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节民族工业复兴的号角(2 / 2)

龙起苍茫 费虚 7898 字 2019-09-23

“人都到齐了吧?那就开始吧,也别再耽搁时间了。”李秉衡看了看,要来的人都来了,正要宣布操演开始。

这时沈馒云领着司徒岳、黄其荣姗姗来迟,一边走一边拱手道:“还好还好,没有误了大家的工夫。”

司徒岳是李秉衡一手带出来的金融人才,这次便是他坐镇上海,操控上海股市,而黄其荣则是打入黄渡图集团内部的一枚重要棋子,负责负责金融等方面的特工。

“总理,伦敦那边基本将股票公司全部卖掉,就等着最后一击了,问我们这边准备好了没有?”司徒岳凑过来小声的说道。

陈其美耳朵尖,也凑过来问道:“我们这边要动手了吗?虞老他们为避嫌,去了南洋,我们没什么好顾忌的了。那些招摇撞骗的外国骗子还在我们洪门做客,是宰了还是如何?”

李平两人在说股市的事情。“这些骗子办的空壳橡胶公司到时候股票全部变成废纸,也不影响什么,买进这些公司股票的大户我们都清楚,就怕那些百姓恐怕要受到许多损失。”

李秉衡思索着,缓缓说道:“这些骗子万万留不得,反正消失了洋人都以为是潜逃出去了。股灾注定要牺牲一部分人,我们无法控制全局。细微之处难免顾及不到。不过,我们这次在股市中赚够了。可以分出一批资金来,专门补偿在股灾中受到损失的寻常百姓。”

沈慢云向来是急公好义之人,性格也直爽,闻言赞许道:“正该如此。我辈了财难道要花几辈子?寻常国人是最苦的,我们也要为他们着想一二。”

又叹气道:“要不是时日忒长。我们的产业需要流动资金,不然投入股市的资金只怕更多,赚的也更多。”

司徒岳笑了起来,略微腼腆的说道:“这股市中的盘面就这么多的筹码,有多少人接手才有多少投入。已经赚的够多了。以我看,扣除投入资金,只怕这次我们在上海与伦敦两地能够大赚特赚,少说也要有七八千万两银子的收入。”

其实这只是明面上的数目,还有些不愿意泄露自己财富的资本家选择了沉默,不让李秉衡等人公开。

实际上华人在这次股灾里加上已经转化为外国资产的部分,应该可以达到上亿两银子的水平,相当于原本历史上华人损失数目的两倍左右。

也许更多吧,谁说得准呢?

南洋的资本主要走进入了伦教市场,不断的从股币中套出资金,套购黄金。而国内民族资本则进入上海市场,分工明确。

黄金价格已经到底了,将来会很快的回升,并且有一波持续几年的高涨行情,错过了这个大好时机将来要有足够的黄金储备便要多出不少困难。

之所以秘密集合了一大批的民族资本家共同致富,就是为了给这些爱国资本家筹集投资实业的资金。

民族工业处于严重不利的境的。洋货倾销,本方生产成本高,扩张艰难,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银价一直处于下跌周期,虽然利于出口。但是大量白银外流的同时也造成了银根紧缩,银根紧缩的后果便是这些爱国资本家们缺乏资金。

外国银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想方设法的给民族资本家们制造融资的周难,同时将大量的官僚资本与大地主资本变为他们银行中的存款。并且利用这些存款大量的变相照顾的向洋行洋商们给予大量的贷款。

李秉衡能想到的促进民族工业的办法有许多,目前可行的最有效的有四条。

是利用南洋的基础以及他从后世带来的大量先进的技术,帮助民族工业完成自身的技术积累与飞跃,以更加低廉的成本与快扩张来抗衡外国工业品。

二是想方设法给要求进步的民族资本家们筹集投资实业需要的资本。除了南洋在全世界范围内明面上的以及暗地里见不得光的手段,还有从南洋土地上的土著与外国资本家身上疯狂掠夺,加上在国外股市上的金融武器,能够给缺乏资金的资本家们有了许多的底气。

三是通过打击外国银行以及洋行。削弱对手,尤其是外国银行这种掠夺华人的工具,尤其要给予重击。通过打击甚至摧毁外国银行,壮大本国银行业。形成金融上的全面压制。

四是收回国内海关的主权,不仅通过与清政府的协商,在明面上以常规制度来达到目的,同时也可以使用“曲线救国”的手段,来变相的收回海关部分权利,哪怕是收回关税厘定权。

进出口贸妾公司?这或许是个最好的选择,李秉衡在肚子里偷笑着。

不过先将汇丰银行的外汇挂牌权力收回吧,既然进出口由不得自己。那么汇率就更加不能被别人所操控了。

上海的民族机械工业经过两年的展,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正在继续应用新的技术并且自行研,准备扩建产能。

听得又有大笔资金可以到手,朱志尧等人纷纷喜笑颜开,如今是缺钱。而且是很缺钱。培养人才,研新机器新技术,购买南洋的机械与机床,都是大笔的支出,所幸有着四明、中国通商等银行的鼎立相助。

“我等长期依赖金融界同仁无私的帮助,也过意不去,就为那利息甚低的贷款,我们怎么也得尽最大努力,让我们的产品越来越好,可以胜过洋人的,可以卖到外国去

沈馒云笑着说道:“不用不用,你们觉得利息低,但我们觉得是我们赚了

“哦?这是为何?”

这些上海滩新锐资本家们纷纷好奇起来,之前他们筹资兴办实业,都知道集资艰难,许多人都是宗族里能依仗,或者自己本身有所积蓄。

“像那些钱庄票号,比外国银行好不到哪里去,活脱脱洋人的走狗。走的彻底,平日要集资少不得要受些他们的气。要不是沪上好些钱庄都是同乡或者是有良知的国商。我们要兴办实业只怕更加艰难。”

他们或多或少的都从四明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复兴银行,以及沈谨云等人创办的储蓄银行中得到过资金,受用不尽,很是感激他们的无私帮助。也知道他们贷款的门槛极低。利率也是相当的优惠。

沈谨云也不卖关子,朗声说道:“我们几家银行虽然资本小,但是存款足够放贷,而且许多大户资金也相信我们之前的几次投资,现在一听说你们这些机器厂要扩建,不用我们介绍,那些手里有闲散资金的先生们纷纷找上门来,要入上些股份。如此一来,我们银行不但得到了一些优质资产,也得到了一些大客户的信赖,又能使资产良性运转,这才是真正的利上滚利

顿了顿,又笑着说道:“我这句话可是跟光华学的,还有,我们在商战上的许多手段也要跟他学学。”

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些手里有闲散资金的先生们乃是满清大官僚资本与大地主资本,这些人拥有着大量的财富,但是没有使这些财富变得更富,然后变强。

不过,有利可图的事情只要是人,都会热衷的。

江淅范围的这些机械厂、锻造厂、轧钢厂等等,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创造了一个神话,光是从南洋的到的代工订单就能满足他们自身的快展,而不是苦苦的积累资本。两年多下来已经有了进一步扩张的。

到底江淅民族工业这两年多来完成了怎样的一个奇迹,上升到了何种境界,还请听下回分解。