膊断了,第二天爱妾却发动了,直接叫几个婆子把奴家抬过去。”

苏叶瞪大眼,还真有上手抢的啊!

“那怎么办,你是只能留下帮忙了?”

吴女医点头又摇头道:“那乡绅的爱妾不爱走动,又以为食补对孩子太好,吃得多,孩子个头特别大,骨架却纤细……奴家只能让乡绅请来村老作证,出什么事不能怪奴家,不然奴家宁死不动手的。”

苏叶一愣,这是让家属写保证书了?

乡绅无可奈何最后只能同意,吴女医才进去帮忙,她提心吊胆都担心这爱妾受不住,毕竟孩子实在太大了。

好在胎位正,爱妾看着瘦弱力气还不算小,硬是把孩子生出来,就是出血有些厉害。

吴女医手里有一种药草,止血相当快,就是稍微有点微毒,不能多用,只能救急,愣是把爱妾的命给留住了。

爱妾最后还生了个大胖小子,母子平安,乡绅给了吴女医一大笔钱来酬谢,然后她转头就用这钱雇了两个高大的女护院,才不至于以后可能每次都被人这样绑过去帮忙生孩子。

苏叶听得一愣一愣的,感觉这女医的生活还真是跌宕起伏,还挺刺激的。

当然,这种惊吓,估计女医压根就不想再来一回。

翁果图知道女医有这个规矩,对孕妇也是好事,有什么在几个月内勉强能调理回来,不至于快生了才慌手慌脚的,就早早把人送过来了。

苏叶听着这女医确实是专业的,就示意她靠近来检查。

女医在宫女打来的水里净手两遍后用帕子擦干净,这才敢靠近苏叶,伸手摸了摸她的肚子。

她摸得很仔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力气也很轻柔,慢慢摁一下,还会看一眼苏叶的脸色,估计是担心哪里会疼。

足足一刻钟后,女医才起身松口气道:“娘娘吃得不算多,孩子不大,胎位也正。”

秋夕听得松口气,又问道:“娘娘比之前还瘦一些,要不要补一补?”

女医摆手道:“不用,娘娘脸色很好,平日多走动一下,腰上有力气,生孩子的时候就更容易一些。”

很多后宅的夫人就是不爱动,比如之前那个乡绅的小妾,怀孕后担心有意外,平日除了吃就是躺着。

要不是运气好,女医都没把握爱妾能好好把孩子生出来。

听说没什么大问题,苏叶也松口气。

毕竟古代又没仪器能够检查,御医也不可能上手摸,只能把脉看脉象如何。

女医还好一点,但是宫里的女医实在没什么接生孩子的经验。

翁果图也考虑到这一点,让富察夫人从十里八乡找出吴莲这么个女医来。

苏叶这边寻了个女医,皇后那边自然也有,是个姓崔的婆子,是大富察家从江南找来的。

崔家三代都是稳婆,崔婆子更是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帮忙打下手。

跟吴女医不一样的是,崔婆子嫁人没两年丈夫就死了,之后更没改嫁,也就从来没生过孩子。

两人从民间来,手里都有点绝活,吴女医想跟崔婆子交流一下,看看有没能互相学习的地方,互补一下,娘娘们生孩子就更安全了。

苏叶犹豫一下还是找皇后提了提此事:“想着两边聊一聊,看手里有什么绝活能用。臣妾让春宁守着一边,皇后娘娘也可派人去听一听。”

这是担心两人联手使坏,害了皇后就不好了。

皇后笑笑道:“这样也好,生孩子总归危险,知道多一分也能更稳妥一些。”

她知道苏叶谨慎,还是让云言跟着去了。

两个接生多年的人虽然从来没见过,刚开始有点拘束,聊着聊着就热络起来。

她们互相说了说自己一些比较少见的接生经验,春宁在旁边听得瞪大眼,摸着肚子都感觉疼了。

女人生孩子真是凶险,光听她们说说,春宁就吓得有点不敢生了。

吴女医把自己的止血草拿了出来:“这东西急用一次还好,多用了就不行。”

崔婆子拿起来闻了闻,提醒她道:“去太医院请御医来验一验,没让御医试过的东西都不能用在娘娘身上。”

吴女医表示自己记下了,又见崔婆子拿出一颗药丸来:“这是孕妇生孩子半路没力气的时候,能给她们闻一闻的。还是不行的话,能掰下一点吃掉。也是只能急用,吃多了不行,吃完起初恢复力气,时间长了会比之前更虚弱。”

两人交流的时间不长,很快把手里的东西交给院首和张御医去验明。

皇帝特意把两个御医叫过来问话,得知有这么两个东西还挺稀奇的:“是她们手里的绝活了,就不知道这两样能不能用在别处?”

一个能够止血,一个能够短时间内让人有力气,若是能用在别处就挺好。

比如上战场的时候,能够让士兵暂时止血,又短时间内有力气挣脱离开。

院首用山鸡和老鼠试验过,点头道:“这两份药确实能用,就是在娘娘身上若非万不得已只能用一回,还不能多用,就是能救急罢了。”

最好是不用,谁知道用在娘娘身上会有什么不好的,落下病根就麻烦了。

皇帝思前想后,就让两个御医能不用这个就不用,另外找人拓印方子,看士兵们能不能也借用一番。

另外他终于决定,还是让愉贵人和嘉贵人一起办重阳宴。

两人卯着劲忙得跟陀螺一样,恨不能叫皇帝看看她们究竟有多出色。

白天要准备重阳宴,晚上她们还要继续做刺绣,熬得黑眼圈都要出来了。

总算没白忙,重阳节那天皇帝带着她们登高,笑着夸了两句。

嘉贵人笑着行礼道谢:“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福气。”

愉贵人也是笑盈盈的,见皇帝打算在亭子里呆一会,还赶紧吩咐人送来重阳糕和菊花酒。

这次登高皇后和苏叶没来,只有高贵妃、娴妃和两位贵人在。

皇帝坐下后示意高贵妃坐在自己左手边,右手边他就招呼嘉贵人和愉贵人落座,娴妃只好坐在高贵妃身边了。

愉贵人给皇帝斟酒,又捻起一块重阳糕递到他嘴边,眼里含笑地看了过去。

皇帝没拒绝,就着愉贵人的手低头咬了一口,喝了一点菊花酒赞叹道:“要是皇后和哲妃也在,这里就要热闹多了。”

嘉贵人嘴角的弧度都下去了一点,很快又笑道:“皇上放心,虽然皇后娘娘和哲妃娘娘不好喝菊花酒,重阳糕已经让人趁热送了过去给两位品尝一二。”

“不错,挺周到的。”皇帝笑着赞了一句,又把点心盘子往高贵妃面前一推:“这重阳糕不算甜腻,贵妃尝一尝?”

高贵妃尝了一块点头道:“还是有些甜了,要是哲妃在必然会喜欢的。”

皇帝想到苏叶嗜甜,就笑着点头:“是啊,她想必喜欢这个,就是最近似乎不能多吃?”

高贵妃点头:“是,她身边的女医事无巨细什么都管,尤其吃方面管得最厉害,多吃一口都不行。”

虽然她知道这是为了苏叶好,免得孩子太大生起来就难,但是吃都不让吃,实在有点惨。

高贵妃隐晦地低头看了自己的肚子一眼,以后她有了孩子是不是也得这样憋着不能多吃?

如果真能怀上,她兴许也能做得到,一切都为了孩子呢,少吃几口又如何?

过了重阳,皇帝明显比之前紧张了,每天都会去长春仙馆坐一坐。

算算日子,皇后的孩子快要出生了。

见皇帝比她还紧张,皇后无奈道:“皇上放心,方方面面都准备好了。”

皇后也不是第一次生孩子了,该做的准备都做好了,余下的就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因为快要生孩子的关系,皇后只能把宫务都转到娴妃身上,又让愉贵人和嘉贵人帮着。

娴妃简直要忙疯了,整个人又瘦了一点,皇太后都看不过去,让身边的嬷嬷帮着管着点儿,生怕娴妃给累坏了。

皇帝来请安的时候,皇太后还忍不住提醒道:“总不能叫娴妃一个人忙着,没见她都累瘦了。贵妃若是没事,叫她帮把手也好。”

闻言,皇帝笑着应了,却开始发愁高贵妃该怎么帮,就怕她一去反而帮倒忙了。

反正娴妃那么忙,事情还能办得那么周到,实在不必有人给她添乱,暂时先这么着吧!

苏叶看娴妃工作狂的样子实在可怕,一天没睡多久,每一笔账都要亲自过目,还要亲自查一遍,这简直是要累死自己的节奏。

不过她接了这差事,要有什么错漏,那可就麻烦大了。

所以每一处娴妃都要仔细盯着,比皇后拿着的时候更累。

毕竟皇后对这些熟悉得很,各处按照惯例办事,谁也糊弄不了她。

娴妃对此还是不够熟悉,加上那些宫人未必完全服她,时不时还弄点小绊子,叫她的工作量至少大一倍。

连续好几天皇帝只去长春仙馆,仿佛把苏叶给忘了。

秋夕还怕苏叶伤心,其实苏叶还好,也明白皇帝有多担心皇后。

而且皇后就快生了,皇帝会多紧张皇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苏叶这天晚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听见外头喧嚣,她被惊醒后坐了起身,秋夕恰好进来禀报道:“娘娘,皇后发动了。”

她看着外头天色,这会儿是子时刚过,皇后的孩子看来是个夜猫子啊,这时候不睡反倒挣扎着要出来:“皇上过去了?快扶我起来洗漱,我也过去看看。”

秋夕扶着苏叶却没让人起来:“刚才皇上派李玉过来传话,大晚上的路不好走,让娘娘不必过去,还是在这里歇着为好。”

毕竟苏叶如今大着肚子,大晚上就算有人提着灯也不够亮,磕着绊着就麻烦了。

苏叶听后就没起来,却也没睡下,这时候哪里还睡得着啊!

“你让人去打听一下,皇后娘娘如今怎样了?”

外头有跑腿的小洛子早就去打听了,很快回来禀道:“皇后娘娘刚发动,该是还没这么快。”

这才刚开始,还有的折腾,苏叶估摸着天亮的时候皇后能生出来就已经挺快的了。

小洛子来来回回地跑,得来的消息零零碎碎的。

比如御膳房的人送了吃食进去,让皇后在生孩子之前能吃饱一点才有力气。

比如崔婆子已经进去伺候,里面没什么声响,宫女却出来禀说是皇后已经开始生了。

比如皇后力气不够还有点晕,被崔婆子喂了一点药丸才有了力气。

比如皇后在天亮的时候终于生了,是个壮实的小格格。

比如皇帝很高兴,亲自抱了抱小格格。

苏叶熬了几个时辰有点昏昏欲睡,这会儿终于醒了点,也替皇后高兴,看来她生孩子还算顺利?

然而下一刻小洛子又跑了过来,身后还跟着高玉。

高玉急急道:“皇上有命,请吴女医过去。”

苏叶吓了一跳:“怎么回事?快,去叫吴女医起来。”

吴莲早就被吵醒了,这会儿还没睡下,只起来简单洗漱后就跟着高玉跑了。

高玉几乎是拽着吴女医跑的,苏叶看得心惊胆战:“小洛子来说说,皇后娘娘那边出什么事了?”

小洛子答道:“皇后娘娘刚生完还好,崔婆子抱着小格格出去的时候还醒着,然后发现底下血流不止,还越发多了,吓得应嬷嬷赶紧出来禀报,又把崔婆子请了回去。”

崔婆子原本抱着襁褓出来给皇帝看,这会儿只能匆忙又跑了回去。

苏叶皱着眉头,实在担心,让小洛子再去打听。

秋夕怕她担心太过,安慰道:“娘娘放心,皇后娘娘吉人自有天相。”

那么多御医守着,皇后必然不会有事的。

若是有,天子一怒,那些御医的脑袋是要保不住了。

苏叶却发愁,皇后要真是大出血,光止血可不行,要失血过多还得输血吧?

那么问题来了,这时候用什么输血,又如何辨别谁的血跟皇后是一样的?

滴血来辨认,融合的未必就是同一种,用试剂的话,苏叶又不是化学专业,哪里会这个啊!

她一时觉得自己一个文科生太没用了,要是个理科生,分分钟能做出点什么发明来!

好在吴女医的止血草十分好用,一洒就立刻止血了,就是皇后太虚弱,很快就晕了过去。

张御医不得已进去隔着帘子给皇后针灸,把人弄醒后灌了一碗汤药,好歹脉象是稳住了。

皇帝也在外头吓得不行,来回踱步许久后,议政的时辰已经要到了。

他登基后从来没罢朝过,就是这个时候也不行,只好去九州清晏见群臣了。

大臣们见皇帝前所未有的心不在焉,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道该不该积极上禀。

只是皇帝看着心不在焉,却是一心二用的样子,大臣说了什么,他还是立刻能抓住要害询问,压根没有人能糊弄过去。

小半个时辰后李玉悄声在皇帝耳边低语两句,皇帝紧皱的眉头才慢慢松开。

皇后没事,血止住了,人也清醒过来,脉象平稳,就是需要休养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了。

因为皇后子时发动,皇帝也没叫人吵醒皇太后。

皇太后还是天亮后醒来才得知皇后生了个小格格,还大出血险些出事,吓得赶紧梳洗后就去长春仙馆看皇后。

皇后的脸色白得跟雪一样,好在有院首用一碗汤药把人吊回来,如今看着精神还好:“叫皇额娘担心,是我的过错。”

皇太后无奈:“说什么呢,你好好就行,其他事不必担心,还有我在。”

她抱着襁褓的小格格笑了:“长得真好,眉眼跟皇后很像,鼻子更像皇上了。”

皇后虚弱笑笑,很快就因为身体太累昏睡过去。

皇太后也没吵着她,让奶娘抱着小格格出来还没松口气,就见有宫女匆匆来禀:“太后娘娘,哲妃娘娘发动了!”

闻言,皇太后都没能安下心坐一坐,又得起来了,对赶过来的裕太妃无奈道:“这两孩子看来是赶着同一天来,不是说哲妃的孩子要晚一些,怎么提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